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2012年,鄱阳湖区共建立了22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鄱阳湖区12个县,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总面积为2555.5km2。鄱阳湖区保护区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很多保护管理问题,如保护力量欠缺、保护区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破坏湿地、布设天网、盗猎野生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网络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2.
范振海  王晨  肖静  王磊  王广领 《现代园艺》2023,(19):27-31+34
以跨越不同纬度的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中国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之间植物区系多样性之间差异关系。选取2个保护区中的种子植物,先通过R软件中的plantlist程序包对获取的植物名录进行修正,再通过Phylomatic在线软件和Phylocom软件对各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区系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具有温带植物属性,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具有热带植物属性;使用谱系分析后,从一定程度上分别降低了凉水保护区温带成分和大沙河保护区的热带成分优势;comstruct的结果显示,2个保护区的群落系统结构均属聚集型,易受到生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能够为保护区的开发与投资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主要从自然性、稀有性、多样性、脆弱性等多个维度,对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展开评价,得出此保护区生态质量等级为II级,具有规划与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4.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早在2009年就采用样线法的调查方法,对保护区管辖范围内进行了普查,调查中发现11种隶属10个属的野生兰科植物,并对其生存环境做了分析,为今后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显灿 《花卉》2016,(6):102-103
森林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森林保护区防火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防火抗灾工作的开展,提高防火抗灾的能力,从而保证森林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森林生态环境体系。本文探讨森林保护区防火抗灾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祁连山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培育优质苗木在祁连山保护区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培育优质苗木造林的优势,阐述了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对祁连山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意义.通过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可以使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破坏减少,逐步形成社区共建机制和增强保护区自我建设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肇庆鸡笼顶保护区是出于拯救性保护而建立的,因在功能区划、资源保护以及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增加了保护区管理难度。为了解保护区的资源概况,确保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保护区的生态质量水平,保证功能分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急需进行资源调查,科学调整保护区范围和相应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8.
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便利条件,本文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为37.8分,说明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条件也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类似保护区或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保护区内共采集标本212号,鉴定出47种,隶属于2个门、7个目、20个科、47个种。  相似文献   

10.
刘荣 《现代园艺》2024,(10):14-16
为给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样方法,分析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布区类型。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较丰富,记录了90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种子植物。这些植物分布在15个不同的分布区类型和25个亚型中,包括中国特有物种和世界不同地区的物种。混交林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赤松林天然分布中心.为明确辖区内大型真菌资源情况,保护区自2019年开始对辖区内的大型真菌物种资源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随机踏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经多次采集获得标本312份,共鉴定出大型真菌81种,隶属42个属23个科.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牛肝菌科和鹅膏属分别是保护区的优势科、属,所含物...  相似文献   

12.
陶琳 《花卉》2017,(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实践中普遍认同的一项原则就是整体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则是该原则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探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将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将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与做法当作参照,讨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持续性,为辽宁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齐立强  高生财  柳文斌 《现代园艺》2022,(6):181-182,185
介绍太子山保护区2021年绿绒蒿属植物专项调查情况,通过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共分布6种绿绒蒿,其中总状绿绒蒿和川西绿绒蒿在保护区属于首次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保护区种质资源数据库,为今后对绿绒蒿属植物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极小种群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的资源现状并评估其濒危等级,对川柿资源历史发现地及现发地——华蓉山、缙云山、江津四面山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历史发生地华蓉山已无川柿野生植株,缙云山有疑似川柿1株,而在江津四面山保护区发现少量植物。(2)江津保护区有3个分布点,共计6株,均为成年植株。(3)依据IUCN全球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标准,川柿应当被评为(EN,B2a)。  相似文献   

16.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现代保护区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信息系的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保护区对该项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保护区今后发展决策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现对该保护区菊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菊科野生观赏植物41属、66种,分别占该保护区野生菊科植物总属数的93.18%、总种数的84.62%,少种属优势最强。分析了该保护区菊科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勐腊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关系,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式,掌握了勐腊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并进行社区共管成效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生产生活都与保护区的保护存在矛盾和利益关系,勐腊保护区自2008年开展社区共管示范村工作以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可持续、合理利用,改善了社区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达到了既要保护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又使社区经济得到发展的目的,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小溪保护区)是我国中部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及保护区实行的严格保护管理制度,使小溪保护区内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成潜在威胁,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小溪保护区为例,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原住居民对物质生活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矛盾及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袁锋 《现代园艺》2013,(20):218-219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市民及游客前来参观。科普宣传教育是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保护区管理局应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科普教育资源优势,以满足市民群众的科普知识需求。本文总结了保护区近年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科普教育模式优点和不足,对今后科普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