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玉臣 《内陆水产》2008,33(1):28-28
鱼种放养时间 春季只要水温达到8℃~10℃时即可进行放种,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拦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高。这样可以使鱼种尽早适应池塘的环境,尽早开食,尽快进入生长期,养成大规格鱼。另外,鱼种下塘前用30g/L~5g/L的食盐水或用1mg/L~2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15min,防止带人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1.提早放养:鱼种没有放或没放齐的池塘,应抓紧投放鱼种.早放养不仅能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能使鱼类及早适应环境,延长生长期,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在每年的5-6月份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偏低,鱼的活动不太剧烈。应选择放养优质鱼种(无病无伤、鳞片紧密),这样的鱼种在拉网、捕捞、运输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大大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春季是池塘鱼种放养的主要季节,搞好鱼种春季放养,提高放养成活率,是全年养殖生产的基础。在鱼种放养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鱼种放养规格与产量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最速生长期。但规格究竟多大量适合,要依据不同鱼的生产规律,还要考虑经济效益。一、青鱼。最好放养0.5—1.0公斤/尾的二龄...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4,(2):9-9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不超过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一、鱼种质量成鱼饲养中对鱼种的要求是: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规  相似文献   

7.
清野除害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库人工放养鱼种的成活率,在当前我县放养规格偏小的情况下(一般为2.5~3寸),这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及时清除水库中的害鱼(鲶、黄sang、白鳝、马口鱼等),控制它们在水库中群体的数量,对提高人工放养鱼种的成活率和水库鱼产量,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谚语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好“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三早即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早开食指春季应在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保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如草鱼,春季早诱食者,水温8~10℃就可开食。10~12℃食量增加,14~15℃就能较多的摄食并开始生长。春季池塘管…  相似文献   

9.
洪学 《海洋与渔业》2009,(3):31-31,13
鱼种春季放养是商品鱼养殖采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养殖户忽视放养中的一些技术环节,致使放养和养成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放养成活率,保证全年渔业生产的顺利、健康进行,广大渔农朋友们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1鱼种早放 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好时期,因为这段时间里气温和水温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都容易冻伤鱼体,不宜放养。  相似文献   

11.
鱼种消毒是预防鱼病,提高鱼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放养鱼种时进行鱼体消毒主要采用药物浸洗法(药浴法)。  相似文献   

12.
王新春 《黑龙江水产》2005,(3):18-18,41
鱼种是养殖户养鱼的基础,鱼种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年养殖产量的高低。因此,养鱼必须首先重视鱼种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抢前抓早投放。开春,由于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所以应尽量早放种、早开食,增加生长时间,提高产量。根据多年经验,谈一谈鱼种挑选,运输和放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我们渔业部门来说,抓好春季鱼塘的饲养与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还能保证鱼种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从而提高鱼种的成活率。鱼种的投放一般在2月~4月为宜,在操作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刘玉才 《黑龙江水产》2004,(3):26-26,20
春季鱼种放养关系到全年的鱼产量。在鱼种捕捞运输、放养的过程中 ,要保证鱼种不受伤 ,提高成活率。抓好春季池塘的饲养、管理、放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操作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 :1 合理放养合理放养鱼种关系到亩产量及商品鱼个体的大小和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 ,水草丰富的池塘 ,宜主养草鱼、鳊鱼 ;肥源丰富的地方 ,宜主养鲢、鳙、鲫、鲤鱼。放养数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一般精养池塘亩产 5 0 0kg,宜放养体重 1 0 0~ 1 5 0g的鱼种 5 0 0~ 80 0尾 ;粗养池塘亩产 2 5 0kg ,宜放养体重 1 0 0~ 1 5 0…  相似文献   

15.
汉中地区野鸭对冬放鱼种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0年以来,汉中地区在渔业生产中,将过去的冬季投放鱼种,改为春季投放。其原因是防止野鸭危害鱼种。但目前在渔业生产单位,仍有争议。一种意见是:冬放改为春放,可以防止野鸭吃鱼,提高放养成活率。另一种意见是:野鸭不吃鱼,冬放改春放,缩短了养殖鱼类的生长期,影响成鱼产量。为了查清野鸭与渔业生产的关系,1980  相似文献   

16.
秋放鱼种相对"春放",可大幅度增产增收,其好处是: (1)"春放"是指在 4月投放鱼种, 10月捕捞,生长期只有 7个月。而"秋放"是在 10月投放鱼种,次年 10月捕捞,生长期 1年,鱼个体增重 1倍。 (2)如鱼种都集中到"春放",就会给鱼种越冬池造成压力。而成鱼塘养的鱼,都在秋季捕捞,水域空闲。实行"秋放",不仅可使鱼种池和成鱼塘得到充分利用,还可提高鱼种成活率。 (3)"春放"的鱼种,因冬季活动少、摄食少、体力弱,运输中易患水霉病。而"秋放"鱼种正处于生长旺期,体格健壮,不易擦伤患病。 (4)"春放"鱼种,处于农忙季节。"秋放"鱼种…  相似文献   

17.
鱼种是养鱼的物质基础,在水产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中排在第二的显著位置。因此,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重要环节,也是取得成鱼养殖成功的关键。春季鱼种放养的时间、规格、品种及密度是否合理,鱼种放养时技术操作是否得当,不仅可直接影响到鱼种的成活率,而且对全年的养殖生产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所以,春季鱼种放养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技术工作,为夺取养鱼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网箱容积小,放养密度高,如何放好鱼种是提高网箱鱼种成活率和夺取高产的关键。冬至到立春是我省网箱冬放鱼种的最佳时期,各地应严把放养关,做到鱼种“五不”下箱.  相似文献   

19.
春运鱼种注意事项春季,是放养鱼种的大好时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少养殖者需到外地购运鱼种。运输鱼种的好坏,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及养殖效益,现介绍有关春运鱼种应注意的问题,愿对养殖者有所帮助。一、运前做好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在运输鱼种之前,要做好运鱼计划...  相似文献   

20.
早春季节水温较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同时,鱼种早放是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早放养,早开食,鱼体生长时间相对增长,可以提高产量。新建鱼池和鱼种不足的水面,尤其应在早春投放鱼种。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鱼经验,对早春鱼种的挑选、运输和投放提出以下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