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洋县结合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按要求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全国、全省首开先河,推进土地按户连片耕种这个"自选动作",为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作了有益探索,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分析了沙洋农村土地确权的特点与效果,对改革农村水利经管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区2015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并测算农户经营细碎化指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来研究农户经营细碎化的影响因素。通过与普通OLS模型对比,各项参数显示GWR模型优势明显。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空间非平稳性显著,斑块面积、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与经营细碎化成正相关,耕地坡度与经营细碎化为负相关。在平原地区,斑块面积、交通通达度、耕作便利度、耕地坡度、自然等别和利用等别对经营细碎化程度影响显著,在丘陵地区,耕地坡度、交通通达度、耕作便利度和经济等别对经营细碎化程度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确权是发展中国家土地确权的主导方式,近年来则逐渐形成从个体化确权向多样化确权转变的趋势。本文对个体化确权和多样化确权进行比较分析,提炼总结多样化确权的典型模式,探讨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确权制度问题。研究表明,个体化确权具有强制性、系统性、确定性等优势,赋予个人完全的剩余索取权,有效规避公地悲剧;同时具有耗时长、成本高、见效慢等劣势,易忽视弱势群体利益,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多样化确权弥合了地方与国家、传统习俗与正式规则之间的差距和鸿沟,是一种保留传统地权和个体化确权两种路径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可以根据土地共有产权强度和国家分权程度的高低,将多样化确权划分为国家主导集体确权、地方主导个体确权、集体土地管理地方自治、基层社区治理和公社产权登记等5种典型模式,不同模式契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私有、集体、公共等多种农地产权安排的异质性诉求,在确权实施的统一性、有效性、灵活性、适应性等方面各具优势。因此,根据多样化确权的经验做法,结合理论探讨和中国实践,建议事前评估当地条件以辅助确权决策;提高地方政府、基层社区的自主权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可度;并鼓励多元确权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实践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农户土地承包权有序退出可以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基于上海45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干预情况下"、"取消农业补贴情况下"和"获得可观收入情况下"有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农户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2%、33%和36%。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经历、流入农地数、流出农地数、土地确权能否促进土地流转、土地确权能否促进就业增收分别对不同条件下农户土地承包权意愿有显著影响。由此得出政策启示:一是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政策设计,实现有条件的农户有序退地;二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激活农地财产权;三是持续加大农村发展支持力度,使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茂名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强的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本研究以茂名市3个县级市、2个区共计28个典型村庄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茂名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土地细碎程度、租金设定、土地经营权确权、土地情结等因素对茂名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时,当地政府应加强土地整治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设立合理的定价标准,规范租金浮动价格;建立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转变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6,(4):7
正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3月4日印发《2016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提出了今年农村经营管理分5方面做好28项工作。首当其冲的是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具体包括:(1)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探索解决地块细碎化的方式和途径。(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配合有关方面开展好农村承包土地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自然条件造成的耕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耕地细碎化,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农村田块分类互换方法,本研究以山西省太谷县温庄村为例,选取地块面积、地块坡度、地块形状指数、地块连片性、地块规整度、耕作通达度、耕作距离及地块产量等8个影响耕地优劣的因子,并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数据,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8项因子数据进行分析,将地块分为5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同类地块以居民区为中心近似于环状的形式分布于居民区周围;在村集体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同类地块之间可以根据农户意愿进行互换,不同类地块可根据地块产量调整地块承包经营权,使承包经营权相同的地块在空间上尽量集中在一起,提高耕地的耕作效率。[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村集体内部耕地互换,为农村耕地经营权的调整,解决耕地细碎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相似文献   

9.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威宁县由于地势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耕地细碎分散和土地石漠化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玉米种植产量长期较低。通过实地试验,探索适合当地种植和推广的玉米良种,以期提高全县的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对温州市9个未确权村庄和10个已确权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调查未确权农民土地确权的意愿和已确权农民确权的满意度,反映土地确权政策推广和实施中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模式探究,为政府更好地落实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依洁  丰雷 《世界农业》2020,(5):108-118,140
大规模土地确权是发展中国家保障地权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非洲国家的确权除少数相对富裕国家外多以失败告终,然而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较成功地实施了大规模土地确权。本文以埃塞俄比亚为例,深入分析其确权成功经验,探讨确权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为推进中国农地确权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①分阶段确权的合理规划、技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国际援助的积极利用,是大规模确权可负担、可持续的基础和前提。②重视培训教育,使得广大民众的认知与国家的政治目标一致,增强了确权改革的国家能力。③分权式确权给予地方更大自主权,契合了不同地区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非正式约束的补充作用,提高了确权改革的适应性。④参与式确权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官员和民众等多群体的支持,大大减少了确权改革的阻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耕地的自然和生产要素特征、土地整治特点和项目区条件,从自然条件、权属条件、生产条件3方面选择地块面积等9个因子构建了耕地细碎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模型和GIS技术,评价了整治前后耕地细碎程度,探究了土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治前耕地细碎度综合得分为6.15分,细碎度高和较高的耕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8%和21.25%;整治后,耕地细碎度综合得分为5.02分,比整治前降低了18.37%,细碎度高和较高分别为5.47%、20.4%,耕地细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确权是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土地确权的意义,分析了土地确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优化土地确权,加快土地确权完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耕地的自然和生产要素特征、土地整治特点和项目区条件,从自然条件、权属条件、生产条件3方面选择地块面积等9个因子构建了耕地细碎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模型和GIS技术,评价了整治前后耕地细碎程度,探究了土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治前耕地细碎度综合得分为6.15分,细碎度高和较高的耕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8%和21.25%;整治后,耕地细碎度综合得分为5.02分,比整治前降低了18.37%,细碎度高和较高分别为5.47%、20.4%,耕地细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梳理土地细碎化相关文献,提出可推广的耕地细碎化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地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土地细碎化的内涵表征、起因以及衡量方法,着重分析农地细碎化的影响脉络。【结果】(1)土地细碎化的内涵界定、衡量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2)耕地细碎化的起因既有内生因素又有外生因素;(3)耕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辩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种植结构多元化、增加农户的收入,但更多的研究侧重于解释细碎化造成的负向影响。【结论】要从逐步提高农户非农收入、发挥农地流转对规模经营的联动效应、健全供需平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来降低土地细碎化的负向效应,从而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彰武县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土地确权登记促进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湿地产权确权是以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的工作,其发展尚不成熟,而推进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则需要坚强有力、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法做为引导和支撑。本文通过总结宁夏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的组织方法,探讨了目前在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湿地产权确权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确权是保护农民群众土地权益不受损失,加快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土地,加快发展农业,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性措施。古交市积极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圆满完成土地确权工作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本文就土地确权的重要意义,确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做了探讨,希望这些探讨能对后续的土地确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重要的土地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承包地确权的重要凭证和历史记录。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给农民承包地"上户口"、发"身份证"。档案工作与确权工作同步推进,确保确权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承包地确权档案的全宗划分、分类、编号等工作,是做好确权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权的满意度高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6.4%,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满意度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影响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受到调查村所处地形条件等社会经济特征、承包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和主要工作等个人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土地确权颁证的满意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