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质量。为对黑穗病爆发比较严重的蔗区提供一种合理的种植模式,分别在2012年农历立春前及立夏前种植带黑穗病菌的甘蔗种茎,以种植未感染黑穗病菌的健康甘蔗种茎作为对照,观察这2期甘蔗生长过程的黑穗病发病情况,以及对甘蔗有效茎、株高、茎径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种植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黑穗病发病差异显著;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宜冬春早种,利用冬春季节阴冷潮湿的天气,延迟黑穗病菌的萌发,减少对有效茎的侵害,进而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气候条件为依据,将甘蔗种植区分为三种类型。在阐述第三类蔗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甘蔗生长发育及糖分积累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五条栽培管理措施:一是选择速生、早中熟、高糖、稳产良种种植;二是推广以秋、冬植为主的种植制度;三是综合利用多功能的地膜覆盖;四是增加用肥量,科学施肥;五是对三类蔗区进行科学规划,剔除高海拔、遮荫地、低产量、低糖分蔗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指出春、秋、冬、夏植甘蔗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占有较大比例,占种植面积30%-40%;个别县(市)乡镇蔗区占50%-60%,成为一种主要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是立冬至立春之间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在冬季低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下种,又比春植蔗早植2-3个月。因此与春植蔗比较,具有萌芽长,出苗率低,分蘖早,分蘖苗较粗壮,伸长量较大,早期蔗糖分较高的特点。70年代又把冬植蔗改为秋植。秋植蔗是秋季种植到翌年冬季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秋植蔗经过两个高温多湿期,具有成苗快,分蘖多,生长量大和成熟早四个生长特点。还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优点。在推广延长生长期的同时,结合本区气候特点,从趋利避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夏植蔗。采取春育夏移的夏植蔗,既能达到两年三熟、短期高产栽培制度。夏植蔗栽培特点是春季先种一季夏收作物(花生、黄豆等),采用育苗移栽,把蔗苗套种在夏收作物行间,缩短甘蔗本田生长期。充分利用7.10月高温强光的有利气候条件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夺取高产。夏植蔗的优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避过春早,避过台风侵袭,有利于良种繁殖。但甘蔗成熟期较迟,糖份积累少。由于秋植蔗占土地时间长,一年半,种苗难解决等原因,目前,本蔗区秋植面积不大,占种蔗面积5%左右。大多数是采用春植秋采,秋植春采,一年两次繁殖良种之用。由于夏植蔗成熟期迟,一般糖分比春、冬植蔗较低,加上糖厂早收榨。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推广,仅有零星种植。总的来说,湛江蔗区目前还是以冬植蔗占40%,春植蔗占15%至20%和宿根蔗占40%为主的甘蔗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4.
ABT5号生根粉(增产灵)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等功能,本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栽培时,用15mg/kg的生根粉溶液喷蔗种,能促使早发期,快发根,早出苗,出壮苗,提早分蘖拔节,加速蔗茎伸长,成蔗早,有效蔗茎数高,增产率达55.57%。  相似文献   

5.
甘蔗新品系78/130是我所多年来针对贵州蔗区的自然特点经济杂交选育出来的。它早熟,出苗快,分蘖力强,生长快,植株均匀,中等高度,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别特别优良,耐旱抗寒,高糖高产,适应性广, 坡地栽培增产潜力大,是目前贵州境内旱坡地发展甘蔗生产极具推广价值的品系。  相似文献   

6.
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含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 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宿根甘蔗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陈凯  黄毓芬 《中国糖料》2004,(2):22-24,27
研究了宿根甘蔗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宿根甘蔗具有发株早、生长快、成熟早、榨季早期蔗茎较长的优势。指出了宿根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有效茎数少,其次是蔗茎较短。还重点分析了ROC16和ROC22两品种的植株生长、苗数消长及产量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45个家系甘蔗实生苗为材料,对6个影响甘蔗产业经济效益最大的主要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有效茎、茎径和株高进行方差、遗传力、育种值和遗传值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除母本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性状在父本、母本及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50%,其中,甘蔗蔗糖分的广义遗传力为90.21%,表明这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适合有性世代选择,可提高选择强度。29个母本中CP65-357、桂糖96-44、HoCP93-746、CP 84-1198、湛蔗74-141、福农91-4710、ROC22七个母本蔗茎产量和甘蔗蔗糖分的育种值皆较高,可作为高产高糖母本。26个父本中CP84-1198、粤糖89-240、ROC22、云瑞99-601、福农91-4621等蔗茎产量的育种值高。45个家系中,福农91-4710×粤糖89-240、HoCP93-746×ROC22、CP84-1198×ROC22、HoCP93-746×湛蔗74-141、HoCP93-746×福农91-4621、ROC11×桂糖91-116等家系蔗茎产量和甘蔗蔗糖分遗传值皆较高,可作为选育甘蔗新品种重点家系。  相似文献   

9.
甘蔗新品种云蔗89-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蔗89—7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新品种。其萌苗率高,分蘖中等,蔗苗整齐健壮,生长势强,拔节早,蔗茎粗壮直立,公顷有效茎75000多株,单茎重实,蔗茎产量85—100t/hm2,比对照种(桂糖11、ROCl0、选蔗3号)增产9%/-15%;平均甘蔗含糖分13.74%,比对照高0.2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顷含糖量12.14—13.7t,比对照提高10%—15%左右。宿根性强,中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耐旱力较强,抗倒优,在海拔1200m以下的蔗田或土层较深厚的旱地种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甘蔗品种第四轮区试漳州蔗区2004年新植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漳州蔗区进行的国家甘蔗品种新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2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火。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赣南95—108、福农95-1702、福农96—0616和闽糖92—505,这四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增产增糖较显著;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95-128、川引97-1和桂糖94-119,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比对照增产增糖;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甘蔗新品种海大28号与新台糖10、新台糖16、新台糖22在2007年新植和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海大28号萌芽率高、分蘖能力强、成茎率高、蔗茎产量高、甘蔗蔗糖分高。  相似文献   

12.
何为中 《广西蔗糖》2000,(3):61-64,47
根据台湾蔗区气候、土壤类型台湾糖业研究所于1971年将台湾蔗区分为九个区,并从此在甘蔗育种课题中开展区域选择计划(RSP)。1971~1990年,为了减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每个区都建有一个甘蔗选育站来选育最适合当地的稳产品种。过去28年多的实效应的影响,每个都建有一个甘蔗选育站来选育最适合当地的稳产品种。过去28年多的实践证明甘蔗区域选择计划对甘蔗育种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从1986年起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数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数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数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数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 2005年芗城蔗区举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 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 96-1409、 LCP85-384,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其次为闽糖 93-730,该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较好;福农 98-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CP88-1762 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 2005年长泰蔗区进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 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 96- 1409、闽糖 93- 730,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福农 98- 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 LCP85- 384和 CP88- 1762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南宁蔗区的适应性表现,筛选出适合在南宁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10个不同甘蔗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育种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体适应性综合表现最好的为桂糖04-112、桂糖04-153和桂辐98-296,这三个参试材料农艺性状、产量及蔗糖分均超过对照;桂糖04-2278表现为早熟高糖稳产,梢腐病发病率高;其他基因型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云蔗072800亲系湛蔗92-126×CP88-1762,中大茎,中晚熟,高产、中糖,抗旱性强,高抗甘蔗黑穗病,中抗甘蔗花叶病。在云南省甘蔗区域化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中,云蔗072800平均蔗产量104.03t/hm~2,全期(11月至翌年3月)甘蔗平均糖分14.13%,含糖量14.51t/hm~2。该品种适应于临沧、红河、德宏等肥力中等以上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产量、糖分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限制寒冷蔗区春植甘蔗高产的诸多因子中,因缺苗断垄造成甘蔗基本苗不足是甘蔗减产的主要因素。蔗区的耕作习惯、施肥水平、品种结构、栽培模式等都通过影响甘蔗的产量构成(有效茎数和单茎重)而影响甘蔗高产。本文就多年来的甘蔗栽培过程中,对制约我区甘蔗高产的瓶颈因子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2014年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试福州点试验中,参试的10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粤甘46号出苗率表现好,分蘖率除云瑞07-1433和柳城07-500表现较弱外,其余品种表现良好。对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及公顷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赣蔗07-538平均蔗糖分高,蔗茎产量一般;福农07-2020蔗糖分偏低,但蔗茎产量高,公顷含糖量最高;粤甘46号平均蔗糖分居第二,蔗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漳州蔗区举行的国家甘蔗品种新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4个周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而表现为出苗率、分蘖力一般,植株高大,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96—1409、闽糖93—730、MEX105,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桂糖96—154、粤糖94—128、HoCP91—556、HoCP92-648、Q170、LCP85—384和福农98-1103,这七个品种蔗茎产量、蔗糖分、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