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抗感互补型小麦品种混合种植的抗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抗性品种是解决目前生产中多病混发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要育出能兼抗几种病害而同时又能高产的品种实在是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现有抗病品种,使之既能减轻主要病害的为害,又能控制次要病害的上升,便成为当务之急。关于混合品种的抗病增产作用国外已有报道,然而,将分别抵抗两种不同病害的品种混合种植来研究其多抗效果,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试图在解决多抗性问题上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林区平均海拔高度是1 000m左右,适合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当地政府为保证农民经济多元化,除发展旅游业外,还积极推行"一乡一品"式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番茄作为主要的蔬菜品种得到很多乡镇的推广种植.在番茄的推广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番茄病害问题.以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为例,推广以前番茄种植是零星小面积种植,品种也是当地种植了多年的品种,病害问题不怎么突出,但2004年推广"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后,未对引进的番茄新品种进行试种,就大面积推广,当年就出现病害问题(番茄细菌性萎蔫病).由于不知道造成番茄病害病原的种类,当地科技工作者无法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法,以致出现盲目用药的现象,并且番茄产量连续两年损失60%以上,严重的损失达到90%.为了确诊该病害病原和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作者应邀对该病害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区不同生菜品种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病害发生情况,为生菜栽培以及生菜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对北京市昌平区温室栽培的10个生菜品种的病害种类、病株率进行调查,并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调查的10个生菜品种共发生3种病害,分别是生菜霜霉病、生菜灰霉病和生菜软腐病。显微形态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生菜霜霉病和生菜灰霉病的病原物分别为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害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北散生2号’外,其他生菜品种上均有病害发生。‘北紫生3号’与‘红皱’品种只发生了生菜灰霉病,并且病株率较低,分别是6.8%和9.6%,表现相对抗病。所有调查的品种中,‘北散生2号’品种对以上3种病害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1年以来河南省审定的302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5种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数量比例较小,未发现对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品种;65%以上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表现中感,95%以上的品种对赤霉病表现高感;2个品种兼抗3种病害,35个品种兼抗2种病害,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比例少。今后河南省小麦育种中应加大抗病育种的研发力度。同时,做好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导言对于产后病害流行学,特别是以现代流行学观点来看待的这一问题,现在还很少有人报道。迄今为止,关于产后病害流行学的报道重点是放在环境条件(相对湿度、温度、二氧化碳、组织的水份含量等等)对产后病害的数量、损失程度、腐烂中品种的差异、真菌病害的防治之影响上。本文对这些因素不加论述,这是因为许多因素对特定的  相似文献   

6.
蔬菜品种多,茬口复杂,种植方式多样,病害防治乃是蔬菜生产十分突出的问题。据调查,京郊蔬菜病害500余种,其中30余种主要病害需要防治。多年来,一些病害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对路药剂,80年代以来,多种进口和国产杀菌剂推广应用,对控制和减轻蔬菜病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细菌性病害和少数真菌病害防治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同时,由于蔬菜施药水平高,长期单一使用的现象严重,病菌很快产生抗性,许多杀菌剂对  相似文献   

7.
一、水稻病害消长演替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纵观我县水稻病害近三十年来消长演替过程,具三大特点:一是造成经济损失的病害种类由少到多,二是病害发生面积扩大,三是病害造成的损失增加。左右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从传统植病流行学分析,可归结为病源、寄主及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对处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稻病害,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却是导致其消长演替的重要因素.(一)品种更替对病害消长演替的影响由于目前同一品种对不同病害抗性不同。这样,在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的过程中,有可能控制住了原来大流行的病害,但是原来不重要的病害有可能随之上升,成为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上重要的土壤传播病害。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此病害的基本措施。目前,在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的一些地方出现了病害衰退现象,表现在抗病品种连茬种植后,抗病品种本身病情逐渐轻微和连种抗病品种几年后、换种感病品种病情也大为减轻。如我省曲沃县安居大队是棉花枯、黄萎老病区,从1965年起到现在一直种植抗病品种,病情程度由只能种抗病品种到能种耐病品种;由耐病品种病害普遍发生到几乎看不到病害症状。绛县西晋峪大队1972年前由于此两种病害普遍猖獗,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计划面积。经种抗病品种2—3年后改种常规品种保苗率基本达到了一般大田密度要求。我所棉花枯、黄萎病圃13亩从1973年以来,其中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苜蓿种植业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733万hm2。但近年来病害渐趋严重,已成为苜蓿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其主要病害在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在2001年对北京市苜蓿品种圃和苜蓿生产区病害发生程度调查的基础上,2002年8月又进行了调查。1病害发生情况经调查,目前北京市苜蓿田发生普遍的病害有菌核病(Sclerotiniatrifolior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triifolii)、叶斑病(Pseudopezizamedicaginis)、细菌性叶斑病(Xanthomonasal-falfa)。此外,还有根腐病(Fusariumspp.)、线虫病(Ditylenchusdipsaci)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2调查…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防治对路的农药品种,笔者于1988年采用井岗霉素等药剂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棉花生产已完成新一轮的品种更换,其主要特点是以抗虫棉代替常规棉。抗虫棉主要是美国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GK系列品种,由于美国抗虫棉有别于我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国产GK系列抗虫棉大部分具有南方品种背景,其病害种类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黄萎病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病害,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作者研究制定了一套"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经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应用,表明是一个有效的新型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IPM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用于病害防治的尖端技术涉及领域较广,本文仅就生物工程学尖端技术应用于病害防治的开发研究和问题进行叙述。生物工程学与病害防治有直接关系的是微生物利用、重姐DNA、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等。这些技术被应用在<1>制作弱毒病者;<2>拮抗微生物利用;<3>培育抗性品种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问题。1950年全国锈病会议及第二届华东技术会议后,曾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进行小麦品种对条锈病苗期抵抗性的测定及病菌变异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吉首柑橘砂皮病为害逐年加重的问题,对该病害发生动态、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柑橘砂皮病发生受降雨影响,雨日集中,且降水量大的5-6月是病害为害高峰期;不同品种及树龄的柑橘发病程度无明显差异,应用草甘膦除草对砂皮病防效有所降低。结合果树修剪适期用药,对该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在美国路州大学水稻试验站进行本试验。流行学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抗病性、接种体数量是影响纹枯病发展的重要因素。Mars、Melrose 等品种具有中等抗病性,Lebonnet、Belmont 和 Labelle 等品种最感病,Saturn、Le-ah 和 Brazos 则属中等感病。从品种抗病性和接种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中看出,品种抗病性在决定病害严重度上作用更大。病害系统观察发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感病率与成熟期病害严重度呈高度正相关。据此建立了不同抗病水平品种的病害严重度预测模式。纹枯病对不同抗病水平品种的为害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损失率为29%,中等感病种为22%,中等抗痫种为9%。试验发现,水稻拔节期及孕穗期的稻秆感病率与产量损失有中度至高度正相关。据此,亦建立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式。结论认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根本途径是选育和推广抗病高产品种;中抗以上的品种能满足生产防治需要,不必施行其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仍然持续严重为害,大斑病呈加重趋势;在夏玉米区,局部地区小斑病发生较重,而矮花叶病普遍发生较轻;以往的次要病害已成为重要病害:如,南方锈病在夏玉米区南部严重发生,瘤黑粉病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细菌性病害发生渐多。对玉米主要推广品种、近年国家和主产省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表明,在北方春玉米区,由于品种抗性水平降低、个别感病品种的推广及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大斑病在近年仍将呈现较重发生趋势;丝黑穗病的发生则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而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仍会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在北方夏玉米区,小斑病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已有强致病力菌株出现;由于推广品种普遍对茎腐病抗性水平较低并受耕作制度的影响,茎腐病和苗枯病将成为主要病害;多数品种对南方锈病缺乏抗性,南方锈病发生面积将继续扩大,发病程度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7.
李敬  陈信周 《植物医生》1996,9(6):28-30
小麦功能叶病害发生程度和化防效果的综合调查方法初探李敬,陈信周,朱颖利(河南省汝州市植保站467500)为了综合考查当地主要小麦品种的多个品种总体和每个品种的主要功能叶病害的多种病害总体和每种病害的发病程度、所占比重、排列位次,以及当地使用的主要农药...  相似文献   

18.
荆门市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菌源、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小麦主要病害偏重发生,是近几年小麦病害发生最重的一年,条锈病等病害发生特点鲜明,适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16个水稻主栽品种分小区种植,系统调查了后期水稻穗腐病、穗颈瘟等病害的自然发生情况,以期筛选上海地区穗期病害抗性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穗腐病、穗颈瘟等病害的敏感性有差异。银香38、沪软1212和沪早香软1号3个品种穗颈瘟发病较重,导致无法灌浆结实,造成穗腐病因缺乏发病载体而发生较轻。其余品种穗腐病病穗率均较高。部分水稻品种次要病害如稻粒黑粉病病穗率较高。目前采用的水稻穗腐病分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种构成对稻曲病菌遗传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病害是当前限制我国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家畜食用被稻曲病菌厚垣孢子污染的谷物可导致中毒。近20年来,稻曲病防治主要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研究品种布局对稻曲病菌群体结构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提出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本文初步分析了稻曲病菌群体结构与水稻品种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