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二化螟是永康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受耕作制度变更、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方式改变和气候变暖等诸因素影响,从1996年开始明显回升,近3年连续大发生。其中1999年特大发生,越冬代水田加权平均虫口密度每667m2达1221条,为1974年以来同期均值14.2倍。为了明确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和搞好今后测报与防治工作,现将我市近年二化螟大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一、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1.虫源广,数量大(1)随着煤气灶普及和农村养猪养牛农户减少及规模养殖发展,野外稻草乱堆乱放现象严重,使稻草虫源比例显著提高。(2)随着农村机械化进…  相似文献   

2.
<正> 二化螟是我地区主要害虫之一。建市以来仅因二化螟的危害损失稻谷就达7600吨。在1992年全市虽然使用了100余吨化学药剂防治二化螟,但仍有数万亩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损失稻谷近570吨。二化螟在我市发生传播蔓延原因:一是对二化螟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防治药剂不对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一直大发生,二化螟在稻田发生时间很长,往往有多个峰次,大龄幼虫转株危害的时间也不一致。在田间二化螟较重发生,而且龄期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持效期短的农药,在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至钻人稻株前施药效果较好,但在二化螟钻入稻株危害形成大量枯心苗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不佳,对水稻的增产增收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在绥化市的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 ̄2006年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水稻二化螟发生虫态调查,发现水稻二化螟可以蛹和幼虫两种虫态越冬,存在不完全二代现象。并通过温度、温度对二化螟影响的讨论,结合近几年绥化市气候特点的情况,提出了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在发生期遇低温多湿年份有利于二化螟的生存,发生数量多;高温年份,二化螟死亡率高;在卵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影响寄生蜂的寄生,从而影响二化螟的数量;不同品种的水稻对二化螟的发生也会产生影响;试验表明:在二化螟发生初期开展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方法以挑治为主;5%锐劲特悬浮剂40 ml/667 m2,或5%锐劲特悬浮剂20 ml/667 m2加80%敌百虫晶体90 g,防治效果最佳,可达98.00%~100%;提出种植抗病品种、减少越冬基数,发现虫害及时处理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泉州市近年水稻二化螟偏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越冬场所多、转株为害等特点。近年来二化螟在泉州市持续偏重至大发生,据泉州市植保植检站历年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发生面积1.58万hm^2,2004年发生面积1.81万hm^2,2005年发生面积3.05万hm^2。2003—2005年,全市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净增1.47万hm^2,其发生及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三化螟。为做好泉州市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笔者通过3a多的研究,初步摸清二化螟在泉州市稻区的发生情况及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一套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5年~2006年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水稻二化螟发生虫态调查,发现水稻二化螟可以蛹和幼虫两种虫态越冬,存在不完全二代现象。并通过温度、温度对二化螟影响的讨论,结合近几年绥化市气候特点的情况,提出了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研究,探索解决近几年由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延长及单一使用沙蚕毒素类药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问题。结果表明,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好于其他防治药剂,防效高达98%,比较效益最好可达3045.2元/hm2,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虫(简称"三病一虫")对吉林省水稻生产造成较严重危害,影响水稻产量及水稻生产的发展。介绍了"三病一虫"的发生概况,总结分析了其发生流行因素及发生危害特点,并从农业技术措施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三病一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是新宾县的重要水稻害虫之一,在全县的大部分稻区均有发生.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农业、物理、化学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的策略,者重在稻草处理上下功夫,可控制80%以上的越冬虫源,使水稻二化螟不至于成灾.  相似文献   

11.
衣宝靖 《北方水稻》2014,44(5):52-53
多年的调查与研究表明,二化螟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每年发生1代。二化螟在方正县的越冬场所不一,蛾期持续时间较长,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笔者重点研究了方正县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表现,为科学有效地防治二化螟危害、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增加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北方水稻》2011,41(2):55-55
水稻二化螟给黑龙江省庆安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危害,且发生及危害程度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阐述了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牛规律及其防治指标,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地区水稻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变化以及抗性机制,连续3年采用毛细管点滴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水平、羧酸酯酶(CarE)活性、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区水稻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逐年上升,但仍处于低抗及敏感水平;CarE活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MFO及GST活性均伴随着水稻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且部分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辽宁省各个地区水稻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仍处于敏感水平,施用阿维菌素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水稻二化螟GST和MFO的活性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其对阿维菌素抗药性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杂交水稻生产中缓释尿素用量、普通尿素用量、肥料类型及施肥方式、稻株含氮量等对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发生危害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加重;施用缓/控释肥、适氮适磷钾肥、有机肥等能减轻二化螟的危害,而普通氮化肥施用过多则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15.
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和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高、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对一代二化螟药后25 d枯心防治效果达到92.39%~98.91%,枯心率控制在0.05%~0.35%;对二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防治效果达到96.32%~100%,白穗率控制在0~0.21%。  相似文献   

16.
经过黑龙江省科技人员多年的辛勤努力,掌握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并发现了其危害特点,总结出了几种防治方法,其中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希望广大稻农了解二化螟发生和危害规律,及时防治,从而为水稻增产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水稻和茭白二化螟蛹形态特征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水稻、茭白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蛹进行形态特征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二化螟、茭白二化螟蛹形态的几个指标存在差异,但其不能截然分开。用主成分分析并绘制二维排序图,发现水稻二化螟、茭白二化螟交迭在一体。  相似文献   

18.
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幼虫趋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趋性影响。处理包括健康苗与空白对照、二化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健康苗与二化螟为害苗、健康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二化螟为害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初孵和3龄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引诱作用。二化螟幼虫对不同处理水稻(健康苗、二化螟为害苗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苗)挥发物之间的趋向选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康宽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0 g/L)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宽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好,对一代二化螟的防效达到98.3%,对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到100%。且药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就转cry1Ac+CpTI双基因抗虫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的室内致死特性及田间螟虫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大螟都表现明显的致死效应,但水稻生长后期的致死效果降低。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显著弱于对二化螟的,其中,二化螟除在齐穗期和成熟期有少量幼虫(0.5%~6.4%)存活到第4天外,其余均在第4天死亡;大螟在两种转基因水稻上的存活率高于二化螟,且少量个体(<1.6%)还能化蛹、羽化,但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明显低于在非转基因对照上的。早、晚两季水稻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上两种螟虫虫口数量均显著低于相应的非转基因对照品种,转基因水稻上二化螟虫口减退率>99%;大螟虫口减退率相对较低,早、晚稻上有所不同,其中早稻 >93%,晚稻仅44%~64%。转基因水稻上残存螟虫中,大螟所占比例明显上升,推测转基因水稻对两种螟虫致死效应差异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