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山区有诸多大小不等的小流域森林生态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小流域已广泛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并逐渐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从20世纪80年代始,山区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辽东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开展多种经营的广阔天地。为了充分发挥小流域的自然优势,利用小流域的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组合,完善小流域的最佳组合模式,是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对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10年中,邢台县浆水镇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山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统计分析认为,为了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充分发挥山区优势,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还应进一步调整。应该在稳固发展扎根产业的前提下,使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村镇企业等稳步协调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国昌 《林业科技》1997,22(3):57-59
本溪市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概貌,决定了发展本溪经济的根本出路在“八山”上。因此,在本溪实现绿化达标以后,加速本溪林业产业化建设,无疑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山区林业建设”谈点粗浅看法,并提出发展目标。1林业产业化建设概况近年来,各县区围绕发展“两高一优”林业总体目标,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国有林场和各类专业村有了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加快了林业产业化进程。据初步统计,全市389个…  相似文献   

4.
庭园经济     
庭园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生态环境。乡村政府和农村工作干部,要为庭园经济多做服务工作,为农民组织营销,发展流通渠道,开辟专业市场,形成支柱产业。发展庭园经济,创造绿色家园。庭园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适应农村经济环境,尤其适应山区经济环境。可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搞多种经营,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形成支柱产业创造条件。 西部大开发中,四川苍溪县的农民开发房前屋后自留地、承包地、非耕地,家家户户搞起了庭园经济,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浅析育苗容器及其制作机械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育苗容器与容器苗的发展,以及从生物和经济的综合要求考虑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育苗容器分类和育苗容器制作机械设备;指出研制开发育苗容器及其制作机械设备对促进农林种植业的现代技术产业化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业工作参考》2005,(1):11-20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加快西畴县杨梅产业化进程、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分析了西畴县杨梅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西畴县杨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通对本溪县林业总场的分析,指出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探索在改变单纯的木材生产观念后,充分发挥林业经济在山区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推进木材深加工;开发多种植物资源发展加工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建立名特优商品基地;开发林区矿产资源;以森林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壮大山区的林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走产业化之路发展山区高效林业杜树厚如何提高林业的质量,实现林业的高产高效?山东省五莲县山区林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发展山区高效林业必须走产业化之路。五莲县是个纯山区县,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均1亩耕地2亩山场。近几年来,五莲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可行性研究深入到实地调查研讨、分析论证,突出生态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企业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与振兴地方经济的可行性方案,使山区贫困农户走“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道路奔小康有可靠保障,同时为全省林业加工企业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兴安县县委、县政府将毛竹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以科技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新路子,使兴安毛竹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让全县广大林农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2.
对陕南山区板栗产业化生产的探讨李龙山,何佳林,吕平会(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陕南山区是板栗分布的适生区,也是我省贫困地区。作为农户经济收入一大支柱的板栗生产,多年来未能规模化、产业化,量小、分散、品种劣杂、管理技术跟不上,严重制...  相似文献   

13.
孙云 《国土绿化》2004,(11):6-7
浙江省宁波市林特经济发展已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挺进。据调查,山区农民通过发展茶叶、竹笋等林特经济增加收入,半山区农民大力发展水果、花卉等增收致富,平原地区农民以种植蜜梨、葡萄等林特产品来增收,边远海岛农民也通过林特产业来提高生活水平,林特经济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仅靠现有的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老、少,边、山区的贫困面貌。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土地以及其他丰富资源优势,改变单一的种植业结构,才是脱贫致富的真正出路。本专题研究根据其区域的农业经济特点,立足于把果、桑、茶等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京九铁路沿线南段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今后15年果、桑、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规划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部分山区受地理情况的限制,农机化程度不高,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大山区农机化发展力度是振兴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探讨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策略,推动山区农机化运作水平提升,提高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尽快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山区农机化的现状,分析了山区农机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几项有效策略,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山区农机化水平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罗定市无籽沙糖桔高产栽培技术为例,在无籽沙糖桔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对土壤要求、果园的建设,以及果树在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对发生病害所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成熟无籽沙糖桔的采摘最佳上市时间,以对同类果树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是浙江省山林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全省九个林业重点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区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交通、能源、信息等的限制,造成了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全县至今还有101个贫困村,年人均收入在500jtE右,山区的各种自然资源优势还没有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人土的高度重视。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林业兴,则百业兴”,因此,把山区综合开发建成以林为主的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山区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稳定山区社会秩序,繁荣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乡村林业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居民自发型、政府主导型和居民主导型等几个阶段,我国目前大部分乡村林业处于政府主导型阶段。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福建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的机遇多,经济发达,财力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高,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的目的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而福建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山区客观条件决定了靠山吃山的发展路子,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要以山区综合开发为主,引导投资,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开拓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境地。政府的主导对山区乡村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丘陵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9%,人口占39%.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生物具有多样性,山是宝库,是中华之水塔的特点,明确了新纪世山区产业化建设将会有跨越式发展,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提出了山区建设总的基本思路、山区生态建设的内容、山区产业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山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一的产业经营,未能把山区林地"树下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形成了"大资源、小产业、低产值、微效益"的现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山区林地要"分层发展、立体化集约经营;以林为主、积极发展种植业;多种经营适当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实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示范引领、产业培植,技术推广、各具特色,加强规划,完善设施。山区林地"树下经济"发展是一项跨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手,协调一致,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