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7株镰孢菌菌株为试材,采用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寄主专化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rDNA-ITS测序筛选,最后筛选出10株尖孢镰孢菌.将尖孢镰孢菌交叉接种到不同寄主植物,确定菌株编号YH070001和DL070009的镰孢菌为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与单一的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所以采取形态学、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传统交叉接种相结合的鉴定方式,能够使菌株专化型的鉴定更加准确、完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Universally Primed PCR(UP-PCR)技术对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西瓜、甜瓜、黄瓜枯萎病株的21株尖孢镰孢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条通用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占总条带数的95.1%。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46处将21株菌株分为6个类群:FOG1类群包含6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2包含6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3包含6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4包含1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5包含1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6包含1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  相似文献   

3.
番茄枯萎病菌分离鉴定及嫁接砧木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番茄栽培面积较大的定兴和肥乡地区枯萎病病株中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根法鉴定了10个番茄砧木的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从定兴和肥乡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孢菌,采用尖孢镰孢菌生理小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证明2个菌株都为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生理小种3;筛选得到了3个枯萎病高抗砧木品种,7个抗病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4.
从连作苹果园健康苹果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苹果连作障碍镰孢属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XC1,该菌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9.8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目前菌株XC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防控甘肃温室黄瓜枯萎病,获得生防效果较好的高效拮抗菌株,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枯萎病根际土分离多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试验、室内盆栽效果试验,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Fuasrium oxy-pso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假单胞属菌株33-1,经鉴定33-1为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  相似文献   

6.
2株抗枯萎病尖镰孢菌内生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雪莲  代鹏 《果树学报》2007,24(4):483-486
华南地区因尖镰孢菌引起的枯萎病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香蕉枯萎病,对香蕉产业来说更是毁灭性的病害。分离、筛选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从海南红树林健康叶片中分离到102株非致病性内生细菌菌株,通过室内抗菌活性的测定,得到了2株对枯萎病尖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对它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其中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命名为BS-009;另一株确定为新发表种Bacillus Mojavensis的一个相似种,命名为BM-027。  相似文献   

7.
冬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尖镰孢菌的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 Schl. ) f. sp. cucumerinum Owen.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黄瓜嫁接技术在我国已经被普遍应用,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能够有效地控制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并且可增强黄瓜的生长势。但在嫁接黄瓜生长期也出现了萎蔫逐渐致死现象。对病株进行分离鉴定,分析认为几种原因综合为:病原菌、线虫及生理原因所致。致病菌有镰刀菌、腐霉菌、细菌等。一、病原真菌引起的萎蔫植株表现为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反复数日后整株死亡。嫁接的接口以上部分、病茎的维管束无褐变现象。茎基处无缢缩,病株的侧根剥开根皮维管束褐变,严重的根系已经坏死,侧根分离出镰刀菌,进一步鉴定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和瓜果…  相似文献   

9.
以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9株细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所筛选的拮抗菌,研究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防效,以期得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敦煌地区盐碱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9株拮抗细菌,其中菌株A7-3-14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22%,菌株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盆栽防效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8.14,防治效果达到69.77%。表明分离到的芽孢杆菌菌株A7-3-14可以用于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甜瓜枯萎病拮抗内生细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势健壮的黄瓜、南瓜和甜瓜苗的根部及茎部分离获得294株内生细菌,与枯萎尖孢镰孢菌进行对峙培养,获得具有抑茵活性细菌18株,占总茵株数的6.1%.再利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对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H-2、H-4、H-6、N-7、T-16、T-18 等 6 个菌株的发酵滤液对枯萎镰孢菌的桔抗作用较强,但H-1与H-4对种子萌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H-5、H-6 和 N8 等菌株对甜瓜幼苗具有促生作用,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5.6%、60.1%和66.7%.H-5 菌株对甜瓜枯萎病可能具有潜在的生防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京郊黄瓜枯萎病致病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wmf.sp.cucumerinum)。黄瓜枯萎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低于20℃或高于35℃,相对湿度70%以下,发病减轻。此外,黄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辣椒》2002,2(2):47-48
属于真菌范围的尖镰孢菌Fusarium Link ex.Fr,在世界各地均有所分布,并且它们能造成包括谷类、蔬菜和观尝作物在内的很多经济价值重要的农作物的严重损失(辛德和汉森,Snyder&Hanson,1940)。尖孢菌作为辣椒病害的病原,能引起辣椒枯萎病,根腐病、叶枯病、果腐病和贮藏腐烂等。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尖镰孢菌在辣椒致病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2株不同的尖孢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遗传多样性角度探讨尖孢镰孢菌专化型。结果表明:11条引物共扩增出10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占总条带数的90.82%,扩增的条带大小为120~2 000bp。供试的32株尖孢镰孢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0.91,在相似系数0.705的条件下菌株被分为5个类群。同一类群中,相同寄主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草酸青霉A1菌株的鉴定及对苹果4种镰孢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连作条件下的平邑甜茶健康根系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A1,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观察鉴定该菌属于青霉属,将其ITS r DNA序列和β-tubulin序列与Gen Bank中已知标准菌株的ITS r DNA序列和β-tubulin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MEGA5.05软件构建青霉菌A1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青霉菌A1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KF152942.1,KC344990.1)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最终将青霉菌A1鉴定为草酸青霉A1。在马铃薯培养基(PDA)和玉米粉培养基上分别将内生真菌A1与尖孢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在PDA培养基上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0%、74.0%、47.0%和54.5%,拮抗系数达到Ⅱ级或Ⅰ级,在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5%、82.2%、68.4%和53.4%,拮抗系数达到Ⅱ级或Ⅰ级,说明草酸青霉A1对4种苹果连作障碍病原镰孢属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邑甜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A1菌肥显著促进了连作平邑甜茶幼苗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加,分别增加2.53倍和2.35倍,说明草酸青霉A1菌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土壤中的尖孢镰孢菌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发现A1菌肥处理的土壤中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量大幅下降,说明草酸青霉菌A1可以抑制其生长。A1菌株可作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拮抗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霉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旖森  张亮  盛浩  袁红  周清 《中国蔬菜》2019,1(1):65-69
以筛选、获取优良辣椒疫霉病害生防菌株材料为目标,通过平板稀释法与对峙法对水稻土壤耕层可培养细菌进行 分离和筛选,成功从167 株可培养细菌中分离、筛选获得1 株拮抗菌LRS-1,并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该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菌具有68% 左右的室内持久抑菌率以及63.4% 的温室病害防效;Realtime-PCR 检测结果表 明该拮抗菌对根围疫霉菌侵染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甘蓝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十字花科专化型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在全球大部分甘蓝产区均有发生。自2001年在我国报道发生以来,已成为影响我国甘蓝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病害。本文从病原菌、寄主抗病性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前人对于甘蓝枯萎病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1、病源及症状 西瓜枯萎病病原菌属真菌中的西瓜尖镰孢菌,专化型病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与带菌的肥料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蔬菜》2012,1(5):25-27
甘蓝枯萎病研究进展蒲子婧等(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新潟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日本新潟950-2181)—《中国蔬菜》2012(6)甘蓝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十字花科专化型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在全球大部分甘蓝产区均有发生。自2001年在我国报道发生以来,已成为影响我  相似文献   

20.
从甜瓜根部分离纯化获得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NBmelon-1,探究其对甜瓜及甜瓜病害的影响。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株筛选鉴定,发现对甜瓜多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例如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黑点根腐病菌(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蔓枯病菌(Didymalla bryoniae)、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亚洲镰刀菌(F. asiaticum)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等;采用苗期灌根的方法,发现NBmelon-1对甜瓜幼苗的生长具有促生作用,甜瓜幼苗的茎粗、叶片大小、鲜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盆栽实验表明,其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相对防治效果为52.76%,可很好地防治甜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