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湿度对可燃物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可燃物在相同温度、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估测了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并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建立了可燃物平衡含水率-湿度模型、时滞-湿度模型,分析了湿度对可燃物时滞及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通过获取气象因子来预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森林可燃物直接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与否,没有可燃物就不可能发生森林火灾,可燃物的性质直接影响林火的蔓延。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取决于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能,因此,应进一步分析森林燃烧性与森林特性的关系。1森林燃烧性森林燃烧性指森林被引燃后,燃烧的难易程度、着火部位表现出的燃烧状态、燃烧速度等。森林燃烧性可作为判断森林发生火灾难易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森林燃烧性可定性划分为3个易燃性等级,即易  相似文献   

3.
落叶灌木南烛在防火戒严期的燃烧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落叶树种南烛(Lyonia ovalifolia)的活枝条进行了8次燃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引燃时间、试验过程中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损失过程等基础上,提出了燃烧特征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试验过程中相对于无样品的对照试验的烟气净积温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该参数计算了8次燃烧试验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南烛的燃烧性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呈动态变化,并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和燃损量的动态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是林火行为预报的基本依据之一。基于森林燃烧和蔓延规律,选取地表层、树冠层为建模单元;利用林分因子和火环境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低山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及中龄林可燃物类型的可燃物负荷量和可燃物烧损量模型。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和烧损量的动态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是林火行为预报的基本依据之一.基于森林燃烧和蔓延规律,选取地表层、树冠层为建模单元:利用林分因子和火环境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低山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及中龄林可燃物类型的可燃物负荷量和可燃物烧损量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青海云杉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鄂西林地可燃物含水率及火险等级的气象预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气象要素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预测预报,用回归方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方程,将其预报值代替实测值。经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的实测预报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气象要素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晴雨等4个因子与当日可燃物的含水率相关程度最佳,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报效果,完全能代替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实测值。  相似文献   

8.
对吉林省23种主要森林可燃物进行了调查、取样,分别考察其点燃含水率和失水特性,并对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进行归类.结果显示:难燃类可燃物包括刺槐、水曲柳、核桃揪等16种;沙松、刺槐等7种可燃物初始含水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黄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88-88,113
分析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因素和森林可燃物的特点及燃烧特性,根据森林火灾的实际情况,森林火灾防控主要应从阻隔火源与可燃物的接触入手,强化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从而达到森林火灾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影响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因素、森林可燃物的分布特点及燃烧特性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森林火灾预防主要技术措施:从阻隔火源与可燃物的接触入手,强化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从而达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造林对八达岭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Menhinick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市八达岭地区的主要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林和再造林活动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植被的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578,其中,人工林植被(1.425)显著低于天然林植被(1.762);而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差不明显。不同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多样性差异程度不同,一些人工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甚至高于一部分天然林植被。通过降低人工林密度,改变林下管理等林业经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工林向天然林方向发展,降低人工造林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当地可持续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陕火地塘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计有15种,占秦岭林区木本保护植物的71%,是秦岭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本文在阐明火地塘分布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的分类、分布及保护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萌蘖是森林木本植物重要的更新方式之一,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方式。近年来,对森林木本植物萌蘖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植物的种子生殖方式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以国内外有关萌蘖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背景,从萌蘖个体的生活史策略、萌蘖对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萌蘖的因素和萌蘖的机理四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萌蘖更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萌蘖更新理论的研究和指导次生林的恢复、扩张及营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被和坡向对土壤温度与土壤热通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温度是森林气候的重要因素,与植物的生长关系密切.不同坡度和坡向的林分,光照条件的差异使林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热通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为研究试验区不同林分水热平衡规律,本试验监测了林木生长季土壤和大气温度.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的平均地温林外>阳坡>阴坡,6-10月不同土层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下降后上升;土壤不同土层间温度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欢属植物地理分布和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欢属植物在中国分布范围广 ,地理变异大 .它们大多为先锋树种 ,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群落中多以伴生种出现 ,然而在热带落叶季雨林中却成为优势树种 .我们分析了台湾、海南、云南、广西四地合欢林的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合欢属植物成为优势树种是由特殊的生境条件和频繁的人为干扰造成的 ,合欢群落所在的落叶季雨林并不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而是一种干扰顶极  相似文献   

16.
合欢属植物在中国分布范围广,地理变异大.它们大多为先锋树种,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群落中多以伴生种出现,然而在热带落叶季雨林中却成为优势树种.我们分析了台湾、海南、云南、广西四地合欢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合欢属植物成为优势树种是由特殊的生境条件和频繁的人为干扰造成的,合欢群落所在的落叶季雨林并不是地带性顶极群落,而是一种干扰顶极.  相似文献   

17.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森林群落中,不同树种间的化感作用是决定营建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分离鉴定、释放途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近10a来林木化感作用进行阐述,为林木群落的健康和生态功能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今后加强和扩展对林木化感物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化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层次可深入至分子和基因维度,将研究对象从单一植株化感潜力的测定拓展至探究特定植物种群化感物质对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上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地形是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地形差异,对揭示喀斯特森林的物种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群落调查法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等多样性指标研究3种地形部位(槽谷、坡地、漏斗)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 在研究区内,槽谷森林共有木本植物81种,隶属39科63属;漏斗森林木本植物共有80种,隶属39科61属;坡地森林木本植物共有69种,隶属35科58属。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其次是漏斗森林,坡地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简单。3种地形部位的优势种主要是樟科、蔷薇科、漆树科和山茱萸科植物等。30个样地的PCA排序结果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照、水分和土壤。(2)3种地形部位群落乔木层中轮叶木姜子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优势种,青冈栎、四照花和翅荚香槐的重要值低于轮叶木姜子,是群落乔木层的亚优势种,皱叶海桐是灌木层的优势种。(3)3种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大高位芽植物最少。坡地森林以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漏斗和槽谷森林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4)3种地形部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槽谷>漏斗>坡地,但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槽谷>坡地>漏斗。结论在3种地形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落优势种为轮叶木姜子和皱叶海桐,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是影响不同地形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从彦  郭二辉  胡颖  田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68-8969,9020
通过对河南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共32科、54属8、5种,并且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评价;筛选出特色彩叶植物,其中常绿类4种、春色叶及新叶有色类4种、双色叶类6种、多色叶类5种,以乌桕、黄连木、叶槭、枫香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计20科、25属、43种;最后,对河南野生林彩叶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江苏虞山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划分了5个植被类型和10个森林群落。常熟虞山地区共有木本植物61科124属227种(变种)。对虞山木本植物区系组成进行分析表明,虞山木本植物科的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植物南北过渡交汇的特征。就属的分布区类型而言,温带分布类型最多(68属),占总属数的54.85%,是木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热带分布(49属),占总属数的39.52%。表3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