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用8个品种作为亲本,其中包括2个龙生型品种A596和荔浦大花生,4个中间型大花生品种丰花1号、丰花3号、丰花5号及鲁花11,2个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和丰花2号.采用GriffingⅡ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F_1进行田间试验,3次重复,结荚后期测定植株单叶光合速率.结果表明:龙生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如A596达到22.45 μmol·m~(-2)·s~(-1),中间型大花生其次,小花生最低,白沙1016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6.0 μmol·m~(-2)·s~(-1);亲本净光合速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均较大;龙生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花生品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小;丰花5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大,达到2.8933,而丰花1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小,仅为-3.2767.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干旱棚控制土壤水分,研究全生育期干旱对12个花生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干旱胁迫下,丰花6号、白沙1016等品种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海花1号、丰花5号、丰花4号、丰花2号等品种叶绿素含量增加;各花生品种叶绿素a/b值在干旱胁迫后均显著下降;长期干旱胁迫后各花生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说明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干旱胁迫导致各花生品种荚果和子仁产量显著降低,丰花5号和丰花1号抗旱性最为突出,抗旱性指数在0.70以上,农大818、丰花3号、鲁花11号、丰花4号也表现出较高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丰花6号系山东省农业大学农学院以(缅甸花生×白沙1016)F1种子经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 2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36号.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09,(4):45-46
丰花4号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17号,2003年审定。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选育过程:白沙1016与A596杂交的1代种子,经钴60v射线2万伦琴辐射选育而成。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早熟珍珠豆型小花生,株形直立,叶色浅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24天,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昌图县花生生产的主栽新品种,2010年昌图县进行了十个品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品种与方法1.参试品种丰花4号、冀花4号、冀花8号、花育34号、远杂9102、花育32号、花育20号、科花1号、阜401、白沙1016(对照)。2.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试验地选择在昌图县老城镇科技示范场,试验田地势平  相似文献   

6.
花生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白沙1016、周花2号、海花1号3个不同熟期的花生品种作发芽试验,控制温度分别15℃、18℃、21℃、24℃,研究不同温度下花生种子发芽与经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经历时间Logistic生长曲线函数:Yi=K/(1 ae-bxi)。  相似文献   

7.
遮光持续时间对花生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和白沙1016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其齐苗后采用遮阳网遮光50%并分别设遮光30、45、60 d三个处理,研究了遮光持续时间对花生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随遮光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遮光30 d花育22号产量基本不降低,但遮光45、60 d处理的单株结果数和果重均显著降低,荚果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白沙1016的荚果产量各遮光处理均显著降低。遮光处理籽仁蛋白质含量降低,不同遮光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略有增加,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大垄宽幅麦(遮光50%左右)套花生应以大花生品种为主,花生出苗后与小麦的共生期不宜超过30 d。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近年育成的5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了产量鉴定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山东莱西春播,其子仁产量均高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丰花1号;安徽夏播其子仁产量比普通油酸对照种鲁花8号或白沙1016增产10.40%~17.03%;5个品种的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亚比均高于24,其中花育962油亚比最高,达31.65。下一步将着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它们的产量潜力,培创高产典型,以期促进我国高油酸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花生选、留种要遵循“土改良、良选优、优提纯”的原则进行。首先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前后作情况,选择适于当地栽培的、早熟、抗病、高产和优质花生品种,避免品种单一化和复杂化,一个生产队或自然村,一般种2~3个品种为宜。福清市目前花生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个品种,存在多、杂、乱的现象。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花生良种主要有:粤油551、粤油551—116及其他粤油品系、汕油71、泉花10号、白沙1016等。在沿海及山坡地主要是抗旱性较强的白沙1016、白沙4号等白沙品系及泉花10号、泉花7号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审定的花生新品种筛选鉴定,筛选出山花9号、丰花3号、山花11号、山花7号、丰花1号等5个适宜鲁南地区半夏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以丰花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半夏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0 000~11 500墩/亩,最佳播种密度为10 000墩/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找制约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单产的主要因素,明确提高单产的技术途径。[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2010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进行分析,8个品种分别为白06-330(多粒型)、引种花选10(珍珠豆型)、2001-1(多粒型)、2008-8(珍珠豆型)、引种06测B8(珍珠豆型)、引种08测A2(珍珠豆型)、扶花1号(多粒型,对照1)、白沙1016(珍珠豆型,对照2),6个试验地点分别为白城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扶余县、双辽市、洮北区林海镇。[结果]2008-8最稳定,扶花1号次之,而白沙1016排在第6位;扶花1号、白沙1016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从AMMI模型得到制约吉林省单产的品种因素是扶花1号稳定性好,但是单产不高;白莎1016单产好,而稳定性不高;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品种因素对花生单产影响顺序是单株结果数、生育期﹥抗病性。[结论]提高单株结果数是提高花生单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10个不同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以正常供水材料为对照,设置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供试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时间延长,叶片及根部SOD、POD和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品种抗旱性强弱,奇山208和四粒红为抗旱性强品种;花育36号和丰花5号中度抗旱品种;海花1号、白沙1 016和荣丰8号对干旱性弱;丰花3号、鲁花11和山花10号对干旱敏感。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辽宁省几十年花生品种的种植情况。现阶段辽宁省的花生品种种植结构大致为:白沙1016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65%左右,阜花系列占15%左右,锦花系列、铁花系列和连花系列占15%左右,省外选育品种占5%左右。提出辽宁省不同地区花生品种种植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播种深度对谷子出苗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谷子的适宜播种深度,观察不同谷子品种对不同播种深度的耐深播差异。笔者调查了在2cm、5cm、8cm三种播种深度,对晋谷21号、长谷1501和长生07号三个品种出苗率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深度增加各品种的出苗率均呈下降趋势;在8cm播深时,长谷1501比较其他两个品种出苗率高。三个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慢-快-慢”的模式,其高峰期均在灌浆期;8cm播深时干物质量都要比在2cm和5cm时的要低,但在此播深时长谷1501比较其他两个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较好,且8cm播深时长谷1501经济系数更有优势。从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系数的结果可推测得知:谷子最适宜种植深度在2-5cm之间,长谷1501较其他两个品种更耐深播;播种深度对出苗率及干物质积累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白皮、彩色、黑皮、红皮花生及白沙1016、花育16、花育19、花育20、花育22共9个不同类型品种(系)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研究表明,各品种(系)干物质积累过程均呈“S”型曲线特征,可以用kogstic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开花期至结荚初期是花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开花期各品种(系)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占总积累量的45.2%,荚果期占近30%。高产花生品种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根/冠比值,供试品种(系)成熟期根/冠比值平均达0.618。  相似文献   

16.
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25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具有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适宜烘烤等特点,适宜在北方夏花生产区麦垄套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的影响。[方法]试验针对浸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共设置了8个处理,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播种前对浸种48 h,播种深度5 cm,播种时进行镇压的花生出苗快、出苗率高且生长势强。[结论]该研究为克服辽宁省花生播种出苗率低、出苗慢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棉花双膜覆盖增温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棉花双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提供可行依据.[方法]进行棉花双膜与单膜覆盖增温效应的对比分析.[结果](1)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明显提高播种至出苗期间的0~20 cm耕层土壤地温,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从播种至出苗期间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日平均地温高0.9℃,最低温差0.6℃,最高温差达到1.3℃;双膜覆盖较单膜覆盖累计增加土壤积温15.2℃.(2)双膜与单膜覆盖5 cm日平均地温温差1.4℃,最高温差达到2.4℃,比单膜累计增加地温24.3℃,5 cm土层正好是棉花种子所处的耕层,因此该土层地温的提高为播种后加速种子吸水、萌动提供了很好的温度环境,有效促进了棉花出苗.(3)双膜覆盖栽培还有效提高了一日4个时段(02:00、08:00、14:00、20:00)的土壤温度.[结论](1)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有更好的增温效应.(2)双膜覆盖提高了不同土层土壤温度,且这种增温效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土层间温差逐渐减小,这种增温效果明显高于单膜覆盖的增温效果.(3)随着时间的不同,土壤不同土层地温变化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反映出土壤的热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