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金衢地区水稻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杂草资源不清的现状,对该地区9个县市区单季稻、晚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金衢地区单季稻田主要杂草种类有9科18种,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均为5种;晚稻田杂草共调查到11科24种,稗属杂草和千金子是稻田重要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以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为主,阔叶杂草以鸭舌草、丁香蓼、陌上菜、节节菜为主。衢州地区禾本科杂草以千金子、光头稗居多,莎草科杂草则以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为主,阔叶杂草以鸭舌草、丁香蓼、节节菜为主。同时,与20年前杂草调查结果比较,明确了该地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免耕直播秸秆覆盖条件下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对湛江地区晚造免耕直播秸秆覆盖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杂草共有8科15种,旱地杂草有向水田发展蔓延的趋势。秸秆覆盖对杂草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禾本科杂草呈单峰发生,莎草和阔叶草呈双峰发生。稻田杂草群落以莎草-禾本科杂草-阔叶草为主,以日照飘拂草相对多度最高;杂草空间分布上中下层分别为禾本科杂草、莎草-阔叶草、阔叶草;根据综合草害指数优势杂草为日照飘拂草、稗草和千金子,局部优势杂草为异型莎草和空心莲子草。还对稻田杂草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减少杂草发生带来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田禾本科杂草和千金子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共生田。稻虾轮作稻田杂草以稗属杂草、杂草稻、千金子、李氏禾、异型莎草、水苋菜属杂草、鸭舌草为主;稻虾共生稻田杂草以杂草稻、稗属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主。除有机栽培模式外,稻虾轮作稻田控草方式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人工拔除”,稻田杂草防控总用药和人工成本平均1 863.75元/hm2。稻虾共生稻田控草技术主要为“水层控草+龙虾控草+人工拔除”,部分稻田使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控总成本平均907.50元/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除草剂对稻田稗草、丛生千金子、碎米莎草、红根莎草和鳢肠的防除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和杂草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口恶)草丙分别作单、连续和结合敌稗复合式处理。早期使用敌稗,随后在水稻3叶期使用低剂量(口恶)草丙0,08或0.11kgai/ha 处理,均获得优级杂草防除率和最高水稻产量。(口恶)草丙单一或连续使用能有效防除稗草和丛生千金子,但不能防除莎草和鳢肠。(口恶)草丙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处理分别发生轻微和中度水稻植株损伤,但处理后19天,水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用17%稻草净在移植稻田除草的试验结果表明,它对稗草,莎草和阔叶杂草等具有较高的防除效果,水稻安全,各试验剂量对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均在32%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直播稻田间草量较机插稻多,出草时间较长,田间的杂草分布不平衡性大,茎叶化除后的残留基数较高,造成旱直播水稻田中的杂草发生逐年加重,千金子、稗草、莎草现已成为农场水稻生产中主要杂草,且发生量极大。提高封闭化除防治水平已成为控制杂草危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我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供试药剂为42%丁·恶EC(江苏省农科院植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移栽后4 ̄7d,施用40%丁恶乳油1125 ̄1500mL/hm2,能较好地控制稗草、莎草和鸭舌草等杂草,施药后20d杂草株总防效78.3% ̄91.4%,施药后40d的杂草株总防效62.1% ̄85.7%,杂草干重总防效981.9% ̄95.2%,并且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移栽稻田一次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稻田化学除草与追肥相结合的除草剂黄尿素,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一周内杂草出苗前666.7m^2施用黄尿素5000g对稻田主要杂草如矮慈姑、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稗草、眼子菜等均有显著的防效,其总体防治效果达到94.6-97.8%,除草效果优于常用丁草胺、丁苄、扑草净、防效提高19-24.3%,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肥效明显,促进生长,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琳  姜林林  孙备  李建东  刘芳 《玉米科学》2008,16(3):150-153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玉米田杂草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不同肥力和密度下玉米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田优势种杂草为稗草、红蓼、反枝苋、圆叶藜,其中稗草综合优势度最高。施肥可增加杂草数量和生物量,肥力和密度分别对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综合优势度产生不同影响,并对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疆库尔勒垦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水稻病虫害少,产量高.但是稻田杂草的危害相当严重,特别是直播稻田杂草危害更为严重。据调查,稻田危害重的杂草主要有稗草、扁杆草、泽泻、芦苇、角茨藻、轮藻、水绵等。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推广化学除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那时化除方法在苗期、分蘖期必需停水施药,致使大面积停水化除不能及时补水,严重抑制了水稻生长,针对这一问题,九十年代初研究推广了系列化带水化除技术,取得了成功。1播化除水直播稻田,一般进水早,播种晚。进水和播种间隔10天以上的稻田,因种草草龄大,在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施用除草剂对杂草群落的影响我国稻田中最早使用的苯氧羧酸类(2.4—滴丁酯,2甲4氯等),使双子叶杂草下降为次要杂草,而单子叶杂草如稗草等上升为主要杂草。60年代以后广泛推广敌稗、杀草丹、丁草胺、禾大壮等杀稗剂之后稗草受到有效控制,而莎草科杂草、  相似文献   

12.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与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1996~1997年在浙江嘉兴调查了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并比较了直播与移栽,早稻、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直播,翻耕与免耕直播间杂草发生差异。湿润直播稻田杂草以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节节菜、陌上菜为主,其次有通泉草、丁香蓼、水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种类数分别占25.0%、18.8%和56.2%,出苗数量分别占11.2%、11.6%和77.2%。单季晚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发生重于其他直播田,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数量明显高于移栽田。直播田杂草于播种后3~4 d陆续出苗,1~3周达到高峰。连作晚稻直播田播后6~8周出现明显的第二个出苗高峰。以阔叶杂草为绝对优势的翻耕直播田杂草发生重于免耕田。直播田杂草数量自然消长呈现与出苗动态相同的趋势。直播田杂草发生以稗草、千金子、丁香蓼较早,节节菜、陌上菜、通泉草次之,异型莎草和水芹较迟。稗草、千金子及其他几种主要杂草出苗高峰均呈单峰状态,而节节菜、陌上菜在连作晚稻直播田的出苗则为双峰。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触杀型除草剂敌稗结合长效型除草剂噁草丙、杀草丹或胺硝草复合式处理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稗草、丛生千金子、碎米莎草、圆叶牵牛、沼泽生异蕊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淑梅  李红  高娟  黄艳  李景波 《北方水稻》2008,38(3):115-116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5.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中部轻型栽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及草害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七级目测法”结合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对江苏中部的扬州、泰州和南通3个地区6种不同栽培模式稻田的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揭示经多年轻型栽培的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及杂草危害特点。在轻型栽培稻田中共发现杂草36种,隶属于18个科33个属。其中,杂草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玄参科、泽泻科、千屈菜科等。在3个地区皆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和发生频率的杂草有4种:稗、水苋菜、鳢肠和千金子,其发生频率都达到或接近100%。然而,地区间草害水平存在差异,扬州地区的杂草危害最重,泰州地区次之,南通地区相对最轻。不同的稻作模式皆对应着不同的优势杂草。机插秧模式中优势度值与发生频率皆较高的杂草为鸭舌草、水苋菜;麦套稻模式中,主要的优势杂草包括水苋菜、马唐、鸭舌草、半边莲等;抛秧稻田中为稗、鸭舌草、水苋菜等;水直播稻作模式下是稗、水苋菜、鸭舌草等;旱直播模式中为稗、水苋菜、千金子等。与传统的手工插秧相比,轻型栽培稻作模式下的杂草群落中,不仅物种丰富度高,而且优势度也高。6种稻作模式杂草危害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传统手工插秧<机插秧<抛秧<水直播<旱直播<麦套稻。  相似文献   

17.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 l/667m 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调查方法,于2016年至2018年对盘锦稻区水田杂草种类进行调查,共调查17科共36种杂草,其中稗草、稻稗、扁秆藨草、藨草、水绵、野慈姑等10种杂草为盘锦稻区主要杂草种类,发生总量占杂草总量的88.77%。禾本科、莎草科、阔叶类杂草及水绵仍是盘锦稻区近三年来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的草害性杂草。  相似文献   

19.
2002年~2003年进行了克草胺防治稻田稗草的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7%克草胺EC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对水稻较为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75~100ml/667m^2。施药适期为水稻移栽后5~7d稗草1.5叶期。如需防除阔叶杂草,克草胺可与农得时等阔叶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中西部盐碱洼地水稻直播稻田草害非常严重,因而影响了直播水稻的发展。1985~1988四年时间里,作者对该地区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确认该地区直播稻田主要杂草有7科16种,其中危害极重的有3种,局部危害的有5种,分布普遍、危害轻的有8种。并明确了①开荒种稻三年以上的地杂草基本形成水田立体群落。②水稻生育期间杂草发生的三次高峰期是6月上中旬,稗草发生总量达45~75%;6月中下旬,扁杆藨草达总发生量的42~73%,慈菇、泽泻等达60~84%;7月初眼子菜、小茨藻发生量达总量的79~87%。③稗草种子广泛分布于5厘米土层中,1.5厘米以上的种子量占90%,萌发早、出苗快,危害最大;扁杆蔗草平均每平方米块茎达886.75个,15厘米以下块茎占93.4%。7月5日之前发生量占总量的72.11%。④根据直播稻田草的发生规律,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及最优的配方4个,除草效果均在90%以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