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丛林秀色     
范鹤鸣 《中国花卉盆景》2007,(4):F0003-F0003
树种:对节白蜡树高120厘米该作是一株九干连体的丛林式盆景,其干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直有曲,形态各异,互衬互补,根爪凸现盆面,各干旋转曲直,舒缓流畅,各干收顶匀称自然,布局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颂歌     
右图是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相组合的小盆景。树桩系火棘,悬崖式,主干被截,侧枝做干蓄顶,右缩左伸,向下展开,富有律动感;山石为珍珠石,偏重式,主宾相从,山水相依,绵延起伏,重峦叠嶂,有"崇山数百里,尽  相似文献   

3.
附石型树桩盆景是将树的主长根附于石上,以展示树根的优美姿态。树姿多为直干或曲干,有的则为斜干。石体有高有矮,有沟横交错的悬崖陡峰,也有光滑浑圆的矮墩形。不管石体形态如何,石树  相似文献   

4.
武陵盆景     
惊蛟搏浪 黑松 杨光术作 这原是一株直干黑松,经过破干扭曲制作成卧干下垂式盆景。其态势犹如受惊的蛟龙搏起浪花,气韵非凡,创意脱俗。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几个盆友中,林亚赐先生算是长者。虽已花甲有余,但他对盆景艺术不懈追求的心却有如十八九岁少年一样年轻。只要时隔一段时间再去他家的盆景园,总会有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不是看见那株题为《鸟的天堂》的榕树主干上又嫁接了几条褐红色的新根,就是发现那株都快成型的悬崖式红果主干再次被调整方向;不是看见那株原先葱郁的双干式柁木一干变成了神枝,就是惊奇地发现那株原来树身有些像“胖妞”的榆树被“分身”成“妩媚三姐妹”……  相似文献   

6.
下图这棵榕树盆景一根双干,干距长45厘米,弧形根,象一座天然的弯弯拱桥,一干生长在桥的这头,一干生长在桥的那头。两干上的枝条均分布清晰,叶片青翠欲滴,春意盎然。既然是桥,桥的下面必然是水,桥的两端也必然是岸,也就是此岸和彼岸,又是同一根系,所以顺理成章题名为《两岸同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件丛林式的练手盆景作品,我想通过丛林式最基本的双干搭配、呼应、穿插、依伴,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而生、缺一不可的整体效果。5年前我尝试将这棵红叶小榆疙瘩做成了一个“石上”两干大树型多枝文人盆景。我想用最不经意的桩材去涉足大雅之堂,启发初涉盆景艺术领域的爱好者不要在盆景选材上走过于追求古、奇、怪或寻觅先天极佳桩材的弯路。  相似文献   

8.
悬崖式在盆景艺术中较为常见,大悬崖比小悬崖少一些.难度也较大。它通过曲折向下的主干体现树相的力度.由俯冲的层次表现气势;层次浓密为佳.主干苍桑为上品,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应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组委会邀请,2008年10月2日上午,笔者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做了一场丛林式水旱盆景示范表演。由韦金笙先生担任解说,孟广陵、周启进先生担任助手。采用的材料为三角枫、龟纹石和大理石盆。表演时间为两小时。  相似文献   

10.
倒挂抬头式是一种变换的悬崖造型形式。其特点是头根部弯曲挂钩,稳固钩挂在盆身上。自然界中很少见。创作实例也并不多。笔者是在长江边芦围荡里几十年前的一旧堤上找到。那里环境险恶,堤岸已被江水冲毁大半,芦根密布。树根奇形怪状,其中选出附合倒挂抬头式造型条件的,一次性截干到位。地栽一年后直接上高筒盆养护。借用岭南蓄枝截干法创作。因倒挂抬头式枝干向上,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采光充足,枝干生长快,到位率高,故成型时间  相似文献   

11.
卧干式在岭南盆景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造型形式。自然界中的一些树木由于受大风的吹袭,干身横卧地面,部份树根穹露,原有的卧地的部分枝干枯死,而向上的枝干和顶梢却顺应天时,努力拼死求生,最后形成特殊的卧干树相。卧干树的造型最大特点是近根头部的一段干约全干的二份之一或三份之一横卧地面或穹卧地面,而大部分树干却昂首上扬;交接处成软弧状,忌直角死曲,忌派生二重根。如果交接处派生出二重根,树干穹卧,则成为过桥式。如果全干横卧地面,干节间发新根、长新干,则成为筏生林式。如图1、图2。  相似文献   

12.
黄明山的雀梅盆景《出》,画面不同凡响。他的创意能否让我们在这个“绿色驿站”中悟出些点东西。请读者与我一起浏览吧! 这件雀梅原桩,以根代干,姿韵天然。若融以“因势利导”,一般选择“临水式”、“悬崖式”之造型;即使能够“因材施艺”,仍乏大气、帅气,意象亦平庸。可是,它一落到黄明山手里,却大大出人意料之外。作者细心有加,在此桩养胚过程中,敢于在主干弯曲度的迂回点留芽蓄枝。不但如此,他  相似文献   

13.
<正>《影落虚涵》是浙江盆景艺术家沈水泉盆景艺术中的佼佼者之一(见《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6期45页)。无可否认,这是岭南风格的传统悬崖式作品,造型中规中距,突出了岭南盆景流畅的树气树势,根盘牢,重心稳,不偏离。下悬的树干也符合比例,曲折回旋,方向明确,有动感,从根头延伸至结顶,树气流畅,节奏感好。整体构图富有吸引力,枝托布局合理,既有天顶托(保重心的主托),亦有伴随干顶架构的枝托,作品成熟,不愧为佳  相似文献   

14.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一本双干"式盆景,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连根式",一种是"总干式"。当前,一部分带有"总干"的"一本双干"式杂木盆景,造型不太完备,只见"双干",不见"双冠",只有"主冠",没有"副冠"。这既违背了自然之理,又降低了艺术表现力。树木既然能长成了"副干",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副冠"。为了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对"副冠"的造型,不能忽视,不能敷衍。这种缺失"副冠"的"一本双干"作品,在一些外国作品中容易见到,我们中国盆景有自己的造型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不能"东施效颦"!大家知道,浙江派松树"双干双冠"式造型很有名,自然与艺术结合得好,颇具拟人味道,值得学习借鉴。当然,一些杂木"一本双干"式盆景佳作,更值得学习借  相似文献   

16.
作品是以海南博兰(海南留萼木。学名Blachia Baill,大戟科留萼木属植物)为素材制作而成的一盆岭南风格的半悬崖式盆景。作品通过多年全心养护,以岭南特有的“蓄枝截干”技法,对这棵博兰树实施精细、严谨的整体造型,使其“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亦有藏”。更难能可贵的是,  相似文献   

17.
盆景老艺术家叶德铿先生选择签简式高盆的翻盆换土操作。以一盆多干悬崖式黄杨(图1)为范例。操作步骤是:1、先用马钉勾松靠盆壁的土壤,深2~3寸,然后一人抱起高盆倒翻,盆沿靠在板凳边上,用细木棍从盆底出水孔往下捅,一人双手从盆口接住盆树,  相似文献   

18.
在徽派盆景中,有一种迎客式树桩盆景,树形酷似黄山玉屏峰前大名鼎鼎举世无双的迎客松,固以得名。由于该造型极富自然界真实树木的动势美,更兼其具有夸张而又不失均衡变化之妙的旗形树冠,还有那极富人情味和神奇魅力的迎客神态,非常招人喜爱。那么,如何选择比较理想的松柏树胚来制作迎客式盆景呢?其具体步骤分述如下:选苗迎客式的造型,要求选择主干矮壮的植株。在主干基部1/3处有两个较大的同向(左向  相似文献   

19.
94年4月第一届贵州盆景研讨会在贵阳和艺果研所隆重举行,到会人员200余人。会上周筑和先生提出了“全露式”盆景的创作思路。与会代表对其美学基础、造型技艺等进行了研讨,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现我省已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其手法更趋于完善。现介绍给广大同仁,请大家指正,使其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20.
一、倒栽法培育提根树在母树上截去一枝粗约3厘米直径的枝干,将其上部适当剪裁后,捆成一束,然后将上部栽入土中,成活后经3~4年培养修剪即可如图1所示的提根式大树型盆景。二、斜插倒栽法培育过桥式盆景将截下树干整枝如图2,删去大部分向上的枝条,埋入土中的枝条必要时可用铅丝向下整形,成活后将顶枝中的强柱向后飘斜,一般3年后即可养成如图那样的过桥式盆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