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甘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的不同组合及尿素替代 2 0 %硝态氮对水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硝酸盐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采收前 12d替代处理 ,与对照相比 ,以甘氨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效果最好 ,甘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三者混合氨基酸其次 ,尿素次之 ;同时氨基酸处理也提高了两种蔬菜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 ,并显著增加了叶片全氮量。氨基酸替代硝态氮后 ,增强了不结球白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但削弱生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氨基酸和尿素都降低了不结球白菜和生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而且对不结球白菜 ,氨基酸与尿素效果相近 ,但对生菜氨基酸比尿素更有效。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不但可以显著降低两种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而且可以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1%,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l%,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有机态氮对水培生菜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液流技术条件下有机态氮对水培生菜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在生菜收获前12 d,有机态氮替代20%的硝态氮相对于对照的完全无机氮源,可以明显提高生菜产量、改善品质,并能显著降低生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收获时,尿素单一替代处理的生菜地上部单株鲜重最高,达61.96 g;尿素单一替代处理的生菜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2.16 g.kg-1;混合氨基酸替代处理的生菜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5.07 mg.g-1;混合氨基酸替代处理的生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最低为1 763 mg.kg-1,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  相似文献   

5.
王虹  宋一鹏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37-2839
以生菜为材料,在园式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用氨基酸态氮(Gly)部分替代硝态氮后,研究其对雾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的硝态氮处理相比,10% Gly处理及20% Gly处理显著增加了生菜鲜重和干重,而50% Gly处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菜的生长;(2)氨基酸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后,改善了雾培生菜的品质,表现在不同比例的氨基酸处理显著增加了生菜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酚及类黄酮的含量。其中,30% Gly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此外,不同比例的氨基酸态氮替代硝态氮后降低了生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并随着Gly比例的增加,降低幅度逐渐增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氨基酸态氮可以促进生菜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的合成。其中,20% Gly替代硝态氮后生菜的生长及品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2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0: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2NH4^ -N为50:50处理,MDA含量迅速增加。完全硝态氮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高,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生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NO3^--N^2NH4^ -N为75:25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对硝酸盐诱导较敏感的不结球白菜品种苏州青为材料,采用无土栽培法,研究营养液中不同浓度硝态氮(0、4、8、12、16、20 mmol·L-1)对植株产量、主要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不结球白菜生产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上部产量随NO3--N的增加而增加,但是20 mmol·L-1时植株的生长量反而有所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相同,除0 mmol·L-1处理外,二者与供氮水平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6 mmol·L-1处理中达到最大,20 mmol·L-1处理中略有下降.处理后不同器官的硝酸盐浓度也有所不同,叶柄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叶片中最高,且与硝酸盐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综合各项测定指标,硝态氮浓度为12 mmol·L-1时,不结球白菜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也都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研究添加不同有机物(尿素、腐殖酸、黄腐酸钾、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尿素替代无机营养液中的硝态氮能有效提升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更高浓度的尿素则会起抑制作用;添加50 mg·L-1和100 mg·L-1的EDTA-2Na可明显提升生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腐殖酸营养液和尿素替代40%硝态氮处理均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研究,用尿素替代40%硝态氮处理可作为生菜水培的优化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体培养试验,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在不同氮源条件下生菜硝酸盐的还原特性。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的硝态氮源被其它氮源形态替代以后,其硝酸盐含量均得到降低,其中以停供氮源降低最多;当营养液中继续有硝态氮存在时,原累积在生菜体内的硝态氮较新吸收进入的硝态氮难以还原,且因继续吸收而累的硝态氮与原累的硝态氮在分布上存在差异,前者易于累在代谢活动旺励的部位;在硝铵态氮源条件下原累积硝态氮的还原率又较原率又较硝态氮源条件下大,而新吸收的硝态氮刚相反。  相似文献   

10.
赵建荣  秦改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6-4047
[目的]探讨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叶菜类蔬菜上的营养特性及联合效应。[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结果]增加铵态氮比例对菠菜地上部的生物量影响很大。在NO3--N/NH4+-N比例为100/0的处理中,菠菜的鲜重、干重均最高,生物量最大。随着NO3--N/NH4+-N比例的减小,菠菜的鲜重、干重和生物量递减,而根冠比升高。增加铵态氮比例对菠菜根和叶中硝酸盐的累积有明显影响,不同配比间差异显著。硝酸盐的累积量随着NO3--N/NH4+-N比例的降低而减小,NO3--N/NH4+-N比例为0/100时,累积量最小,且显著低于25/75比例的处理。[结论]全铵培养对菠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硝态氮对菠菜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蔬菜硝酸盐的积累机制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蔬菜硝酸盐的积累机制、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施: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培育低硝酸盐含量的蔬菜品种;采取适宜的栽培模式;科学的施肥方式;食用前安全加工处理及市场安全性检测等。  相似文献   

12.
13.
浙江省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浙江省部分城市近年来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进行了评述,探讨了蔬菜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治理蔬菜硝酸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NO-3不仅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重要无机氮素形式,还是在植物体内转移的氮素形式,植物依赖硝酸盐转运体(Nitrate transporters,NRTs)参与吸收和转运NO-3.目前,许多学者主要对NRT1.1、NRT1.2、NRT2.1进行大量研究,而对其他硝酸盐转运体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甚少.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吸收、转运硝酸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硝酸盐转运体间如何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对NRTs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植物吸收、转运NO-3的生理机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NO-3不仅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重要无机氮素形式,还是在植物体内转移的氮素形式,植物依赖硝酸盐转运体(Nitrate transporters,NRTs)参与吸收和转运NO-3.目前,许多学者主要对NRT1.1、NRT1.2、NRT2.1进行大量研究,而对其他硝酸盐转运体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甚少.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吸收、转运硝酸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硝酸盐转运体间如何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对NRTs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植物吸收、转运NO-3的生理机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其在生长过程中蓄积的硝酸盐可在储藏、加工过程中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从而产生食品安全性问题,在蔬菜中对其监测具有必要性。依据硝酸和苯酚在浓硫酸介质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的原理,利用标准硝酸盐在浓硫酸介质中与苯酚反应,在分光光度计上定量测定其吸光度后绘制出标准曲线,从而对蔬菜中的硝酸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优化前处理和反应条件,消除了亚硝酸盐、色素、多酚等物质对测定的干扰,无需对样品中的硝酸盐进行转化就可以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可靠,反应灵敏并且准确度和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黄瓜氮素营养缺乏诊断的最佳时期、最佳部位和临界浓度。【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70,140,210和280 mg/kg)下,黄瓜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对施氮水平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黄瓜各叶位叶片SPAD值均有所增加,但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增长的幅度明显不同;黄瓜叶片的SPAD值、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3个参数的变化,因黄瓜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幼苗期和开花期三者显著相关,开花期叶片SPAD值和叶柄硝态氮含量极显著相关。【结论】黄瓜幼苗期和开花期的第3叶、结果期的第7叶对施氮水平的反应最敏感,可以作为黄瓜氮素缺乏诊断的最佳部位;氮素缺乏的临界浓度为210 mg/kg;诊断的最佳时期为开花期。  相似文献   

18.
蔬菜硝酸盐污染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多个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蔬菜硝酸盐污染的因素,主要有:氮肥施用不合理、贮藏的时间和条件、光照长度与强度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良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适期采收等调控措施。最后,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19份不同基因型水稻进行苗期不同硝酸盐水平下的生长率、苗高分布及离子吸收值的测定,初步筛选出硝酸盐高亲和性水稻品种,并对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筛选结果:Nipponbare为双氮高效型、Tongyi为低氮高效型、IR8和陆稻农林21为高氮高效型典型性品种,并发现OsNTR2.4和 OsNAR2.1基因表达在0.5 h时最弱,3 h时最强; OsNTR2.1, OsNTR 2.2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强.Nipponbare与Tongyi在OsNRT2.1表达上存在差异,与Tongyi 相比,Nipponbare的 OsNRT2.1表达所需诱导时间短,并在3 h时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20.
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条件下,喷施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菠菜产量,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在单施氮肥条件下,喷施活力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活力素也明显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善了菠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