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淤地坝在拦泥减沙、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证明淤地坝建设是治理吴堡县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吴堡县建设环保型、经济型和可持续型淤地坝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加强淤地坝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合同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观测,分析了小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和坝地增产效益。结果表明:5 a间,由于沟道条件差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淤地坝拦沙量差异明显,表现为大幅度减小后小幅度增加的趋势;坝地的平均增产效益为梯田的38.48%,坡耕地的82.24%,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流域坝系建设中,淤地坝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有:拦泥保土,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提高黄土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沟道下游生产安全;以坝代桥,改善了交通条件.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提出淤地坝在坝系建设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淤地坝系建设目标的论证——以逛河小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永嘉  张献才  王焕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25-7426,7459
通过对淤地坝系拦泥保土、滞洪减沙、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主要作用的探讨,对逛河小流域坝系的拦沙目标、淤地目标、防洪目标、坝地发展潜力、退耕还林(草)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等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逛河小流域坝系的建设目标,证实了淤地坝系在黄土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陶清荣 《甘肃农业》2008,(10):70-71
盐池县青山内陆区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不仅发挥了拦沙、蓄水、淤地等综合功能,而且对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了盐池县内陆河流域的治理步伐,也为盐池县生态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代中叶之后,陕晋两地日益凸显的人口压力,促使民众将修筑淤地坝作为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黄河治理的迫切需要,淤地坝实现了从理论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跨越。夹缝求存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现军民粮棉自给,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在边区兴起以筑坝淤田为重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民国政府和边区政府修筑淤地坝的历史遗产,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怀东 《甘肃农业》2004,(12):58-59
定西市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 ,在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 ,坚持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建设。截止 2 0 0 3年底 ,全市已建成淤地坝 1 1 0 5座 ,控制面积 1 878.5k ,工程总库容达1 2 1 5 5万 ,拦泥库容 70 76.85万 ,已淤库容 1 0 2 92 .1万 ,已淤地面积 1 65 2 .42h 。其中水保治沟骨干工程 49座 ,控制面积 2 1 5 .93k ,工程总库容达 2 693 .45万 ,拦泥库容 1 42 3 .45万 ,已淤地面积 1 71 .2 5h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其特有的功效在我省黄土高原地区已日益彰显,庄浪县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的淤地坝建设,有效促进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生态安全保障。在拦泥淤地、增产增收、人畜饮水、改善交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多年实施,在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开发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安塞县淤地坝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刘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64-9665
通过分析安塞县1985~2004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建设中的坝地面积与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陕西北部地区淤地坝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年前安塞县坝地增加迅速,11年内增长了79.25%,平均每年增建坝地64.6 hm^2。同时,淤地坝建设在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淤地坝工程效益计算内容不统一、计算方法无具体规定的现状,以树儿梁流域红泥沟淤地坝为例,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淤地坝工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在坝地种植和拦泥方面效益显著;国民经济评价表明,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坝系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和复杂的工程。为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在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式淤地坝的技术思路。新式淤地坝包括三种,即生态型淤地坝、节水型淤地坝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并且就新式淤地坝组成坝系的相对稳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入黄泥沙。本文阐述了淤地坝的作用,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庄浪县于1998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为进一步提升全县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抢抓水利部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淤地坝建设的有利时机,提出了"山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沟道坝系化、流域生态化"的建设目标,淤地坝工程的建设,有效控制了全县水土流失,极大改善了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在防洪、拦泥、灌溉、交通、林果产业开发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渭源县淤地坝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和运行管理措施,以期逐步规范全县淤地坝运行管理,促进淤地坝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互助县淤地坝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淤地坝坝体和放水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损毁淤地坝维修方案及淤地坝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述宁夏淤地坝建设的作用及对今后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由于淤地坝投资少、见效快、坝地利用时间长、效益高,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通过对宁夏地区淤地坝建设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淤地坝建设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保淤地坝工程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措施。定西市安定区通过多年的淤地坝建设,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条件,为生态环境文明建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隆德县通过多年来对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不仅使一批病险淤地坝得到了整治,防患于未然。通过分析淤地坝病险的原因,提出了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淤地坝除险加固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创造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淤地坝在改善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入黄泥沙,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彭阳县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委、县政府把淤地坝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在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黄河流域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工程能够有效滞洪削峰、保持水土、拦截泥沙、淤地造田。近些年,淤地坝建设在陕西黄河流域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前,陕西省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病险坝隐患严重和基础工作欠缺等问题,应该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对淤地坝建设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淤地坝建成后运行期的管护,加大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现有病险坝的维修与维护等措施,加强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淤地坝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