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的池塘,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养殖池塘以长条形为佳,面积2亩~3亩,水深保持在0.4m~0.5m,池底铺设腐殖泥土10 cm,养殖效果较好;泥鳅苗种规格为70尾/kg~80尾/kg,放养量1000kg/亩~1200kg/亩,单产较高,效益最好;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70尾/kg的泥鳅苗,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2.
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底质的池塘,设置不同的隐蔽物,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放养不同规格的苗种,调节不同的透明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梭子蟹养殖池塘以面积在5亩~30亩、水深在1.5m~2.0m、底质为泥沙质和沙泥质,养殖效果较好;幼蟹规格为720只/kg时,亩放养2000只~2500只,单产较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1000只/kg的苗种,单产最高;透明度为30 cm~40 cm的池塘,平均单产、成活率均较高,设置隐蔽物对防止梭子蟹互相残杀效果不明显;透明度大于40 cm时,设置隐蔽物的池塘养殖梭子蟹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池塘、  相似文献   

3.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放养1.1养殖生物的密度对鳜鱼来说,合理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方式、水质、水量、种类、规格以及日常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不同,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进排水设施、水深、水质、饵料鱼来源、出塘规格要求及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放养密度。如放养规格为2.5cm的苗种,当年养成商品的放养量一般在500~1000尾/亩。如采用“两段法”高密度的池塘养殖,第一阶段亩放养量在3000~5000尾/亩,放养2.0~2.5cm的夏花经一个月生长达1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为成鱼养殖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亩放养量在500~1000尾,由10cm左右的鱼…  相似文献   

4.
在2口面积分别为5336 m2(约8亩)和8004 m2(约12亩)的池塘进行大刺鳅养殖试验,大刺鳅鱼种放养密度分别为4000尾/667 m2和4500尾/667 m2,放养规格为全长6 cm以上,投喂含粗蛋白45%的大刺鳅专用配合饲料,经1年养殖,试验鱼成活率83%以上,商品鱼平均规格达244.3~253.8 g,每667 m2产量846.2~925.6 kg,每667 m2产值135392~148104元,每667 m2利润62154~63720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密度对刺鲃网箱养殖效果的影响,2007~2008年,应用HACCP体系原理,在江西赣州市陡水湖进行了刺鲃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的网箱养殖试验.试验分5组,每组设3个平行,共15个网箱,分别为相同放养密度(80尾/m2)、不同放养规格(10、50、90 g/尾)和相同放养规格(50 g/尾)、不同放养密度(60、80、100尾/m2).结果表明,刺鲃鱼种的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均对网箱养成的商品鱼的规格、群体产量、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但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小.刺鲃网箱健康养殖以每m2放养规格为50 ~100 g/尾的鱼种60~80尾为宜.  相似文献   

6.
在池塘中将岩原鲤大规格鱼种养殖成尾均重为300g/尾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为一年,通过试验得到了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合适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产量、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一口面积为2.1亩的土池中,放养2万尾4~5 cm的马口鱼鱼种,经过近10个月养殖,商品鱼平均规格达到31.2 g/尾,养殖成活率为75.4%,亩产224.40 kg,商品鱼销售价格为80元/kg,亩产值达17952元,亩利润达881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8.
贺红川  任旺 《水利渔业》2007,27(3):57-58
探讨了华鲮的池塘成鱼养殖模式、放养规格及放养密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过程中,与放养大规格鱼种的养殖模式相比,采取放养4~5?鱼种一次性育成成鱼的养殖模式效果更佳,放养密度为75 000尾/hm2时,在所有试验组中单产最高,经济效益最好;而采取前种模式养殖,在放养规格为26.3g/尾、放养密度为22 500尾/hm2时,获得的单产较高,经济效益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面积3 334~3 3335 m2池塘内,每667 mz放置规格为12 m2的网箱20只,对网箱内放养黄鳝密度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放养黄鳝规格为30~50 g/尾,放养密度1.0~1.2 kg/m2,经3~4个月的养殖,成活率为94.0%,产量为3.02 kg/m2.  相似文献   

10.
本养殖试验是为了示范在中国南京地区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奥尼罗非鱼商品鱼而进行的.试验鱼放养在3口2.5亩(0.17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罗非鱼9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罗非鱼135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7天饲养,罗非鱼从大约19克/尾长至平均363克/尾.养殖至可收获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红罗非鱼271千克/亩(4062千克/公顷)和白鲢54千克/亩(815千克/公顷).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58∶1.由于杂交罗非鱼在3口池塘中过度繁殖,其鱼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正常情况.由于疏忽而被放养入试验鱼池的鳙鱼与罗非鱼产生了争食,也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低于正常.由于过度繁殖问题,杂交罗非鱼没有达到500克的目标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养殖场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鱼种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2016—2018年开展了美洲鲥商品鱼池塘养殖试验,2018年养殖成活率达到80%以上。根据3年的生长情况、成活率分析,放养密度控制在1 000~1 200尾/667 m~2为宜,规格要求100 g/尾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七彩神仙鱼工厂化养殖技术,在水温28~30℃的室内水泥池中开展了七彩神仙鱼养殖试验,放养的幼鱼全长1.5~2.0 cm,放养密度为200尾/m3。经过约120 d养殖,试验鱼全长达9.0~10.0 cm,达到商品规格。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每年可养殖3茬,平均成活率达87.8%,平均单位水体产出达175.6尾/m3。工厂化养殖系统可全年生产运转,水质相对稳定,单位水体养殖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长吻鮠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鮠冬片鱼种,应用5 m×5 m×3.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 cm/尾的长吻鮠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鮠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 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鮠商品鱼,应用5 m×5 m×4.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 g/尾左右的长吻鮠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鮠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 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14.
2004、2005年在面积分别为26亩(15亩=1hm2,下同)和19亩的2个池塘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2004年5月和2005年5月分别放养体长2~3cm的鱼苗15.2万尾和28万尾。经过精心管理,分别收获规格为40~45尾/kg的商品鱼2987kg和5305kg,亩产93.3~117.9kg,成活率达80.9%~84.2%,投入产出比1:1.75~2.0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江西地区池塘配合饲料养殖翘嘴鳜技术,在5×667m2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10 cm以上已成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鳜苗种,经过4~5个月的养殖,收获商品鱼规格为558g/尾,亩产1255kg,亩利润为38750元,支出与收入比例为1:2.03。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养殖技术值得在我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满足大规格鱼种的需求,选择草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配套草鱼鱼种的池塘养殖试验。试验分设7000和10000尾/亩(15亩=1 hm^2,下同)两个放养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平行组。经过190多天的养殖,高、低密度试验组水质变化趋势一致。低密度组鱼种平均体质量为239.67g/尾,成活率75.48%,净产量18 856 kg。以200 g/尾的规格挑选,共选留59 300尾,选留率74.83%;高密度组鱼种平均体质量为179.33 g/尾,成活率93.97%,净产量23 471 kg。以200 g/尾的规格挑选,共选留55260尾,选留率42.00%。结果表明,虽然高密度组平均成活率和净产量均高于低密度组,但低密度组的平均规格和选留率均远高于高密度组,最后的选留量也高于高密度组,因此,7 000尾/亩的放养密度更加适合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配套草鱼鱼种养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红罗非鱼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全植物蛋白的豆粕型饲料进行红罗非鱼从大规格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状况。试验鱼放养在3口2亩(0.1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10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50尾/亩(即红罗非鱼15000尾/公顷和鲢鱼750尾/公顷)。经75天饲养  相似文献   

18.
梭鲈俗称十道黑、牙鱼,在分类上属鲈形目(Pericformes)、鲈科(Percidao)、梭鲈属(Lucioperca),是鲈科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2003年4月,顺德区从新疆引进梭鲈鱼苗8000尾进行成鱼池塘养殖,经过1年的试养,鱼种成活率达92%以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择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北沙村,池塘是经过重新整治的、连片的、高标准池塘,其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较好,排灌合理。池塘面积6亩,池塘深3m,池水深2.5m~2.8m。二、鱼种放养养殖鱼苗来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尼龙袋充氧空运,总数8000尾,规格为体重15g/尾~20g/尾,体长5cm~6cm。池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能冬片鱼种,应用5m×5m×3.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cm/尾的长吻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鲍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脆商品鱼,应用5m×5m×4.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g/尾左右的长吻能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娩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进行的淡水白鲳养殖试验,示范了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淡水白鲳商品鱼的生长性能.试验鱼放养在3口4亩(0.27公顷)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淡水白鲳8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淡水白鲳120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54天饲养,淡水白鲳从大约149克/尾长至平均628克/尾.平均毛产量为淡水白鲳496千克/亩(7440千克/公顷)和白鲢108千克/亩(1620千克/公顷).平均成活率分别为淡水白鲳98.7%和白鲢100%.养殖所用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含粗蛋白32%和脂类6%,且用大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用该饲料养殖淡水白鲳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12∶1.不摄食人工饲料的白鲢作为养殖的服务性鱼类,提供了额外的鱼产量,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收益.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809元/亩(3285美元/公顷).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为59.9%.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模式,淡水白鲳在本试验中展示出了优异的生长表现和高效饲料转化效率.生产出的淡水白鲳规格一致、色彩鲜艳且体型匀称.养殖试验示范出的淡水白鲳短的养殖周期表明在中国温带地区的一个生产季节内可以生产两茬淡水白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