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蚕业》2002,30(3):57-57
<正> 鲜茧经头冲后,茧层似已干燥,但蛹体仍含有很多水分,经过半干茧处理,可使蛹体水分通过茧层继续散发,使茧层吸收部分水分,增加二冲时的抵抗力,避免茧层过干而影响解舒,并能缩小半干茧干湿差距,有利于二冲干燥均匀,同时,分二次干燥,可以提高烘茧设备的利用率,如果蛹体水分,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蒸热,蛹体变黑甚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肇庆支公司报导,红外线烘茧初获成功。目前煤灶烘茧是由表到里燥,因而使茧层水份损失过多而影响解舒不良。红外线烘茧却可以从茧内部蛹体不断发散水分、逐渐干燥,可以避免上述缺点提高解舒率。红外线  相似文献   

3.
试论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茧,是由茧层和蛹体组成。经干燥处理后,易受大气影响,发生吸湿霉变,丝胶变性,降低茧质,解舒不良,直接影响蚕茧使用经济价值。为了搞好干茧贮藏和缫出优质生丝,特将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用国产95型温度计测定半干茧还性期中的温度变化,根据室温,茧堆表面茧层温度,茧堆中央茧层温度,蛹体温度,蛹心温度等,摸索出一些规律。(二)半干茧堆放中达到水分平衡,堆放当时温度无变化,一昼夜后蛹心温度高于蛹体表层温度,蛹体温度高于茧堆中央茧层温度,茧堆中央茧层温度高于茧堆表面茧层温度和室内温度,说明随着水分的扩散,有机物质作相应的分解;而有机物质的分解,更促进水分的扩散。三昼夜后此种趋势减弱,五昼夜则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三)还性适当的时候,就是蛹体、茧层、堆内、堆外的湿度相一致,也即是分解,扩散,吸收达到相对平衡的时候。但此时各部温度虽大体相同,却和室温有差别,说明茧堆表面茧层的水分,仍是向室内蒸发的。(四)还性适当的高度湿润茧,暴露于室内空气中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渐向室内蒸发水分,茧层含水量逐渐减少,温度也就逐步提高,达到茧层中的恒定含湿量时,茧层手觉干燥,茧层温度就和室内温度相一致了。  相似文献   

5.
家蚕部分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主要对产茧量和丝质构成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影响产茧量的因素主要有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其中虫蛹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较大;全茧量次之,茧层量再次之。从因素间通径系数看,全茧量对虫蛹率的效应值极小,茧层量对虫蛹率有负向效应,对茧层串作用较大。茧层率对虫蛹率、全茧量有负向效应。因此,要提高产茧量,首先是提高群体生命率,其次是提高全茧量、茧层量。影响解舒丝长的因素主要有茧丝长、解舒率、茧层率。其中解舒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大,选择效果显著,茧丝长次之,茧层率有负向效应。因此,茧层率不但影响产茧量,而且影响解舒丝长,是生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打破茧层率的平衡因素,对其它性状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雄蚕茧丝具有缫折低、洁净好、纤度均匀等优点,所缫的高档生丝倍受用户青睐。本研究针对雄蚕茧蛹体小、茧层较厚且纤度相对较细均匀的特点,探讨了雄蚕茧的烘茧工艺。结果表明,烘茧温度、鲜茧堆放时间、铺茧量、半干茧干燥程度等与烘茧质量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头冲烘茧温度以105℃、鲜茧堆放时间不超过12 h、鲜茧铺茧量以4.5 kg/0.76 m^2、半干成数6.5成为更适当的烘茧要求。  相似文献   

7.
原料茧进行干燥的目的有二:杀死茧内的蚕蛹,避免蚕茧在短期内发蛾出蛆;发散茧内部分水分,使茧内不致发霉,便于贮藏。但进行干燥的最大意义是不降低原料茧的工业价值,保全茧质适应缫丝生产的要求。因此,对原料茧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变异情况的瞭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求取到合理的干燥工艺设计,使茧子的解舒不致恶化或少恶化,而有利于缫丝生产。蚕茧的干燥进程蚕茧干燥的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蚕茧表面水份蒸发和水分从茧层内部及蛹体内层向其表面传递(扩散),蚕茧烘干过程中,蛹体蒸发的水分约占整个蒸发量的70—80%,而鲜茧茧层水分约占10—20%上下。作者曾以鲜茧置于红外线烘干器中,用摄氏100°左右温度实测不同单位时间内水分蒸散量,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蚕茧干燥进程由四个彼此按序进行的阶  相似文献   

8.
李龙友 《中国蚕业》2002,23(3):28-30
蚕茧的茧层是缫丝工业的重要原料.干燥蚕茧的目的除普通物料干燥都具有除去水分,以利贮存保管的共性外,还要求在烘干过程中既要除去茧层、蛹体的自由水分,又要保留茧层一定的平衡水分,保护茧层的良好解舒,使丝胶适当变性,合理地增加煮茧抵抗力,符合缫丝要求.因此,蚕茧干燥工艺要求干燥过程温度由高到低;湿度由小到大,后阶段适当保湿;风速由大至小变化.国内现有蚕茧干燥设备大多采用73型灶或热风灶,烘茧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稀土生态农用膜为光能接受和转化物,将光能中的紫外线等转化为远红外线从而可利用太阳能烘干蚕茧。采用该方法在蚕茧适干时的温度比传统的茧灶干茧法稍低,且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茧层内的温度高低,从而影响烘茧时间的长短。由于远红外线直接穿透茧层干燥蛹体,所以不损伤茧丝品质,干茧解舒率可提高4.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制定的烘茧方针是:“防止鲜茧半干茧发生蒸热,发霉变质;全干茧适干均匀,防止偏老偏嫩;烘茧方法上防止高温急干和低温长时间闷烘,为提高原料茧解舒而努力.”烘茧方针明确要求茧站在烘茧中必须做到鲜茧半干茧不蒸热、霉变,全干茧适干均匀,烘茧供温排湿合理.其目的是提高解舒.解舒是指蚕茧在缫丝中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舒好,缫丝时落绪、添绪次数少,可以提高缫丝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丝产量,以及  相似文献   

11.
通过6种类型的蚕茧干燥温度对蛹体适干率、茧丝品质等的影响的综合调查,认为二冲突温干燥的蛹体适干率、茧丝品质优于恒温干燥,而以头冲温度适中(110℃),二冲变温(100℃→90℃)时的蛹体适干率和茧丝品质略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蚕茧及茧丝品质方面的试验已较多,而对现行品种的茧层及蛹体水分含量等方面尚少系统的试验,其实,蛹体含水率及蛹体无水量对正确掌握烘茧的干燥程度是个重要依据,不但对掌握适干标准有关,也直接影响着茧质及缫丝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鲜茧茧层里包括着活的蚕蛹,容易发蛾,且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利于长期贮藏,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蒸热,霉变,损坏茧质。因此,收购的鲜茧必须经过干燥处理,烘化蚕蛹,并发散蛹体和茧层的自由水。经过干燥处理的蚕茧,能经久耐贮,品质保持不变,适应缫丝工业常年生产的需要和缫丝作业的要求。蚕茧干燥有多种形式,应用最普遍的是热力干燥。  相似文献   

14.
一、蚕茧干燥器设计的理论要求 蚕茧干燥工程是丝纺工业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对今后缫丝工程的难易有较大关系。它主要对缫丝原料——蚕茧进行干燥加工,加工过程必须应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合理使用温度,湿度和特定的操作程序,以使鲜茧杀蛹后,在水份蒸发干燥过程中能控制其物理和化学变化,保证原料质量合乎理想。 通过蚕茧干燥加工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即1.杀死蚕蛹,使之蒸发一定量的水份,达到规定的适干标准,以利于长期贮藏,陆续供应制丝生产。2.补正茧质,使蚕茧茧层的对水亲和性的A丝胶尽量减少向对水疏斥性的B丝胶转化,但又需要有适当可逆性的B变,从适应今后缫丝前煮茧时的煮茧抵抗,有利于煮茧均一适熟,以提高制丝的解舒指标。  相似文献   

15.
半干茧(或杀蛹茧)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它是一项长期未获解决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排湿筒或茧篮,都无法起到真正的散热排湿的作用。排湿筒只是将蛹体散发出的水分和热,从排湿筒中挤出,但茧堆内部的热和湿仍然处于饱和状态。茧篮只不过起到增加与大气候环境的接触面,借助于空气的流动将小部分湿热气体带走,而茧篮内部蒸热问题依然存在。面对这一难题,设计制造出了“送风散热排湿管网装置”,于1992年春茧收购期间在清溪镇蚕茧站一次投试成功,使半干茧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 桑蚕鲜茧评级标准是以鲜茧茧层率定基本等级,再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茧层含水率进行茧价金额升降调整,最后定价的。(一)茧层率:茧是由茧农、茧层、蛹体和蜕皮组成的,其全部重量叫全茧量。茧层量占全茧量的百分比,称作茧层率。茧层率高低是体现蚕茧经济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茧层率从16%一21%,每相差1%为一个茧级,共分6级。超过21%每增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的烘茧工艺对雄蚕品种蚕茧茧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提出有益保全雄蚕品种蚕茧茧质的烘茧工艺:采用二次干燥法,铺茧量4.8kg/㎡-5.5kg/㎡;头冲烘茧温度以100℃为适,头冲出灶时间以定时为主(2h),辅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来确定。二冲采用变温法,出灶时间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为主,以计时作参考(3h),同时注意控制好排湿量。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对现行桑蚕茧品种的茧层及蛹体水分含量方面的资料,国内系统的调查较少。其中茧层及蛹体含水率、蛹体干量的测定,是依此推算适干茧的理论烘率,便于正确掌握适干程度以做到及时出灶的重要依据。至今运用的蛹体适干干燥率的标准常数为26.25%,仍是以五十年代蚕品种的蛹体含水率及蛹体  相似文献   

19.
比较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蜈蚣蔟三种不同蔟具上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方格蔟上蔟的茧层含水率最低,蚕茧匀净度最高,解舒丝长最长,解舒率最高,光折最低。500g茧粒数、上车茧率、好蛹率、干壳量、结茧率、茧丝长和粒茧丝量纤度等指标均以方格蔟上蔟的为优,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解舒是指蚕茧在缫丝时茧层丝缕离解的难易程度.是缫丝工艺和家蚕育种重要的质量鉴定项目.解舒优劣,主要受簇中环境、品种遗传性等综合因素影响.目前生产上采取干茧缫丝或者在育种上采取活蛹缫丝等方法来测定解舒的优劣.这种直接鉴定方法,虽然检测准确,但需要一定设备,而且化时较多.因此能否在外观上,客观、科学地鉴别茧的解舒优劣,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茧的缩皱与解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