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绿色食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青睐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与日俱增。为此,茶叶企业纷纷涌入绿色茶叶市场,许多企业成功获得了茶叶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为了提升茶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茶叶的需求,茶叶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营销策略。本文对茶叶企业绿色茶叶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茶叶企业如何优化绿色茶叶的营销工作,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管曦 《中国茶叶》2011,(11):10-11
近年来,在中国茶叶出口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茶叶的国内消费不断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09年问,茶叶国内消费量由53.78万吨增加到101.71万吨,增幅达到89%,同期的茶叶出口由25.49万吨增加到30.3万吨,仅增加19%,远远低于国内茶叶消费的增长速度,可见近期中国茶叶产量的增量主要由国内消费所消化。随着国内茶叶消费的稳定增长,通过建设茶叶品牌来吸引茶叶消费者为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所关注,尤其是面向中高端茶叶消费者的茶叶品牌,成为中国茶产业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将传统的茶叶生产模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茶叶产业的转型,产生茶叶种植管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转变了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模式,为茶叶种植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阐述了生态理念下茶叶种植管理的内涵,结合当前茶叶种植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生态理念下优化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猛 《中国茶叶》2023,(5):21-27
茶叶消费市场、需求、渠道、产品愈发多样化,茶叶生产销售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对茶叶产品高效仓储要求就愈高。茶叶仓储智能化成为茶叶行业的新课题、新机遇。针对茶叶的产品特点和行业需求,对茶叶智能仓储功能进行了展望,并在分析运营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的基础上,从茶叶产业链的视角,提出了前瞻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茶叶、笋干、石头是英德三件宝。广东出好茶,好茶出英德,英德茶叶历史悠久,开门七件事,英德人特别离不开茶叶。在九十年代以前,英德人出外探亲访友,都要带上茶叶,茶至情到。可到了九十年代,英德茶叶却每况愈下,英德人不再为英德茶叶自豪,却常夹带责备和哀叹的口气,用英德人的话来说,是“既爱又恨”。 英德茶叶怎么了?英德人应该为英德茶叶做些什么?英德茶叶能不能搞上去?我认为能,我对英德茶叶很有信心,英德有发展高香优质茶叶的众多优势。 人的优势。英德有大量的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热爱茶叶事业,献身茶叶工作,对茶…  相似文献   

7.
彭继光  刘淑娟  包小村 《茶叶通讯》2009,36(2):32-33,35
应印度尼西亚茶叶和金鸡纳研究所邀请,我们于2009年1月11~18日考察了印尼国家茶叶所和金鸡纳研究所、CHAKRA茶叶公司的茶叶庄园、茶叶加工厂,审评了茶叶,进行了多次座谈。印尼农业部、茶叶研究所、CHAKRA公司三方十分重视.行程安排紧凑,了解了很多情况,学到了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8.
陈宇 《福建茶叶》2023,(9):143-14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茶叶出口贸易规模日益壮大,茶叶出口包装是否精美、翻译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关系甚至决定本国茶叶在东道主国的欢迎程度,可见,在出口茶叶包装设计中,茶叶包装英语翻译处理是否符合东道主国消费者的需求及喜好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将对出口茶叶包装英语翻译展开探讨,首先对加强茶叶包装英语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其次揭示出口茶叶包装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期在提高出口茶叶包装英语翻译水平的基础上扩大茶叶销量,促进中国茶理念及茶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与弘扬。  相似文献   

9.
论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就新世纪我国茶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对策,作者认为,今后在茶叶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应加强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公害茶叶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自动化茶叶加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茶叶综合利用技术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在农业制度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应当加强茶叶行业学会的作用,组织开发全国性的茶叶资讯平台,建立茶叶科技服务资讯网络,鼓励成立茶叶同业公会组织,扶持茶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我国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叶生产企业小而多,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流通领域不畅通,茶叶质量状况不佳,茶叶出口量下降,价格无序竞争利润下降,形成全行业亏损的一种恶性循环。针对以上茶叶生产和流通环节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大茶叶扶持力度,加强茶叶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保证体系,紧跟世界茶叶生产和流通形式变化,走科学化、市场化道路,才能更好地促进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1.
当前,茶叶的生产加工已成为漳州市的一大产业,而茶叶质量的规范和农药残留的问题已经严重困扰漳州市茶叶出口和国内市场的销售,茶叶市场存在巨大隐患,近日,漳州供销社与漳州茶厂人员到漳州市的各产茶县和福州、安溪等地调查,结果认为,只有尽快建立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漳州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依法进行质量指导、管理监督,才能使茶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斯里兰卡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0,22(4):10-11
1998年,斯里兰卡茶叶总产量达28.0万t,虽低于印度和中国,居世界第3位,但由于其出口的茶叶占 95%,所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而出口的茶叶中又有 95%以上通过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成交。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拍卖市场。 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由科伦坡茶叶贸易协会管理。目前共有8家茶叶代理商,经常参加拍卖的买主(出口商)有30多家,由茶叶贸易协会协调,每家代理商拥有固定的茶叶供应厂(场),即每家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只委托其中的2-3家代理商负责拍卖。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必须…  相似文献   

13.
茶叶市场学特性与茶叶营销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桂平雄 《茶叶》1997,23(3):54-57
建国后相当长期内,茶叶市场的供给短缺,茶叶经营管理活动很少考虑茶叶市场学特性的存在及影响。当茶叶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茶叶产销的顺利实现,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日益受到茶叶市场学特性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市场学方面的一些特性,及其对茶叶荥销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当前茶叶营销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章丹 《福建茶叶》2023,(10):10-12
本文对我国的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实有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在逐年增加,茶叶种类丰富,但茶叶产业发展缓慢。数字普惠金融为破解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它既可以拓宽茶叶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销售渠道,还可以促进茶叶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将数字普惠金融融入茶叶产业,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强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茶叶企业融资效率;三是要建立数字化产业链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茶叶产业现状 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面积已突破1万hm2,产量达到7001t,产值超2.1亿元。全区现有茶叶加工厂291家,茶叶加工厂房面积近10万m2,从事茶叶加工人员1500余人,拥有制茶机械2000余台(套)。拥有国内外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茶叶生产线5条,年茶叶加工能力50t以上的加工厂10余家。“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模式初见成效,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湿。全区现有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萧氏茶叶集团、  相似文献   

16.
依托生态 培育品牌 推进开化龙顶名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秀宏 《茶叶》2010,36(1):41-44
在当前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茶叶如何生产与消费,这不仅是茶叶企业思考的问题,更值得政府思考。开化的做法是依托生态优势,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从而推进茶叶生产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烘焙技术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龙茶香高幽雅,茶汤浓厚,回味甘甜,耐于冲泡。而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因素在于品种的优良和初、精制精湛的工艺。制造过程中由于气候或制茶技术的影响,再加上包装贮存过程中,由于茶叶具有吸湿吸味的特性,初制茶叶经拣梗、筛分及拼配掺和后,茶叶烘焙是一道必经的工序。烘焙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茶叶含水量,保持含水量在4%-6%之间,防止茶叶贮存期品质劣变而带陈茶味,进而延长贮藏寿命;借烘焙技术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它异味,增进茶香,以提高茶叶品质;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还有杀菌,降低农残等作用。因此,茶叶烘焙包括去异、去水及产生茶叶香气滋味等,  相似文献   

18.
茶叶质量安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鲁成银 《茶叶》2004,30(2):67-69
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了探讨。茶叶质量安全包含了茶叶质量与茶叶安全,茶叶质量是指“茶叶的特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茶叶安全是指“长期正常饮用茶叶对人体不会带来危害”。在阐述茶叶质量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茶叶质量安全评价及质量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0,(4):43-44
过去,印度尼西亚以出口红茶闻名,而现在印尼开始进行产品多元化,并逐步采取措施改善其业务。 200多年来,茶叶在印尼文化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到现在印尼已成为世界上茶叶主产国之一:印尼茶叶芳香醇厚、色泽亮丽,主要用作茶叶拼配。但是,印尼茶产业的最新发展扩大了该国茶叶贸易的范围,开辟了更多的茶类市场,给茶叶贸易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川丕  刘新  诸力 《中国茶叶》2012,(12):12-14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中杂环类香气成分的重要前提物质,茶叶中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是茶叶中所有游离氨基酸含量之和,是评价茶叶鲜爽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