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厚皮香科植物阔叶杨桐种子在3种外源生长调节物质GA、IAA和6-BA浸种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阔叶杨桐种子为休眠性种子,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50 mg/L和100 mg/L的GA浸种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而150 mg/L的GA处理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低浓度的IAA(<100 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高浓度IAA浸种降低种子的萌发率;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6-BA的响应趋势与IAA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50 mg/L的6-BA浸种处理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外源激素处理对线叶唇柱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线叶唇柱苣苔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用不同浓度的GA3、NAA、IAA和6-BA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叶唇柱苣苔种子为光敏性种子,发芽适温为20℃;GA,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线叶唇柱苣苔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200 mg/L的GA3浸种处理效果最佳.NAA、IAA...  相似文献   

4.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温度和外源激素处理,对荠菜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的萌发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荠菜种子的体眠,提高种子萌发率;外源激素GA处理能解除种子休眠和提高其萌发率,6-BA和IAA对种子的处理效果远不及GA的处理,高浓度(>50 mg/L)和长时间(36 h)的IAA处理甚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200 mg/L的GA浸种36 h为荠菜种子萌发的最佳激素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 mg/L、吲哚乙酸(IAA)5 mg/L、萘乙酸(NAA)0.5 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 mg/L、吲哚乙酸(IAA)200 mg/L、萘乙酸(NAA) 50 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巴东独活种子催芽技术,以巴东独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长、萌发床基质、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时长、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独活种子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光照时间为12h/d;适宜浸种条件为在含有30mg/L IAA与30mg/L NAA的20℃水溶液中浸种12h;3种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对有效提高巴东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育苗过程中独活种子使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张来 《种子》2012,31(5):75-78
以黔产竹节参种子为材料,分别考察GA3浓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对竹节参种子萌发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GA3最适浓度为150mg/L,最适浸种温度为25℃,最适浸种时间为24h.正交试验结果指出:竹节参种子萌发率的优化组合为150mg/LGA3,浸种24h,温度25℃;而萌发指数的优化组合则为150mg/LGA3,浸种24h,温度30℃.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不同时间清水浸种、不同天数低温贮藏以及不同温度热水浸种进行前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p0.05),同时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效果。清水浸种仅对发芽启动时间影响显著(p0.05),可比对照种子提前3~4d萌发。而热水处理导致了大部分种子的死亡。这可能与总状绿绒蒿种皮较薄有关。2)GA3250mg/L和NAA 10mg/L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缩短平均发芽时间(p0.05),但对发芽启动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6-BA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发芽势(p0.05),说明6-BA可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低温贮藏、GA3和NAA处理、清水浸种均能在一定程度破除总状绿绒蒿种子休眠,但其中低温贮藏是最佳方式。这可能是低温贮藏满足了高海拔地区种子较长时间的寒冷需求,是高山地区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余学杰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烯效唑(S3307)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5 mg/L和10 mg/L的IAA有助于提高幼苗素质;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其中50 mg/L的赤霉素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并能提高幼苗素质;烯效唑对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效应.综合各指标,50 mg/L的GA3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海南砂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分别研究了沙磨、赤霉素(GA3)处理、贮藏条件、贮藏时间对海南砂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以当年采收的海南砂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沙磨、GA3处理,并将种子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贮藏,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统计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沙磨处理并不能显著提高海南砂种子的萌发率,但可促进GA3进入种子内部并发挥作用;GA3对海南砂种子萌发具有浓度效应,且80μmol/L GA3处理8 h效果较好,浓度过高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阴室贮藏是海南砂种子的最佳贮藏方式,有利于种子后熟,最高萌发率可高至(97.78±3.84)%,最佳贮藏时间为8个月。该试验获得了海南砂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为推广海南砂播种育苗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发芽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种质库贮藏玉米种质及其他作物种质发芽力监测、方法制定及安全保存期限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对种质库中8种不同入库编号1729份的玉米种质资源取样进行发芽势和发芽率监测并将结果与入库前的发芽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27~32 年后,种子平均发芽势为82.66%,平均发芽率为88.09%,有86.58%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75%以上,但有73 份种子发芽率已降至50%以下;贮藏31~32 年的种质发芽率下降明显,而贮藏27~30 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下降不明显。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经31 年长期贮藏后发芽率下降不同,原产广西地区种质比原产区外、国外引种种质发芽率高。不同年份贮藏的玉米种质资源或同一年份贮藏的不同原产地的玉米种质资源经低温长期保存后发芽力下降趋势不同,玉米种质资源长期库的安全保存期限可达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利用产地和保存时间双因素对缅甸树萝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缅甸树萝卜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刚收集1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发芽率逐渐降低.3个产地在保存时间较短时发芽率基本一致,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的发芽率比景洪和盈江更高,说明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活力较高,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常规库存条件下,贮藏春小麦种子发芽能力变化特点,为春小麦种子长时间贮藏提供实践依据。试验用15份春小麦材料,连续测定了2009—2017年间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小麦种子在常规库存条件下,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发芽势的年降速率快于发芽率的年降速率;小麦品种间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存在差异性;同一小麦品种,会受到品种和收获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种植与收获,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会有不同。由此认为在检测库存小麦种子发芽力时,应按照不同贮藏年限、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来源等,对种子分批逐个检测,不能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15.
Nutmeg ( Myristica fragrans ) is a valuable tropical spice crop, which is not easily propagated vegetatively. As the seeds of this species lose viability soon after harvest, storage for research causes problems, especially due to the seasonality of production. Thus, a study evalu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meg see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of harvest, drying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condition on germinability. Seeds were picked at full maturity, full ripeness or were collected within 2 hours after falling from the tree. Seed moisture contents, germination characters and germination indices were determined soon after harvest. The freshly fallen seeds were used for the drying and storage due to their better germination characters and higher germination index.
Seed moisture contents were high in the seeds. These values decreased and germinabil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ed maturity.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were lost at higher moisture contents at a faster rate when dri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ll seeds lost germinability at moisture contents below 45 % (dry wt basis) when dried at the selected temperatures. Germination of stored seed were maintained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when stored at 5 °C in sealed transparent polythene packs, in contrast to when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recalcitrant nature of nutmeg seeds and present possible methods of storage for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le maintaining some degree of germinability.  相似文献   

16.
卢军  钱宇  杨柳  王勇  陈玉蓝 《作物杂志》2022,38(2):211-497
探讨烟草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烟草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以常温贮藏0~12个月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贮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3.21%,贮藏12个月的种子基本失去萌发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整体上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可见,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萌发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整体下降,渗透调节物质消耗减少,细胞膜损伤加剧,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常温贮藏6个月内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叶底红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条件下叶底红种子的发芽特性,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种子发芽过程和不同温度、光照、采收期、种子贮藏时间等因素处理条件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底红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种子发芽为子叶出土型。在温度10~25℃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发芽速度越快,25℃下的发芽时间为11天,3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秋季采收的种子的发芽质量最好,幼苗长势也最好;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播种以不覆土为好;贮藏期对发芽速度影响不显著,但对发芽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贮藏30天内,发芽率下降5.7%,贮藏240天的种子只有12.7%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金铁锁种子适宜的贮藏技术,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的金铁锁种子做发芽试验.方法:将金铁锁种子采集后晒干,放置在4,20℃和常温条件下贮藏,在贮藏8个月、10个月和1 2个月时,取出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贮藏8个月时,20℃和常温贮藏条件的发芽势分别为56.67%和53.33%,与4℃贮藏条件的发芽势(27.92%)差异显著,发芽率以20℃贮藏最高(83.75%),与4℃和常温贮藏差异显著;贮藏10个月时,常温贮藏的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发芽率为0,4℃和20℃贮藏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贮藏12个月时,4℃贮藏的发芽率最高为71.25%,与20℃贮藏的发芽率差异显著.结论:金铁锁种子应分开存放,对于存放时间超过10个月的种子,可以采用4℃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对于存放时间不超过8个月的金铁锁种子,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解除菜豆种子硬实的条件,本试验以盛冠硬实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的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不同时间对解除种子硬实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结果表明,盛冠菜豆种子含水量为14.28%时,种子硬实率为38%;未处理的硬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6.5%,17%和23.17;经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均能一定程度解除种子硬实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各自处理的最佳条件分别是:60℃恒温浸种30 min,80℃恒温浸种 2 min以及-20℃贮藏7天。最后,比较3个处理间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同时,考虑到菜豆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硬实破除的最佳效果,对硬实率较高的盛冠菜豆种子用60℃恒温浸种30 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