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中普遍反映,蚕沙是沼气发酵的好原料。不但能快产气,多产气,还能杀灭蚕沙中的病菌,防止蚕病流行。蚕沙是由蚕粪、残留的桑叶和蚕的脱皮等所组成的。其中,蚕粪含氮量很高,尤以可溶性尿酸的含量最为丰富。残桑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醣类和磷酯等,其可溶醣高达4.72%,而蚕的脱皮则主要是由蛋白质所组成。所以,蚕沙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蚕粪、蚕脱皮中含氮素37.7%左右)、纤维素和糖类等沼气发酵细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且很大  相似文献   

2.
<正> 1.产气量不足。搅动进出料口时池面无气泡,其原因,一是发酵原料不足,应添加原料。如缺猪粪,可将秸秆切碎(切成长10厘米左右),用沼气粪水泼湿堆沤,夏季堆沤3天、冬季堆沤5天后,投入沼气池内。二是沼气池在换料初期.接种微生物料少,发酵原料酸性较大,可从其它沼气池中取一些粪水,或取阴沟污泥、禽畜圈底粪投入池内,以增加接种量,冲淡发酵原料的酸性。三是池内进入有毒物质或酸碱性强的物质。应更换物料,重新进料,重新接种。 2.沼气池漏气。漏气部位在活动盖和天窗口的接缝处,天窗口的水中出现连续冒气泡现象。  相似文献   

3.
黑山县段家乡哈屯村农民李玉堂,1980年建了一个8米~3的沼气池。七年来产气利用一直很好,夏季产气高峰期,产气量可供三户使用,冬天产气量仍然可做一餐饭点亮一盏沼气灯。他的管池方法很简单:家里饲养一头牲畜,入冬后就不再起圈了,经常往圈内垫杂草、碎柴、树叶等入池原料。春季沼气池大换料时,把圈里的粪和碎柴草直接投入到沼气池里,进行池内堆沤。池内不得留坐塘水,因生原料不经发酵直接投入水中,容易产  相似文献   

4.
以猪粪为原料,研究利用混合菌种制备的沼气发酵活性添加剂对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混合菌种进行筛选和驯化制备出酶活性较高的沼气发酵活性添加剂,糖化型淀粉酶的酶活为55 000 mg葡萄糖/g.h,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 700μg葡萄糖/g.min,半纤维素酶的酶活为8 400μg木糖/g.h。添加0.005%、0.010%和0.020%的活性添加剂,产气量比不加添加剂分别增加7.18%、16.29%、17.81%,说明沼气发酵活性添加剂对提高沼气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岭 《当代农业》2014,(24):47-47
寒冬来临,沼气微生物像人一样,也需要保暖才有活力,因此要注意沼气池防寒、防冻和保暖。建沼气池时首先要注意选址,选择在避风朝阳之处或者建在猪舍下面较好,如场地条件不好,也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让沼气池真正发挥长期效益。一是在池体上面建拱棚,建太阳能增温设施,这样既可在棚内种些蔬菜.又可提高沼气池产气率。二是池内增温.可向池内投放一些热性发酵原料,如稻草、酒糟、屠宰场的下脚料、废水及牛、马驴、羊粪及牛尿等。这些原料直接加入沼气池内,可提高池温,增加产气量。  相似文献   

6.
彭爱华  董兵 《河南农业》2013,(13):23-24
新建成或已大出料的沼气池,经过检验确定不漏水、不漏气之后,即可向池内投入发酵原料。从投料到沼气池能够正常稳定产气燃烧的过程称为沼气发酵启动。在沼气池正常产气使用期间要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沼气池稳定产气,发挥预期的效益。一、沼气发酵启动沼气发酵启动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环节,根据沼气发酵原理,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料液比对貂粪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以貂粪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及貂粪的多样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貂粪为原料,沼液为接种物,35℃恒温厌氧发酵,比较不同料液比对貂粪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发酵料液配比为1∶2时,貂粪更易降解,产气量高。试验初步确定貂粪发酵的水力滞留时间为21 d。料液总固体(TS)浓度为6.0%时,貂粪的产气潜力为345.7 mL/g TS,350.3 mL/g挥发性固体(VS)。[结论]貂粪是一种无需调碳氮比且产沼气潜力很高的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方法]分别以熊猫粪和竹子叶为原料,在30℃下进行批量式恒温沼气发酵试验,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结果]熊猫粪沼气发酵时间为40 d,原料产气率为50 ml/g,TS产气率为121 ml/gTS,VS产气率为123 ml/g VS;竹子叶发酵时间为92 d,原料产气率为83 ml/g,TS产气率为168 ml/g TS,VS产气率为197 ml/g VS。[结论]两种原料均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竹子叶的产气潜力和降解效果明显好于熊猫粪,但熊猫粪的发酵时间仅为竹子叶发酵时间的2/5,表明经过大熊猫消化后的熊猫粪更易于发酵。  相似文献   

9.
农村沼气池都是常温发酵池,夏季气温高,产气也多;冬季气温低,沼气池内发酵液温度也随着降低,产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使沼气池冬季也能日煮三餐饭、夜点一盏灯,必须采取有效的越冬管理措施,提高池内温度,保证沼气细菌有适宜生长的环境。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1.勤加料。勤加料是冬季沼气池管理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入冬前,沼气池要换料一次,加足新料,以保证冬季发酵所需要的养料,促进甲烷菌的活动,提高产气量。加入的新料堆沤腐烂后再进池效果更好。在发酵原料的搭配上,要多加一些人畜粪,提高发酵液温度。发酵原料比夏季要多装五分之一左右,水分应少些,干湿度以8~9%为好。沼气池进料后,20~35天是产气高峰期,原料发酵产气以后,沼气微生物的活动增加,消耗的营养物质也多,要保证持续产气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不同发酵原料产气量,促进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分别采用富氮原料、富碳原料和常规对照三种发酵原料,分析不同类型原料沼气池的产气量、部分理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富碳原料和富氮原料均可生产沼气且基本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但富氮原料发酵产气速度快,持续时间短;而富碳原料发酵产气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富碳原料产气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和富氮原料,且更易受低温影响。气温变化是影响当前农村户用沼气产气量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建或大出料后的沼气池,经过检验确定不漏水、不漏气之后,即可向池内投入发酵原料,从投入原料和接种物起,到沼气池能够正常稳定的产气燃烧止,这个过程称为沼气发酵启动。沼气发酵启动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环节,根据沼气发酵原理,采用科学的发酵方法,就能成功的获取沼气,启动顺利的沼气池,一般加水封池3-5天即可点燃,有的甚至24小  相似文献   

12.
如阿使农村家用沼气池,达到产气又快又多又持久?根据我们几年来在农村办沼气的经验,提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供参考。一、多加产甲烷量高的沼气发酵原料使用沼气做燃料时,燃烧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发酵原料产甲烷量的多少。一般沼气中,含甲烷量在50%以上才能做燃料。为了使沼气达到燃烧的条件,必须投入产甲烷量高的发酵原料,如青草发酵产生的沼气中含甲烷量为70%,猪粪为65%,在投料时,应适当多加一些。常用发酵原料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见表1。二、根据原料消化  相似文献   

13.
1.及时补充新鲜料.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在发酵产生沼气的同时,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地被消化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 2.勤搅拌料液.用出料器反复拉动数十次即可,也可用长柄竹木器具从进、出料口伸入池内来回搅动,或由水压间取出料液,从出料口冲入,每天1次,每次150~250千克.在冬季,无论搅拌、搅动或冲动,宜选择晴天,每3~5天进行1次. 3.经常检查各处盖板.沼气池的深度一般将近2米,同时发酵间又处于密封状态,一旦人、畜掉入池内,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沼气池的进、出料口一定要用结实的盖板(如预制盖板、木板等)盖上,这样既安全,又可防止沼气粪水中铵态氮挥发,也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地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杨树叶与猪粪混合发酵生产沼气的效果,为落叶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将杨树叶堆沤后,与猪粪按照不同比例(1∶0、2∶1、1∶1、1∶2、0∶1)混合,于35℃下发酵,分析不同原料配比对沼气产量、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及沼液pH的影响,并对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纯杨树叶发酵的总产气量和总固体(TS)产气率较低;添加猪粪混合发酵后,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随猪粪添加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其中以叶粪比1∶2最高,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分别为7338mL和262 mL/g,且比纯猪粪发酵的TS产气率提高了10.1%,沼气中甲烷含量略高,发酵至第7d超过50.0%,发酵pH较稳定.初始pH设为7.50~8.00最适合沼气产生.[结论]杨树叶不宜作为单独原料进行发酵,以1∶2比例混合猪粪进行发酵产沼气的效率最高,且可提高杨树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1 换料 在入冬前,沼气池彻底换料一次.加足新料以保证冬季发酵需要,促进甲烷菌的活动.在加料时可提高发酵料液浓度,将料液浓度提高到8%~13%,并加入太阳晒过的温水以便提高池温.大换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大换料前20天停止进料.三结合畜禽舍的粪便应放到舍外堆沤.②备足新的发酵原料,并增加热性原料的投入量,如牛粪、马粪、羊粪等.通过投入大量新鲜的热性原料,可增加沼气池越冬期间的产气量.③原料要进行预处理.将发酵原料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池外堆沤.④换料时要清除池底难以消化的残渣或沉积的泥沙等杂物,保留20%~30%含有沼气细菌的活性污泥和料液作为接种物,以加快沼气池的启动,促进快产气.⑤换料不要在低温季节进行,当池温、气温在10 ℃以下时不能大换料.一般11月~次年3月不宜大换料.  相似文献   

16.
一、一提高提高沼气池内发酵温度。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增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实践中在冬季提高沼气池内发酵温度常采用以下方法:1.在沼气池上面堆草或沤制堆粪。2.在加料时,注意多一些热性发酵原料马粪和牛粪。3.在沼气池上建造塑料大棚或增设太阳能加热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沼气湿发酵技术,以青储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采用连续厌氧发酵方式,研究以容积产气率、沼气中甲烷体积分数、累积产气量和VFA为特征指标,研究不同物料浓度对青储玉米秸秆连续发酵产沼气的影响,为秸秆沼气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发酵浓度不同,容积产气率和累积产气量不同,以TS8%最高10%次之,6%较低,在第15d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25.996L、109.176L和88.763L,最高容积产气率分别为2.572L·L-1d-1、2.172L·L-1d-1和1.512L·L-1d-1。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寒冷地区沼气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沼气是1种可再生的洁净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沼气池池温低产气量不足,甚至冻坏沼气池无法产气,因此,需要从提高池温,优选低温沼气细菌,优选低温发酵原料添加剂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沼气生产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寒区沼气生产,通过在低温条件下对产甲烷菌群的传代富集,以及沼气促进剂的投放,研究提高低温沼气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代累计产气量100.0 mL,甲烷含量为45%左右,第五代为338.3mL,第六代则达到了367.7mL,甲烷含量也增至65%以上;在第五代中筛选出的高效产甲烷菌群中投入促进剂,累计产气量可达到428.0mL,增加产气率达40%以上,甚至超过了第六代产气效果16.4%。可见,随着代数的增加,菌群数量、产气量均相对增加,启动时间逐渐缩短;而沼气促进剂也能够增加甲烷发酵的效率,从而大幅提高产气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利用新鲜的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以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不同温度和物料起始pH对沼气生产进程和产气量的影响。[结果]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均可产生沼气,沼气产量随碳氮比成正相关。发酵物料的初始pH对沼气产生菌的影响十分敏感。调整温度和发酵物料起始pH值对产气周期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变产气进程和总产气量。[结论]该研究为动物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