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菜是我县的优势作物,经过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湟中优质油菜栽培,应选用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等杂交油菜品种;川水三月中旬、油山3月下旬播种;每公顷施有机肥52.5-60m^3的基础上,施尿素187.5kg,二铵225kg;密度恳油1号13.5万株/mh^2,青油331油菜21万株/hm^2,互丰010油菜16.5万株/hm^2;病虫进行统防统治,是获得优质油菜主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油331"油菜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中国第一个春性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1996年11月7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开始在我县进行大面积推广,到2000年推广面积达到0.4万hm2,占全县杂交油菜播种面积的67%.由于它具有优质、高产、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青油331"杂交油菜的需求,1999年和2000年,我们在本县进行了"青油331"制种田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制种田平均产量达2548.5kg/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制种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乌兰察布市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多年来,由于品种单一退化,经营手段落后,投入少,单产水平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全市油料生产水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我市气候特点的油菜新品种,1999年,我们在前两年后山地区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示范种植了青油14、青油331两个“双低”(低硫甘、低芥酸)油菜新品种,现将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一、示范基本情况示范项目落实在朝阳乡民乐行政村,当地当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无霜期115天,青油14示范面积16亩,青油331示范面积4亩,5月20日种植。示范地是水地、轻壤土,前茬是…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同仁县重要的油料栽培作物.多年来油菜品种单一,虫害严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油菜单产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同仁县油菜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县1998年引进油菜杂交种青油331示范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5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品种来源 “青杂5号”(青油305)是青海省农业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波利马不育三系育成的高产、优质、春性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2006年9月由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定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引进,并在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进行了试验示范,其丰产性、抗病性、抗旱性表现突出,是替代品种青油14号和青油331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就是杂交油菜,属于春油菜种植区,杂交油菜种植已经达到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是东部农业区主要的种植作物,也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一、目前主要种植品种1.青杂2号(303)。青杂2号(303)是继青杂一号(青油331)后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又一高产优质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0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优质油菜种子基地建设发展思路及工作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青海省优势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有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优质油菜的推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约300多万亩.青海省油菜的发展,过去在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优质春油菜育种上,在全国处于较领先水平,选育的门油号、浩油号、青油号系列品种以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性,被广泛引种到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等春油菜区种植,近几年又先后育成了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青杂2号、青杂3号等甘蓝型单、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由于其较强的的抗逆性和丰产性,使甘蓝性油菜种植区域逐年扩大,也较快地代替了原有的甘蓝型品种,使甘蓝型油菜和全省油料单产有了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8.
巨霞  李宗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3-11215
[目的]对不同类型油菜(Brassica L.)品种(系)的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油菜品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选择青海省主栽油菜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种为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L.)为青油241,甘蓝型油菜为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为青海芥菜。[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苗期时甘蓝型常规种青油1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和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盛花期时只有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的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而在角果期各品种(系)油菜的蒸腾速率与产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单位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蒸腾速率。[结论]在油菜品种选育中可把净光合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7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7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所继青杂3号后选育的又一早熟甘篮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比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千克,高产可达240千克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20μmol/克。含油量4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青杂7号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11030).该品种与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 kg,高产的可达240 kg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20μmol/g,含油量45%左右,抗菌核病性比白菜型油菜强.2011年在湟中县田家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经测产最高亩产达224 kg,平均亩产197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该品种是替代在海拔2 900 m左右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和青杂3号的理想品种,同时也适合在春油菜区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民乐县当地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对照,对比了汇丰1号、青杂7号、圣光401、冠油杂303、汇丰2号、冠油杂701、益油杂1号、冠油杂702、冠油杂812、南海油1号、绵油309与对照青杂5号间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油菜品种,为当地油菜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汇丰2号、冠油杂701、汇丰1号增产效果最佳,可在民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菜品种引种鉴定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常规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2722.5kg;杂交油菜以青杂2号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3925.5kg,青杂5号次之,公顷产量为3648.0kg。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民乐县的传统经济作物,为了加快油菜品种更新,促进民乐县油菜产业发展,2008年中心开展了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民乐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华油杂6号、青油14号和绵油11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测定油菜品种的适应性,以不同种植地区的主栽品种青油14号和青油241为对照,与我省推广的油菜品种进行活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H165均比其它品种有较强的活力,更具有抗逆力强,早熟,丰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利用步伐,2008要2011年连续4年对青杂4号、青杂5号和青油14号油菜在湟中县进行新品种试验。通过对这3个品种油菜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找到了湟中县川水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种,为该县油菜主导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春油菜区跳甲对3大类型油菜(Brassica L.)苗期的危害状况,探讨3大类型油菜在苗期对跳甲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强抗跳甲品种(系).[方法]选取16个在高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系)在试验田进行3次重复试验,苗期田间调查跳甲危害状况.[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对跳甲抗性差异显著(P<0.05);16份材料对跳甲抗性最强的是芥菜型油菜,其次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抗性最弱.荠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品种为严小村芥,其次为98921、多室油菜和大辣芥,甘蓝型油菜中杜903抗性最强,白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为青油241.[结论]严小村芥、98921、多室油菜、大辣芥、杜903、青油14号、233、青杂5号、青油241、双低白、97-46Ⅱ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抗跳甲育种材料.该研究可为春油菜区3大类型油菜苗期对跳甲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油菜抗跳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高寒春油菜区抗跳甲春油菜品种资源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青兰  赵志刚  徐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1103-11104
[目的]研究春油菜区跳甲对3大类型油菜(Brassica L.)苗期的危害状况,探讨3大类型油菜在苗期对跳甲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强抗跳甲品种(系)。[方法]选取16个在高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系)在试验田进行3次重复试验,苗期田间调查跳甲危害状况。[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对跳甲抗性差异显著(P<0.05);16份材料对跳甲抗性最强的是芥菜型油菜,其次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抗性最弱。荠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品种为严小村芥,其次为98921、多室油菜和大辣芥,甘蓝型油菜中杜903抗性最强,白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为青油241。[结论]严小村芥、98921、多室油菜、大辣芥、杜903、青油14号、233、青杂5号、青油241、双低白、97-46Ⅱ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抗跳甲育种材料。该研究可为春油菜区3大类型油菜苗期对跳甲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油菜抗跳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菜新品种——青杂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5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从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  相似文献   

20.
玉树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杂交油菜331、互丰10号、114号进行试验,以常规品种门油3号作对照。杂交油菜比常规品种不论从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株高,还是单位面积产量均表现优良,产值增加3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