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是我国传统棉花种植大省,在种植棉花方面具有区域比较优势,但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棉农种植意愿不高,棉花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本文以鲁北、鲁西北、鲁西南地区170份棉农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棉农个人基本特征、棉农家庭基本特征、棉花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棉农棉花种植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棉农种植意愿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承包经营权、人工成本比例、单位面积总投入和植棉劳动力人均收入六个因素显著影响。为此需要完善目标价格政策、健全棉花农业保险、倡导棉花种植规模效益、实行机械化生产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棉农种植意愿,推动山东省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如何引导棉农适应市场需求,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发展高效农业,是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2004年在通许、尉氏两县棉花、西瓜主产区推广了小麦-西瓜-棉花一年三熟栽培技术90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500 kg、西瓜5.25万kg、棉花1500 kg。公顷产值是常规麦棉套种栽培模式的2.5~3.0倍,深受农民的欢迎。2005年推广面积达520 hm2。1种植模式秋种时做高低畦,高、低畦各宽100 cm,每200cm为一个种植带。在低畦内种植6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100 cm,翌年4月上…  相似文献   

3.
张馨予 《棉花科学》2019,41(3):49-51
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重要农产品的棉花对于棉农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粮食之外,棉花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其经济收益对棉农整体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建立棉花价格模型并且进行预测,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以确保更精准的价格预测功能。可以为棉农调整自身的种植计划和相关种植生产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农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纳是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也是促进江西省棉花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根据对江西省主产棉区棉农的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棉农对棉花板地直播种植技术的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江西省棉农采纳棉花板地直播种植技术的因素主要有棉农(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植棉面积、是否参加棉花新技术培训、获取该技术的便利性以及邻居是否采纳该技术。以上分析结果对江西省棉花种植技术推广有4条政策启示:培育棉花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降低植棉新技术获取难度;树立棉农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棉农的培训,提高棉农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我国在农产品领域实施精准化补贴政策的首次尝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否充分激发了不同类型棉农生产积极性和提升了棉农的生产性收入,需要对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全面分析,明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为完善政策提供依据。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然后根据2018年对新疆棉农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回归分解法,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效应,并考察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提升棉农收入;同时,棉花目标价格贴补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具有不同的效应,对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低,而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高。因此,为巩固脱贫攻坚效果,需要稳定新疆棉花目标补贴政策;为避免过度刺激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对补贴主体及其补贴面积进行限制。此外,应加大对小规模农户补贴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地处黄海之滨,常年种植棉花面积在20000 hm2左右,西瓜、香瓜与棉花间作面积达12 000 hm2,是该地棉田立体种植的主要模式.2010年,在全国棉花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中,其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特别是在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盐东镇的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稳定棉花生产面积,服务于棉农提高收益,现将这一立体间套作模式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钟晓丽 《棉花科学》2021,43(4):12-19
为稳定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推动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河北省棉花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河北省具有自然条件优越,面积和总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棉农植棉经验丰富,国家的棉花补贴政策有利于棉花产业的发展等优势;但该植棉区域存在棉花品质结构不合理,棉农的科技素质普遍较低,棉花生产规模小...  相似文献   

8.
棉田立体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海安县棉花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引导棉农适应市场需求,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已成为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实践证明,推行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是目前提高植棉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棉花生产强县之一的新疆轮台县具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从2005年起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也成为轮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棉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本县大力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民在种棉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的执行,棉花生产旱涝保收,棉农收入稳定,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地资源有限,促使一些低产田、次宜棉区进入棉花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王寒菊 《中国棉花》2018,45(8):37-38
正河北省曲周县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为增加棉农收益,探索了多种棉花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轮作等模式。近几年,在石家庄市农科院的指导下,曲周县农牧局经过试验、示范,创新了杂交油菜-短季棉一年两熟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收油菜籽200~250 kg、籽棉250~300 kg。杂交油菜于2月底3月初种植,省工省时,节水、高产,且春季具有观赏价值。棉花5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棉农怀着期待和彷徨的复杂心态种植棉花。年初,面对农资和用工价格不断上涨和期货棉价不断走低,棉农对棉花收购价格既期待又怀疑;8月份的两场秋雨带走了丰收的希望,开秤后的棉价走势更让棉农失望。为了了解棉农植棉效益和2009年种植意向,我们对全省部分县市和农户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弋阳县地处赣东北地区,离鄱阳湖只有数十公里,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地理、气候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稍有抬升,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数十公顷。随着棉花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品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棉农植棉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棉农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知识还掌握不够,成为制约弋阳县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沧州市常年植棉面积15万hm2左右,棉花是本市重要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生产效益和比较效益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并进一步向旱薄盐碱地转移,棉花产量较低,棉花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管好棉花种子市场,引导棉农种植高质量的优良品种,对提高棉花产量,持续稳定促进棉花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不仅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种植也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棉花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作物。此外,良好棉花是国际棉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棉花调控政策面临调整,如何扶持棉花生产,稳定棉花供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必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盐碱地、部分污染土地植棉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引导、鼓励棉农使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缓解棉花生产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刑银田 《江西棉花》2006,28(2):39-39
由于2005年棉农对其植棉的效益比较满意,所以2006年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比较高。据有关方面对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2006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将比2005年有所增加。然而,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棉花种植地选择不好,将加大病虫害危害,造成棉花大量减产,所以提醒棉农,棉花要高产,选地整地最关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棉花产业现状、需求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棉花主产区的调研,明确了棉花种植方式、棉农组成、劳动力成本、种子市场状况、棉花的收购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阻碍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得出影响棉农植棉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品种、虫害、病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草害.建议加强良种供应,推广机械化植棉技术,规范棉花收购加工体系,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山西省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关于棉花种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种子是棉农发展棉花生产,夺取棉花丰收的基本生产资料.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棉种的竞争日益强烈,各种棉花种子冲击市场,造成了棉花品种的新一轮多乱杂的现象.据湘北某市(县级)调查进入棉区的棉花品种近40个,并且还以每年10来个新品种的速度挤入棉种市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不到600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10%以下,少的仅几十公顷.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健康发展,影响着棉农的增产增收,影响着棉花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郭自温 《中国棉花》2002,29(1):34-35
洋葱-西瓜-棉花一年3熟间作套种模式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提高棉田效益,使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南乐县示范推广种植66.8hm2,平均每公顷产洋葱6万公斤,西瓜5.25万公斤,皮棉1425kg,公顷产值6万元.较常规麦棉间作公顷产值增收3倍多.因此,2001年本县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达333.5 hm2.  相似文献   

19.
浅谈棉花立体种植防“残毒”问题张统亮范作轩山东邹平县棉花生产办公室256200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植棉效益较低,邹平县一熟制棉田逐年减少。为了提高植棉效益,广大棉农选择了棉花立体种植路子。这一种植制度的改革,无疑对提高植棉效益、稳定棉花生产起到了积极...  相似文献   

20.
连阴雨天气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垦利县地处黄河下游,光、热、水等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完全能够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棉花良种补贴的投入逐年增加,带动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全县棉花播种面积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