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2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2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及护生对老师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操作、实践能力;同时提升了老师的带教水平,规范了教学流程,提高了护生对教学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实习护士(以下简称护生)职业道德、品质、临床思维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如何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使护生尽快完成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使之能较快地胜任本职工作,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是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所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以“师带徒”式的操作带教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护生缺乏参与,难以形成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护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不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2003年至今,我们在儿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双主型”临床教学模式带教,即在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完成实习计划,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规范化管理对护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重新修订护理带教制度,细化流程,对护理带教施行规范化管理,观察实施后护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2.17%,对照组为81.61%,两组护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带教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专业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护生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状况,评价护生在金院大讲课中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在全院大讲课前后对232名护生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调查前护生总分合格率为零,没有1名护生能够准确回答出糖尿病患者买鞋及穿鞋的注意事项及足部溃疡患者的综合治疗措施,仅1.72%的护生知道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修剪趾甲,96.55%的护生不知道糖尿病足部受伤后的急症处理;授课后护生总分合格率为100%,运用全院护生大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P〈0.01)。结论:护生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严重缺乏,医院要加强糖尿病足部护理的教学力度;全院护生大讲课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了护生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的护生实习带教方法,并在实习带教中加以应用。方法:对实习生实施个性化实习计划,注重评估反馈。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工作能力,出科考试成绩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结论: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学生的个体,实施个性化实习带教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晶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391-392
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临床护理教学涉及临床教学目标、临床教师选择、临床教学环境和临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我科从2008年起,结合感染科护理临床带教现状对影响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胸外科规培医师临床教学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2名胸外科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名。对照组实施常规胸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胸外科规培医师临床教学模式。比较2组医师临床实习效果及医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验收集、反思能力、诊断水平、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2.15%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胸外科规培医师临床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教学中能明显提高医师临床学习效果,并提高医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级管理法在预防护生发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06人;2014年护生为干预组,共375人。干预组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护生四级管理法,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分析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改进并实施更完善的护生职业暴露培训方案。结果:实习期内,对照组、干预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66%、2.93%。通过运用四级管理法的分析和评价,很快找到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通过整改和培训大大降低了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实习生的满意度。结论:四级管理法是保障护生职业安全,提高护生满意度,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团队教学和以培养临床技能为导向相结合的心脏外科学临床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方法组成临床教学团队,规划临床教学内容并具体分工,针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实施临床分层带教,进行临床教学调控。结果临床学习目的明确,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本专业临床学习的兴趣,参与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明显提高;团队带教增加了临床工作和临床带教的灵活性,年轻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以团队教学和以培养临床技能为导向相结合的心脏外科学实践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以往在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为了引导护生顺利适应角色转变,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方法 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飞信组使用移动飞信业务发送信息给实习护生;对照组用手机或固定电话通知方法与实习护生联系,最后比较两组的通信费、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飞信组与实习护生联系所用的时间及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对护理部教学管理工作联系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护生使用飞信业务传递护理信息,达到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护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习是护理人员由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护理临床教学是学生在临床护理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以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护理队伍的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状况,寻找缓解其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个性测试问卷在实习末期对12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末期护生焦虑平均分为47.63±7.36,焦虑检出率为36.07%;焦虑得分本科生显著高于大专生(P〈0.05);不同个性特征护生的焦虑表现程度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护生实习末期焦虑状况较为严重,除实习本身外,就业压力为其主要原因。只有加强临床带教力量,培养护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加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护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针对性的支持系统,才能降低护生焦虑发生率,确保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甘薯主要病虫生态调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术对甘薯细菌性黑腐病、蔓割病相对防效达100%,虫生菌等天敌昆虫寄生率比化学调控防治增加34.7%;土壤有机质略有提高,污染物的总汞比处理前降低17.3%;对协调甘薯库源关系、提高商品产量具有良好效应,单株大中薯重比对照增加9.7%,比化学调控防治技术增加3.0%,鲜薯Vc含量比对照提高43.6%。  相似文献   

15.
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是近年养猪生产中出现的一种新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仔猪瘦弱;大量腹泻.腹泻率最低为30%,最高达100%,平均为59.6%;生长停滞;严重的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2%.用“护仔康”预防该病,腹泻可减少91%,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82.7%,料肉比降低35.4%,增重成本减少1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采用人性化护理骨科患者2875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调查满意度。结果:通过在骨科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投诉。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护士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病人满意度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科7个病区随机抽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68名,采用问卷调查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问卷得分将其分为心理健康组(52人)和心理不健康组(16人)。两组护士均分期轮流担任主管护士2—3个月,然后对住院10d以上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病人对主管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心理健康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9.62%,心理不健康组病人的满意度为93.75%。两组满意度均值在消除年龄、护龄影响后,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病人满意度有趣密切关系,提示护士长必须培养护士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造性思维应用于传染病科护理带教中对护生学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于传染病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带教,观察组应用创新性思维带教,观察2组护生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业务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90.32%)高于对照组(67.74%)(P0.05)。结论在传染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创新性思维效果显著,可夯实护生理论基础,提高其实操能力,满足护生发展需求,带教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儿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及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比2组实习护生理论及实践操作成绩,并调查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理论、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及患儿家长对护生护理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可提高儿科护生对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本科护士及患者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施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愉快感、自我价值满足感、创造性思维能力、临床信息处理能力、沟通技巧、年轻护士成长、激发学习兴趣等7方面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在生活护理、入院宣教、健康教育、解决问题及时性、疾病需求的满足、护士技术及服务态度等7方面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的分层次管理可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