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党参为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是常见的平补类中药材。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党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种植前景看好。陇西县是甘肃最大的传统药材产区,是党参、柴胡、黄芩、甘草等中药材的道地产区,然而陇西县党参栽培过程中,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和农户不规范的栽培方式,使得种植期间党参病害影响加大,以下结合陇西县党参栽培病害防治实际,将党参常见的4种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归纳,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参作为一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大宗药材,近年来,由于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指导,导致党参产量较低,党参经济效益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参栽培技术,提高党参的品质,增加种植效益,通过近几年实地调研昭苏县党参种植大户及种植经验,总结经验制定绿色食品党参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党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选种、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储藏等内容,以期为绿色食品党参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党参性喜冷凉气候,是高山重要中药材之一,在我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国外近年来还将其做为重要的保健用品,致使需求大增。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党参价格坚挺,销势良好。种植党参,已成为高寒山区农户快速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传统的党参种植技术多为1年~2年育苗,移栽后2年~3年收获,从种到收一般需要3年~5年。由于缺少投入,缺乏管理,667平方米单产仅100公斤~150公斤,质优价高的一级参仅占10%左右,产值较低。改革党参种植技术,将党参由传统的露地粗放栽培改为地膜覆盖精细栽培,同时辅以现代农艺技术,可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5,(11):7-9
通过近年对洛党参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实现洛党参规模化种植是可行的,关键是掌握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本文总结的一套洛党参的人工栽培技术,可为大面积、规范化栽培洛党参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下党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林下党参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党参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生湖 《新农业》2022,(9):35-36
党参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参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栽培党参需要适宜的气候温度,通过覆膜等专业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可以增加党参的种植规模,提高党参标准化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种植品质.本文通过对党参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探索出了党参标准化种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轮叶党参传统种植中,采用2m左右长的竹竿做支架,投入高,除草困难.试验用1 m、2m的竹竿、混作高粱、玉米做支架,及无支架栽培轮叶党参,比较轮叶党参的开花数、分枝数及产量,确定轮叶党参的最佳支架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不使用支架处理,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党参的主要功效为补气,对于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气短等肺气虚弱者有明显疗效。党参可以作为药用植物,在经过加工后,也能制作成为化学药品。党参属于桔梗科植物,也被成为小人参,当种植温度处于18℃到20℃时生长最为旺盛,适合种植区域为海拔1600米到2500米之间,如果降雨较多将会导致根部腐烂,如果天气干旱也会影响党参的正常生长。适宜酸性土壤种植,幼苗阶段的党参喜阴,适宜在湿润环境培育。本文将针对党参地膜覆盖技术和种植技  相似文献   

11.
洛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党参规范化种植是提高洛党参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基地采用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洛党参68.78hm2,其中核心示范基地20hm2,辐射带动48.78hm2.并制订了洛党参人工有性繁殖栽培技术规范,使农户种植洛党的技术逐步得到了完善,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基层农技干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在栽培中对田间气候、栽培技术有较高要求。覆膜栽培是党参高效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在栽培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作者经栽培试验,比较分析覆膜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栽培效果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显示,覆膜栽培的党参长势更好,亩产量达到168.04 kg,比传统栽培亩产增长61.28 kg;覆膜栽培的亩产纯收入7 479元,高出常规栽培2 066元。由此可见,覆膜栽培技术的栽培效果、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垄作小麦栽培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栽培是中国各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适用于各种土壤的种植。通过将传统的平地作业和垄作进行比较,可知小麦垄作栽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垄作栽培改变了小麦的传统灌水方法和种植方式,使田间小气候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降低了田间湿度,使小麦可以健壮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白条党参和蚕豆间作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道真县道地中药材洛党参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在海拔930~1 430m区间设置3个高度与常规(露地)栽培和覆膜栽培2种种植方式开展洛党参效益比较试验,探明洛党参适宜种植海拔高度及优质高效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海拔1 200m以上地区,洛党参块根个大量重、无木质化、质地软,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产量分别为10 335.0~10 833.0kg/hm~2和13 047.0~13 608.0kg/hm~2,较海拔930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16.0%~21.6%和15.6~20.7%;海拔1 200m以上地区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3年收益分别为129 180~135 594元/hm~2和169 146~175 494元/hm~2,较海拔930 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28.7%~35.1%和27.2%~32.0%。洛党参种植最适宜区域为道真县海拨1 200m以上地区,适宜种植方式为覆膜栽培,同时选择土质为黄壤、排灌条件的地块。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是定西市栽培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年种植面积1.30万公顷以上,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病虫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党参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保持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无公害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田种植甘蔗的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结合推广适宜水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技术,改变屯昌县传统的甘蔗栽培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以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索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党参+蚕豆、党参+高粱、党参+谷子、党参+麻子、党参无间作)。通过党参立架栽培间作套种的产量和品相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得出:在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中采用党参+谷子,党参的产量最佳;采用党参+蚕豆,党参的品相最佳。  相似文献   

19.
<正>党参栽培区域广,各区域生态条件差异大,栽培方式不尽相同。党参以甘肃白条党、山西潞党和台党、甘肃纹党、川党最著名。为了提高党参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特提出甘肃"白条党"栽培规范化技术,供全乡党参种植户参考与借鉴。一、党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党参适应性强,喜温和、冷凉湿润气候,对光照要求较严,耐干旱,较耐寒。气温在3℃~7℃时,开始萌芽,6℃~8℃出苗,日均气温18℃~20℃时,植株生长最快。最适  相似文献   

20.
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