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泵运行中,其过流部件因经受长期汽蚀磨损而造成的问题,给泵站运行带来了极大隐患,特别是黄河流域内以黄河为水源的大型高扬程泵站,其叶轮受汽蚀和泥沙磨损的情况更加严重,导致泵站出水量与效率急速降低、能源消耗增多,最终导致未到使用年限而提早报废。本文分析了大型高扬程泵站叶轮的汽蚀磨损情况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以促进高扬程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多级离心式森林消防泵的使用性能,延长其工作寿命,针对离心泵内可能产生的汽蚀现象,设计了森 林消防泵的汽蚀实验。实验在自行搭建的开式汽蚀实验测试系统上进行,测试系统主要由交流电力测功机、测控 系统和水泵实验台组成。交流电力测功机提供系统动力,带动森林消防泵工作,并将实验数据传输到测控系统实 时读取。通过采集包括额定工况在内的3 个不同工况点下泵的流量、转速、进口压力值、首级叶轮压力值、大气压 力值、实验水温等各项数据,计算得到各个工况点下泵的汽蚀余量与首级叶轮扬程值。以首级叶轮扬程值下降到 无汽蚀现象扬程值的3%时的汽蚀余量作为临界汽蚀余量的判别标准,绘制3 个工况点下的临界汽蚀余量判别曲 线,进而绘制出森林消防泵的汽蚀特性曲线,并根据吸水管线的水力损失计算泵的许用安装高度。本实验为多级 离心式森林消防泵汽蚀性能的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景电工程是一个大型的多梯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投运已经半个世纪,设备老化严重,近几年随着泵站设备的更新改造,引进的水泵全部使用双相不锈钢叶轮,随着使用时间的递增,叶轮受到长期的磨损和汽蚀,进水叶片局部出现缺口,使水泵的出水量严重不足,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双相不锈钢叶轮在景电工程中是初次使用,对双相不锈钢叶轮如何进行焊接修复,使用何种焊接材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及降低运行成本,对投入在景电工程中的双相不锈钢叶轮进行焊补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潘树良 《新农村》2001,(6):22-22
1.水泵“汽蚀”的原因在水泵进口处,由于吸水高所形成的真空,以及叶轮高速旋转而往往使该处压力很低,从而为水的汽化提供了条件。当压力降低到水温的汽化压力时,因汽化而形成的大量水蒸汽汽泡,随未汽化的水流入叶轮内部高压区,汽泡  相似文献   

5.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在水泵叶轮(45钢)基体上制备了Ni基合金涂层,以增加水泵叶轮片表面的抗汽蚀及耐磨性。分析测试了涂层及界面的组织和性能,并与基体比较,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钢连接良好,抗拉强度为700 MPa;涂层表面硬度和体积磨损率分别为64.32 HRC和5.43×10-2cm3/h,而基体45钢分别为34~38 HRC和1.09×10-1cm3/h;涂层密度为7.75 g/cm3,与基体相当;叶轮的表面物理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电排灌动力保有量已达7000万kW,固定泵站达到50多万座,水泵达600万台以上。但是在泵站建没和管理中,由于泵站本身及泵站工作条件的原因,造成水泵普遍汽蚀、磨蚀严重,使水泵,特别是叶片和叶轮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时甚至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陈铭 《甘肃农业》2014,(9):42-43
由于兴电灌区水泵机组经过三十多年的超期运行,磨损和汽蚀严重,使泵壳流道表面粗糙、水流阻力系数增大、水泵几何尺寸磨损变形严重,造成水泵出水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装置效率明显降低。在运行管理工作中,兴电灌区通过探索研究,采用环氧金刚砂涂护泵体、尼龙喷涂提高叶轮表面光洁度、改进装配工艺等措施,提高水泵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有效解决灌区用水供需矛盾,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泵的汽蚀现象一直是困扰水利行业的难题,它不但使泵产生噪音、震动,甚至让泵的流量及效率显著下降。本文对泵站泵体汽蚀的修复进行了探讨,以期预防和减小泵体汽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汽车水泵主要是汽车冷却系统强制循环的主要部件。水泵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基本构造是由水泵壳体、连接盘和皮带轮、水泵轴及轴承、水泵叶轮和水封装置等零件构成。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水泵轴承及叶轮转动,水泵中的冷却液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水泵壳体的边缘,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从出水道或水管流出,叶轮的中心处由于冷却液被甩出而压力降低,水箱中的冷却液在水泵进口与叶轮中心的压差作用下,经水管被吸入叶  相似文献   

10.
对高海拔地区水轮机汽蚀的探讨苏守坤(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沈阳110006)在西藏对4个已运行的水电站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水轮机的汽蚀并不严重,在水电站设计中,完全依赖降低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来改善水轮机的汽蚀性能,往往是不合理的。只片面强调降...  相似文献   

11.
水泵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旱改水农业的发展中,水泵利用率越来越高,由于质量的原因或者自身老化造成水泵出现故障. 一、水泵"汽蚀"的原因 在水泵进口处,由于吸水所形成的真空以及叶轮高速旋转而使用权该处压力很低,从而为水的汽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水泵的汽蚀、磨蚀及其联合作用的破坏一直是水泵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水泵抗汽蚀、磨蚀技术在景电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发生汽蚀的部住和外观特征,运行特性及汽蚀发生的原因和主要形式,提出了提高单级双吸式离心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蚀的概念和与汽蚀余量有关的参数,分析了海上油田CEPA平台原油外输泵产生汽蚀的原因,指出汽蚀是导致该外输泵出现振动、噪声等运行不平稳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外输泵机组本身处理方案和改善泵吸入状况两方面介绍了解决外输泵汽蚀的方法,可为其他平台解决外输泵汽蚀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72-273
汽蚀是高速部分流泵研究当中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高速部分流泵进口结构参数、泵前吸水管路系统设计不合理,以及泵过流部件制造材料抗汽蚀性能不强是汽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汽蚀防护对策,如优化泵进口结构设计参数、合理布置泵吸水管路系统、提高泵制造材料抗汽蚀性能,可为延长高速部分流泵使用寿命、提高其运行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前置导叶的最佳时序位置,提高离心泵的综合性能。【方法】以某低比转速单级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设计工况下前置导叶相对径向导叶在4种不同时序(前置导叶相对周向旋转0°、15°、30°、45°)位置下离心泵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黏性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随着前置导叶时序位置的增大,时均扬程和时均效率均呈周期性波动,当时均扬程处于波峰时,时均效率处于波谷,当时均效率处于波峰时,时均扬程处于波谷,最大时均扬程比最小时均扬程高1%,最大时均效率比最小时均效率高1.43%;随着前置导叶时序位置的改变,离心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必需汽蚀余量比最小必需汽蚀余量高6%,前置导叶相对周向旋转45°时,必需汽蚀余量最小,空化性能最好;叶轮和径向导叶压力脉动的主频和幅值直接受时序效应的影响。【结论】前置导叶的时序位置对离心泵的外特性、空化特性、振动特性等都有影响,综合比较分析4种时序位置下离心泵的性能差异,以前置导叶相对周向旋转45°时离心泵的水力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黄林奇 《农村科技》2009,(6):114-115
农业泵类型分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三种。常用的离心泵为单级单吸离心泵,还有单级双吸离心泵及多级泵等。单级是指水泵只有1个叶轮,多级是指水泵有多个叶轮。单吸是指水从叶轮的一侧吸入水泵。双吸是指水从叶轮的两侧面吸入泵内。  相似文献   

18.
水轮机汽蚀破坏是水电站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而在多泥砂河流上修建的水电站,由于泥砂的存在,水轮机要受到汽蚀和泥砂磨损的联合作用,使汽蚀和泥砂磨损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更促进水轮机过流部件被侵蚀破坏的发展。故对水轮机汽蚀和泥砂磨损以及汽蚀与泥砂磨损的相互影响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就愈来愈被人们所注意。过去国内外学者曾进行过不少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至今仍是  相似文献   

19.
600DS-75×3型卧式双吸三级中开离心泵是专门为东雷二级泵站设计的双吸多级泵,该泵通过改变水泵结构,增加叶轮级数,降低单级扬程,选用合理的叶轮出口线速度及转速,采用优质耐磨蚀材料和先进加工工艺,使水泵轴向力平衡,运行平稳,抗磨蚀能力增强,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输送原油的管道,由于输送介质的凝固点高、粘度高、含蜡亦高,基本上都采用加热输送方式。在泵站输油工艺上,均采用旁接油罐、“先泵后炉”流程。即泵站接收上站来的原油,先进输油泵增压,再进加热炉提温后输往下站(见图1)。 “先泵后炉”流程的设计基点是:①输油泵的工况要求,即泵体工作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原油汽化易产生汽蚀,损伤叶轮和机械密封,影响泵正常运转;②加热炉原油通过量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