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诱变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变技术作为育种的一个重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的性状改良.综述了诱变技术中诱变剂的种类、诱变方法、诱变材料的选择及诱变所产生的遗传效应,同时介绍了诱变技术及其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几种化学诱变剂对玉米自交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MS,NaN3和苯甲酰胺复合剂、PYM3种诱变剂处理2个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EMS,NaN3和苯甲酰胺复合剂在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并出现了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PYM作为一种新兴的诱变刑对玉米的诱变效果并不显著,2个自交系品种对诱变剂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34-137
采用甲基磺酸乙酯、叠氮化钠、吖啶橙3种诱变剂处理青檀幼苗茎尖生长点。结果表明:化学诱变剂对青檀幼苗成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青檀对不同诱变剂的敏感程度不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率最高,叠氮化钠次之,吖啶橙最低;其中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获得特异单株中黄色叶、花斑叶青檀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亚硝基胍诱变。采用亚硝基胍为诱变剂诱变枯草芽孢杆菌,诱变后酶活达到4 100U/g,提高了122.2%,为进一步的发酵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亚硝基胍诱变。采用亚硝基胍为诱变剂诱变枯草芽孢杆菌,诱变后酶活达到4 100U/g,提高了122.2%,为进一步的发酵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紫色红曲霉菌M21发酵产洛伐他汀的含量,首先确定了紫外线、亚硝酸和氯化锂单诱变剂的最适诱变剂量,再采用紫外-亚硝酸和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剂对出发菌株M21进行诱变选育。结果表明:最适处理剂量为紫外线照射时间90s,亚硝酸处理时间30min,氯化锂处理浓度0.8‰。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剂在最适处理剂量下对原始出发菌株M21的复合诱变效果更佳,得到了3株高产突变菌株ULi17、ULi19和ULi26,洛代他汀产量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5.2%、60.4%和67.0%,遗传稳定结果显示ULi17产量最高、遗传性状较为稳定,因此将ULi17确定为后续研究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7.
化学诱变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园艺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诱变剂种类及诱变机制、诱变材料、处理方法、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和突变体的筛选作了总结,同时对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EMS,NaN3和苯甲酰胺复合剂、PYM 3种诱变剂处理2个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EMS,NaN3和苯甲酰胺复合剂在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并出现了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PYM作为一种新兴的诱变剂对玉米的诱变效果并不显著,2个自交系品种对诱变剂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果树的辐射材料、诱变剂、诱变手段等方面综述了果树辐射的方法及应用,为以后从事果树辐射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果树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空间诱变的原理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果树诱变的手段、诱变剂的选择、分离筛选和鉴定技术已经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果树诱变育种体系日趋完善,并获得很多优良性状或品种。采用γ射线辐射、低能离子注入、激光诱变、空间诱变及复合诱变对相应品种(系)进行系统的诱变研究必将会在果树育种研究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推荐方法,对重庆市36座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为36座水库中达到富营养的有17座,占调查水库的47.22%(中度富营养占11.11%、轻度富营养占36.11%);达中营养的有15座,占调查水库的41.67%;贫营养水库3座,占调查水库的8.33%,表明重庆水库富营养化严重.作为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的27座水库达富营养化的有14座,占51.85%;中营养水库11座,占40.74%;贫营养水库2座,表明重庆市饮用水源水质受富营养化影响严重.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重金属及对香榧子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地土壤及香榧子的取样分析得出:①香榧林地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水解氮的质量分数较为丰富,速效钾相对不足;铁(Fe),硼(B),锰(Mn)等营养元素丰富,且变异系数较小;镉(Cd)和汞(Hg)没有检出,砷(As),铬(Cr)和铜(Cu)的变异系数较大,而锌(Zn)和铅(Pb)的变异系数较小;As,Cr,Cu,Pb的质量分数有个别土样超标。②香榧子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且样品间变异系数均在16%以下;Mn,Cu和Zn的质量分数也较丰富,样品间变异系数小;Fe和B等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47.69%和112.99%;Cu,Zn和Hg的质量分数在安全范围以内,Pb和Cr未检出,仅个别样品As超标。③除了土壤中的Ca与香榧子中的Ca,Fe和N等元素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外,多数元素在土壤与香榧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表8参19  相似文献   

13.
在光镜及电镜下,双峰驼骨骼肌的肌外膜与肌束膜均较厚,其中除有不等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成纤维细胞及血管、神经外,还有丰富的脂肪细胞。在肌纤维外有薄层肌纤维膜,后者与肌内膜相连。骨骼肌肌纤维一般较粗,但其粗细差异很大(长约4~55mm,宽约9~125μm),呈长短不一的圆柱状、A带、I带相间的横纹明显。肌原纤维也较粗大(直径约7~14nm,长约15~2.5μm)。肌原纤维间的肌浆中响大量线粒体及糖原颗粒。线粒体体积大,嵴较长,呈典型的板层状。  相似文献   

14.
三江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月和2001年11月,两次对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39种鸟类。其中,冬候鸟12种,仅占黑龙江省冬候鸟总数的52.2%,留鸟27种,仅占黑龙江省留鸟的46.5%。优势种5种,常见种6种,偶见种28种。两次调查比较可见,多数冬候鸟在11月份尚未迁入保护区境内。农田和岛状林生境食物资源丰富,分布的鸟类种类最多,沼泽生境鸟类最少。冬季鸟类食物组成多样,多种鸟类集群活动、觅食。  相似文献   

15.
雨水花园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兆平  肖建忠  刘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12-5413,5417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的利用情况,提出了雨水花园建造的可行性及迫切性。对雨水花园的定义、历史、功能进行了叙述,列举了一些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时经常用到的植物,并对一些国外已建成的雨水花园作了经验汇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大体解剖、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和Spot321图像分析系统对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具典型草食动物结构特性,口腔内具发达的牙齿,上蜃纵向开裂;食道粗短,黏膜表皮角质化;胃囊状膨大,黏膜皱褶发达;小肠长,肠绒毛发达;大肠较长,无肠绒毛.各段管腔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外膜)四层结构,各部位的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此外,粘膜下层、肌层的相对厚度等也存在差异.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食草性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陕西南部土壤粘粒特性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南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在第四纪下蜀黄土母质上的土壤粘粒含量高,粘化层不明显,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粘粒铁富集明显;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粘化层明显,粘土矿物以蒙脱石、蛭石为主,且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粘粒中铝富集强烈。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粘粒含量较低,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粘粒中铁、铝富集均不明显,元素的淋溶迁移较弱。  相似文献   

18.
对甘肃省境内国家重点保护兽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山地、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是国家重点保护兽类的集中分布区;陇南山地属动物地理成分的过渡带,东洋界占50.0%,古北界占35.0%,广布种占15.0%,以森林灌丛动物为主:祁连山地的兽类均为古北界成分,以森林灌丛动物为主;河西走廊兽类均为古北界成分,以荒漠、高山裸岩动物群为主。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改造策略初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炜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99-101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以重庆市为例,在分析现状和改造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中村改造"改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策略,并探索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下一步将以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整治为重点,提出了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远丽  龚永尉  魏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98-8600,8603
调查表明,在玉溪市园林绿化中运用的彩叶植物共有41种,隶属29科、32属,以乔木和灌木为主,配置形式多为绿篱、列植和丛植。其中,应用频率达到50%的彩叶植物有10种,多为外引种,乡土植物仅占5.7%,以清香木和柿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