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2.
由于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加上消费环境差及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其购买力低下,制约着民族地区农民的消费发展潜力.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十分不利.为此,从农民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进一步释放民族地区农民的消费潜力,扩大民族地区农民的消费,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形式,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主要以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依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值,构建以旅游业发展为投入、区域经济发展为产出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评级DEA模型,对2016年长江经济带36个主要城市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鄂州为DEA有效,其他城市均小于1。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城市为非DEA有效,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效率水平低,旅游业发展方式和水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长江经济带地区城市间东部发达,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已然存在,中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可借助旅游业的完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缩小地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5.
赵东娟  齐伟  杨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75-1777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在介绍县域生态经济分区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首先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共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分区指标体系,然后以乡镇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利用提取的主因子作为新的综合变量,并以各主因子得分矩阵为新的综合变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考虑地形地貌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县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在分析各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各区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差异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诊断能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山西省各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效率三方面指标对山西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作出总体评价,并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分析方法揭示2000-2013年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并呈减弱趋势,县域经济差异在2000-2013年间先扩大再缩小,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地级市辖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县域,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及晋北、运城等传统农业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山西省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东西低、中部高,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土地安全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2003 ~ 2013年广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 ~2013年,广西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但土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一直处于预警级水平;在评价期内,广西土地安全和区域经济水平间的关系从勉强协调阶段转变为良好协调阶段,协调类型也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为土地安全滞后型,但区域经济的增速明显快于土地安全的增速.因此广西土地安全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重视土地安全的承载力,在加强土地安全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保持两者的协调关系以期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在现阶段,主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评价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本文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9个指标,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排序并评价。最后,分析结果所反应的问题,并对今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有人曾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概括为经济起飞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接近于经济高速增长,由温饱型向萌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现经济发展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消费开始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由低层结构向高层结构优化,突出表现在消费社会化、享受时尚化、追求文化化、家庭小型化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变动都对旅游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的区域性特征开始显现,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产出、创新绩效5个维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和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分析,并通过30个省市的比较进行横向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业既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基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机理,建立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图,并辅之以统计学方法确定参数,进而构建了区域物流需求及供给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物流与经济各指标变化的分析,探讨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以便为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77-10078
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特点,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取得的经济效益为例,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进而从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对于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是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推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交易效率这一核心假定出发,基于分工模型将数字经济、交易效率与居民消费结构纳入统一框架分析理论机制,使用熵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测度2005—2017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交易效率对理论模型命题进行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每上升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指标上升0.087 4%,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关系中,交易效率的中介效应为19.72%;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验证实证结论稳健可靠。  相似文献   

14.
从能耗、水耗、废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等角度分别考虑,采用了能耗强度、水耗强度、万元工业产值废水量、污染物排放强度4个指标,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联分析指标体系,对兰州市西固区1993年与2004年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内,该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经济环境关联指标均有所下降,但燃料结构仍以燃料煤、燃料油为主,且二氧化硫、烃类、挥发酚等个别污染物排放量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河北省出台的关于林下经济的政策及林下经济五大类发展模式,分析了河北省林下经济区域布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整合林业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区域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多目标立体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力峰  于春玉  刘阿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18-6219,6223
结合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述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定量。详细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如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创新能力、制度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从长远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2-2005年间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41-4943
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并根据地区特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策略: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循环经济认识水平;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循环型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在这过程中也不定期出现缺乏创新动力,陷入弱势平衡状态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建立人力资源与农村区域经济模型,分析人力资源对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提出了农村区域经济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建议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原则,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叙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算过程,以监测和评价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