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白马河林场云南松母树林种源初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在白马河林场用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保山林场的云南松母树林的种子与永仁县和全省中子营造子代林,作对比试验。1996年23333对子代林树高,地径,材积进行方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遗传力,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树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为8.33%,地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74%,树高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6.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母树林早期遗传增益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在永仁县白马河林场做了3个不同种源50个林分云南松母树林子代林的遗传测定试验,对3年和一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方差、遗传力、实际增益、遗传增益的分析计算,并对不同种源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母树林子代林与商品种子代林之间在树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生长具有较大的遗传力,遗传增益为8.42%;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子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母树林遗传增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郁珉  谢红春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3):130-133,141
对1996年在云南省楚雄州白马河林场营造的不同种源云南松(Pinus Yunanensis)子代林树高、地径测定分析表明:7年生云南松种源间在树高、地径、材积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生长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遗传力为11.85%,遗传增益为5.63%。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永仁县白马河林场做了3个不同种源50个林分云南松母树林子代林的遗传测定试验,对3年生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方差、遗传力、实际增益、遗传增益的分析计算,并对不同种源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母树林子代林与商品种子代林之间在树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生长具有较大的遗传力,遗传增益为8.42%;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子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稳定,用母树林种子造林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云南松林木材生产量。  相似文献   

5.
1992年在白马河林场用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保山林场的云南松母树林的种子与永仁县和全省商品种子营造子代林,作对比试验。1996年2月对子代林树高,地径,材积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遗传力,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树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为833%,地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74%,树高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647%。经对3个种源幼树期的生长分析,初步得出在白马河林场以古永林场的种源最好。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磐石县明城林场试验点4年生水曲柳幼林期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吉林地区优良种源为大海林,通化种源,估算树高,年高生长量、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7312、0.6441、0.5433。若选择通化种源造林,树高、地径生长量可分别获得34.33%,19.8%和22.85%,18.7%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7.
滇西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腾冲古永林场所设的9个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固定样地为参试单元,设大理、保山商品种作对照,进行滇西地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经7年试验,探讨了子测林生长、材质、结实诸性状的关系;估算了优良林分子代初期的实际遗传增益和主要遗传参数。结果显示:该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子代7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实际增益分别达到:37.49%、65.60%、219.84%和269.57%;遗传增益分别为:20.14%、40.46%、107.11%和59.79%,已远远超过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子代遗传增益3%的攻关考核指标。通过试验反馈表明了所制定的滇西地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方法及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华山松混合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威宁华山松良种基地的混合授粉子代林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0%的家系树高大于当地生产种,2/3的家系地径大于生产种,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力都很高,分别为92.7%和76.69%,遗传增益达到65.82%和26.44%。家系遗传力比单株遗传力高,树高遗传力比地径高。家系筛选以树高为主,有8个家系入选,入选率为24.24%,将入选的优良家系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就会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结果显示:该区优良林分树高实际增益不低于30.45%,遗传增益为22.34%,目前已远远超过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子代遗传增益3%的攻关考核指标;通过试验反馈表明了所制定的滇西地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方法及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10余年来对滇西和滇中的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疏伐营建母树林及遗传增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疏伐是优良林分营建母树林的重要技术措施。改建16年生左右的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为母树林,以选择0.3(郁闭度)疏伐强度为好,母树林经2次疏伐后即可定型,其疏伐间隔期不超过4年。1993~1995年,母树林平均单株结球果达60个,每公顷结10329个,结实株率达95.65%,分别是对照的5.08倍、1.26倍和1.15倍。母树的结实性状较为稳定,单株结实量的频率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一般以4年为1个结实周期。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和母树林子代均具有干型通直、木纹理扭转度小、生长量大的特点。云南松诸性状间较多地受基因连锁或共效基因的作用,而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多数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在云南松种子的调拨中应注意不同种源的适生区域。云南松优良林分和母树林子代林6~10年生的树高、胸(地)径、材积和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74%~20.14%、8.61%~40.46%、27.88%~107.11%和17.42%~59.79%。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6株云南松优树种子,以优树林分的一般林木种子、商品种子和扭松种子作对照,开展了子代测定,综合评选出优良家系14个。测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直纹株率、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6381、0.7192、0.6657、0.7910、0.9524。用中选的优良家系(入选率30%)估算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比亲代群体提高10%以上,比商品种子子代提高20%以上;直纹株率比亲代提高81.18%,比商品种子提高64.26%。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可在3~5年生时进行。子代的材积生长与亲本无关。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营建及其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园与子代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在位于滇中的石林林场建立了含102个优树(家系)的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从中探讨了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的营建途径。对该种子园的52个墨西哥柏自由授粉优树子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墨西哥柏速生,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4 m、1.43 cm、0.009 6m3和0.22 m。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家系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结实量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6、0.66、0.68、0.74和0.65,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7、0.16、0.18、0.23和0.16,其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呈显著的负相关。从该种子园中评选出了9个优良家系,22个优良单株,其材积遗传增益平均为13.47%和25.2%。此外,还揭示了墨西哥柏10年生期间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林木分为特优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应用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分的生长过程中优势木株数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34%,但材积占林分总材积的比例达66.58%;25年生优势木的单株平均材积是中庸木和被压木的2.91倍和10.46倍。11年生时云南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83 m,高生长主要在3~11年;33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065 cm。胸径生长主要在11~33年,此期间林分应适度间伐,可促进其快速生长。4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053 693 m3;53年后明显下降;材积生长主要在32~53年期间;60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等,说明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主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期长,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大径级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对滇中禄丰村林场具有代表性的3 hm2麻栎次生林的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林分类型,主要乔木树种的径阶分布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进而对林分的生态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麻栎次生林划分为麻栎—云南松和麻栎—云南松—滇油杉2种林分类型,林木株数分布分别集中于径阶8 cm和6 cm处,以麻栎为优势树种,云南松为伴生树种.麻栎林木的优势度达50.77,重要值为71.71.林分主要乔木树种麻栎、云南松及滇油杉的林木密度分别为1 825株/hm2、650株/hm2和325株/hm2,其中伴生树种云南松和滇油杉优势较为明显.林分中乔木层最大树高20.1 m,最大胸径40 cm,均为云南松植株.其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功能差,为低质低效林分,急需改造.  相似文献   

15.
对25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子代树高、胸径、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其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428、0.565和0.610。利用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的指数选择方程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0%。从入选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100株优良单株,平均材积比群体均值大122.21%。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自由授粉混合种子子代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8年在腾冲县古永林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通过7年的观测,试验已显示出天然优良林分子代具有干型通直、木纹理扭转度小、生长量大的特点,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实际增益分别达到3749%、6560%、21984%和26957%,遗传增益分别为2014%、4046%、10711%和5979%,目前已远远超过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子代遗传增益3%的攻关考核指标。通过试验反馈表明了所制定的“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方法及标准(滇西)”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建水县小关石漠化地区栽种的云南松、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10a生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树高、胸径、冠幅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表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也是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冠幅年平均生长量则是云南松最大,马尾松最小.加勒比松、马尾松可作为建水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进行推广;云南松作为乡土树种虽然存在有蹲苗期、前期生长量低等问题,但也可作为造林推广树种;湿地松则适宜培育小径材,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18.
清华洞林场云南松母树林子代展示林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祥云县清华洞林场采用保山林场、古永林场和白马河林场3片部省合建的云南松母树林种子营建于代展示林,以全省和当地商品种造林作对照,对6年生的幼林进行早期观测分析表明云南松母树林具有较高的实际增益,保山林场、古永林场和白马河林场母树林树高的实际增益分别为33.71%、89.89%和55.06%,地径的实际增益分别为-5.60%、28.71%和22.38%。  相似文献   

19.
以1、2、3年生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①同龄级个体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新梢生长量和分枝数也存在较大差异;②同龄个体间高生长量较地径生长量变异大,且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云南松超级苗以苗高生长量为主、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③按照平均高生长量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超级苗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最终在78 200株1、2、3年生苗木中选出2 825株超级苗,平均入选率为3.6%,且选择结果以2年生苗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