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种植密度、氮肥基追比例对2种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多穗型小麦烟农19和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为材料,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设氮肥基追比例7∶3、5∶5和4∶6等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低(187.5万株/hm2)、中(300.0万株/hm2)、高(412.5万株/hm2)3个水平组合互作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多穗型小麦烟农19种植密度300.0万株/hm2和氮肥基追比例5∶5互作处理、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种植密度412.5万株/hm2和氮肥基追比例7∶3互作处理有利于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净光合速率、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产量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的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厚明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06-7407
[目的]进一步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提出相应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毕单15号玉米为供试材料,设置60000、67500、75000株/hm2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285、330、385 kg/hm23个氮肥用量,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毕单15号玉米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中高种植密度(67500苗/hm2或75000苗/hm2)、高氮量(385 kg/hm2)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通过测土施肥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获得8779kg/hm2的玉米单产。[结论]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提高玉米单产,就必须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量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不同密度下,研究了施用氮肥对玉米新组合同玉1号和同玉38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区春玉米在常规的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范围内,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是单独起作用的。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要把握好群体和个体以及密度与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水平的相互关系,高水肥地块种植密度为55 500~57 000株/hm2、施氮量(折合纯氮)为375 kg/hm2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四川安宁河流域玉米新品种提供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玉米新品种西试1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西试1号产量的作用效应,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磷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N与P、N与密度、K与密度及P与K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结论]产量≥9 450 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施氮量481.8~937.5 kg/hm2,施磷量551.1~897.9 kg/hm2,施钾量128.4~214.8 kg/hm2,栽培密度54 855~63 945株/hm2。  相似文献   

5.
王显立  王惠  肖莉  刘晓燕  龙静 《农技服务》2011,28(9):1249-1250,1253
选择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的种植密度、施肥种类及其用量等可控栽培技术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与N、P、K的施用量对鄂玉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并通过仿真和模拟优化,提出了鄂玉10号产量为13 094.10 kg/hm2和产量分别在12 500~13 094.10 kg/hm2、12 181.08~12 500 kg/hm2、11 181.08~12 181.08 kg/hm2时的栽培技术措施综合农艺方案。  相似文献   

6.
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4种因素对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产量的影响,并构建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甘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密度磷肥氮肥;本试验条件下漯徐薯9号达到45 000 kg/hm2以上产量所要求的优化栽培措施是:密度58 600~63 220株/hm2,尿素138.57~161.43 kg/hm2,过磷酸钙245.39~281.97 kg/hm2,硫酸钾617.85~663.75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甘薯品种龙薯15号配套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龙薯15号鲜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磷、钾肥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提高甘薯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龙薯15号的最高理论产量为60.24 t/hm2。[结论]龙薯15号产量在50.0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密度5.83万~6.08万株/hm2,施氮肥132.48~148.19 kg/hm2,施磷肥40.59~49.41 kg/hm2,施钾肥184.73~215.93 kg/hm2。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糯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种植密度为240×104/hm2、氮肥施用水平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9.
密度、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烟农1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研究密度和氮肥基追比例对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提高有利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穗粒数与千粒重随播种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氮肥基追比例增加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千粒重间均呈正相关,而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穗粒数间呈负相关,氮肥基追比例增加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未达显著差异水平。烟农19以中密度、氮肥基追比例5:5处理产量最高,兰考矮早8以高密度、氮肥基追比例7:3处理产量最高。根据密度、氮肥基追比例组合与产量结果建立二元回归模型,烟农19的氮肥基追比例5:5最佳,优化密度为328.4×104 hm-2基本苗,其优化产量可达8 725.3 kg.hm-2,兰考矮早8的氮肥基追比例7:3最佳,优化密度为421.2×104 hm-2基本苗,其优化产量可达7 441.1 k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2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2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24.3~26.7万株/hm2,尿素施用量247.5~27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300~412.5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11.
寒地青贮玉米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为决策变量对寒地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了本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在63288.7kg/hm2以上的最佳肥密措施为:种植密度8.09~8.66万株/hm2,施氮肥339.81~364.48kg/hm2,磷肥150.96~170.82kg/hm2,钾肥96.44~110.25kg/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密度与N、P、K配比精确施肥对荞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信农1号荞麦品种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信农1号荞麦品种以施氮肥60kg/hm2、磷肥60kg/hm2、钾肥120kg/hm2、密度90万苗/hm2的N、P、K配比施肥量和播种密度就可获得粒多、籽粒饱满:以施氮肥120kg/hm2,钾肥120kg/hm2,不施P肥,播种密度135万株/hme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高产栽培研究及高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密度、多效唑、氮肥、磷肥、钾肥五因素五水平旋转回归设计,进行了中等肥力下大豆高产栽培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磷肥、钾肥与产量间回归关系不显著;多效唑与产量的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密度、氮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氮肥、磷肥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密度和氮肥、密度和磷肥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利用DPS软件建立了产量回归模型。该条件下,目标产量为3 750 kg/hm2的各因素最佳组合方案是:密度21.0万~23.4万株/hm2,多效唑504.45~618.30 g/hm2,尿素180.30~206.10 kg/hm2,过磷酸钙850.20~982.05 kg/hm2,硫酸钾261.90~310.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燕谷1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施用量(因素A)、磷肥施用量(因素B)和种植密度(因素C)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不同水平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以明确谷子生产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均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其中,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种植密度是影响谷子叶面积指数和穗粒重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条件下,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因素组合均为A2B3C1,即氮肥施用量187.50kg/hm2、磷肥施用量131.25kg/hm2、种植密度30.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达到了5363.79kg/hm2和14514.9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几个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找到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方法]通过3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建立了玉米新品种云瑞6号、云瑞8号、云瑞88号和楚单11号与种植密度、施肥量的数学模型。[结果]云瑞6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0 kg/hm2,采用普通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云瑞8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600 kg/hm2,采用普通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云瑞88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0 kg/hm2,采用时空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楚单11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600 kg/hm2,采用时空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结论]该研究可为云瑞6号、云瑞8号、云瑞88和楚单11号在云南省楚雄地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普那菊苣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13 50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86 120~194 040株/hm2,纯N 31.68~34.96 kg/hm2,P2O5112.05~127.95 kg/hm2,K2O 85.61~96.19 kg/hm2;鲜草产量≥142 50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91 500~201 180株/hm2,纯N 33.68~37.89 kg/hm2,P2O5110.55~129.45 kg/hm2,K2O 78.41~93.75 kg/hm2;各因子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不同因子互作表现:种植密度氮肥互作>种植密度磷肥互作>氮磷肥互作>氮钾肥互作>种植密度钾肥互作>磷钾肥互作.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濮单5号适宜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濮单5号玉米杂交种产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濮单5号产量的影响,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3个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濮单5号以中、高种植密度(3 000、3 500苗/hm2)、高施氮量(300 kg/hm2)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黔花生二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花生二号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量模型。[结果]黔花生二号获得高于4 305.3 kg/h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是:播种密度为28.29×104~28.69×104株/hm2;尿素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23.750~476.250kg/hm2;硫酸钾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其中N∶P2O5∶K2O=1∶2.08∶2.17。[结论]影响黔花生二号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密度和钾肥,其次是磷肥和氮肥。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高产粮用和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推广应用,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采用4因子(1/2实施)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桂粉2号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32685.60 kg/hm2,以上优化方案为密度53835.00~55515.00株/hm2、纯氮用量116.85~125.10 kg/hm2、P2O5用量59.85~64.35 kg/hm2、K2O用量156.60~173.40 kg/hm2。不同的密度肥料组合与甘薯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依据建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明确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为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20~2021年以“烟农2121”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氮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明显影响,在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种植“烟农2121”小麦时,氮肥施入量为85 kg/hm2时小麦产量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