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沙漠系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也包括沙漠化土地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所谓沙漠化土地,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人类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原非沙漠的地区产生了类似沙漠的变化,称之为沙漠化,它所影响的地区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部及内蒙  相似文献   

2.
一、甘肃省沙漠化地区现状甘肃省是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分布大省,据2000年资料,全省沙区面积24.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8%。沙漠和沙漠化面积15.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五市及中部的景泰县、平川区、陇东的环县北部。河西走廊沙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从东往西年降水量从200余毫米递减到敦煌市的38毫米。地表沙质疏松,植被稀疏。冬、春、初夏大风频繁,每年沙尘暴均有发生,是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据全省沙漠化普查,建国以来沙漠化处于加速发展趋势。19…  相似文献   

3.
沙漠研究与沙区经济发展刘金祥,温培安目前,沙漠及沙漠化已涉及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10亿人口,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达153.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4%,分布在27个省、...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原有的脆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质荒漠的环境。沙漠化土地的扩展,严重威胁沙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防治土地沙漠化,改造并利用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我国走向持续发展所必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既是我国沙漠分布最高的盆地,也是矿产资源贮量多、品位高的“聚宝盆”。随着经济建设向西部的转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已是广大有识之士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1994~1995年全省沙漠化普查资料,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沙漠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防治沙漠化扩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治理沙漠、遏制土地沙漠化和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的重要事业。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既是我国沙漠分布最高的盆地,也是矿产资源贮量多、品位高的“聚宝盆”。随着经济建设向西部的转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已是广大有识之士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1994 ̄1995年全省沙漠化普查资料,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沙漠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防治沙漠化扩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我国沙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内,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分布的,有些沙漠在发生和扩大,推其原因不难看出人为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说历史时期内社会因素是形成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共有11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但其中只有61%是由于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而形成的真正的气候性沙漠,另外26万平方公里是因人类的活动而正在沙漠化或者是有严重沙漠化危险的干旱草原。曾在我国沙漠地区研究过干旱土地使用情况的德赫尔说,现在中国科学家认为人口压力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河西沙区自然概况,沙漠形成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沙漠治理的主要措施,沙漠开发利用及科学技术在沙漠治理和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文章在讨论了荒漠化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全球荒漠的分布状况和因荒漠化引起的经济损失情况,论述了荒漠化的主要危害,并针对干旱地区的不同地类,如旱作农地、灌溉农地、草地、林地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古浪县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草场退化3种类型。古浪县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5.94%,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荒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极其脆弱。1987~2000年的动态监测数据表明,全县荒漠化程度整体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局部地区荒漠化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北部占全县面积22.51%的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区,荒漠化程度已达到了重度。古浪县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地表径流的减少和不合理的牧业活动。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西藏沙化动态及其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4年调查结果表明,西藏沙化面积为216842.7km^2其中重度以上的沙化面积占总沙化面积的91.53%;沙化类型以戈壁占绝对优势:草地、未利用地是主要的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全区沙化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剧,但拉萨、山南等地沙化土地有所减少。西藏土地沙化变化是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确定植被状况地表风蚀状况及土壤为沙漠化土现状程度评价指标选取的3个方面,并给出沙漠化地程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非沙漠化土地及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在面积上的组成比例,建立起区域性土地沙漠化总体水平预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我国北方12个省(市、区)以县为区域,进行了土地沙漠化现状水平预警,可为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樵、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综合治理与综合经营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把林草植被建设作为防治荒漠化的主体,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视应用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坚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19.
宁夏防沙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宁夏自治区银川平原绿洲腹部沙地、中卫腾格里沙漠和盐池毛乌素沙地三种类型,进行防沙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开发的试验研究.着重突出沙产业技术开发,坚持以经济效益促进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核心,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新技术、少用水、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手段,开发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3个示范区按8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建立试验示范区0.13万hm2、辐射推广2.67万hm2;培植杨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优质纸浆用材林、鲜食葡萄为主的果品生产与加工、沙地植物资源利用为主的沙旱生植物开发与繁育、沙地设施栽培4种沙产业,申报3项专利,形成多项新技术,撰写30余篇论文及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以“九五”攻关课题“嫩江沙地治理技术与示范”在泰来县建设的治理开发区工程为基点 ,对示范工程建设前后及建设区内、外的生态因子进行对比观测调查 ,利用主成分分析、关联分析、主分量分析等方法将收集到的生态因子进行筛选 ,提出嫩江沙地风蚀荒漠化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指标 ;以土地生产力为应变量 ,以生态环境因子变化引起土地生产力变化的主导生态因子为自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环境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化评价公式。经计算半固定沙丘治理开发及庄园式沙地治理开发的评价值分别为 2 .0 2 32和 2 .32 4 5 ,均大于优化值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