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亚麻产品可以增加牛奶和血浆中抗氧化物浓度,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氧化损伤。试验旨在探讨亚麻粕对注入葵花籽油(SO)奶牛抗氧化状态的影响,即奶牛皱胃中增加了ω-6脂肪酸(FA)时,饲喂亚麻粕对奶牛的影响。8头瘤胃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被分配到一个双4×4拉丁方,包括2×2因子。CO组为正常饲喂奶牛,无亚麻粕和SO;FM组为饲料中添加亚麻粕137 g·kg~(-1);CO+SO组在饲喂正常饲料情况下,静脉滴注SO 250 g·d~(-1);FM+SO组在饲料中添加亚麻粕137 g·kg~(-1)基础上,静脉滴注SO 250 g·d~(-1)。日粮干物质摄入量和产奶量相近。饲料中添加亚麻粕可提高乳脂率,增加血浆中饱和脂肪酸浓度,且有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趋势。饲料中添加亚麻粕或滴注SO对血浆抗氧化性指数无显著影响。滴注SO可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二烯烃生成速率,降低血浆中共轭二烯烃生成。饲料中添加亚麻粕可减少瘤胃中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但牛奶和血浆中的TBARS产量不受影响。SO对瘤胃内容物、牛奶和血浆中TBARS生成物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亚麻粕且绕过瘤胃滴注ω-6 FA 250 g·d~(-1),对奶牛和牛奶的脂质过氧化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4组,每组6头。3个处理组每头每天的过瘤胃脂肪添加量分别为:Ⅰ组200g,Ⅱ组300g,III组400g,IV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Ⅲ组产奶量提高了2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未见显著变化(P〉0.05);乳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泌乳早期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对奶牛乳汁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并与添加重组牛生长激素(rbsT)的奶牛产奶量进行比较。选择8头高产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55±26.4 d),随机分配到4组,设计4×4拉丁方阵,试验期21 d(7 d适应期,14 d采样期)。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单次静脉注射组(rbs T组)、饲喂缬氨酸40 g·d~(-1)组(V40组)和饲喂缬氨酸80 g·d~(-1)组(V80组)。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酒糟113.4 g·d~(-1)DM。CON组、rbs T组、V40组和V80组的干物质摄入量分别为21.3、22.0、22.8和21.5 kg·d~(-1),组间差异较小,V40组干物质摄入量高于V80组。牛奶产量分别为22.0、26.1、25.2和24.9 kg·d~(-1),3.5%标准乳量分别为22.1、25.4、24.4和24.3 kg·d~(-1),能量标准乳量分别为22.7、26.1、25.1和24.9 kg·d~(-1),rbs T组、V40组及V80组与CON组相比,各项均增长且幅度相近。乳脂率分别为3.51%、3.36%、3.32%和3.38%。CON组含量高于V40组,其他两组含量适中且相近。乳蛋白率分别为3.20%、3.12%、3.15%和3.13%,CON组含量高于rsb T组、V40组,V80组含量适中。瘤胃丁酸含量分别为1.19、1.24、1.44和1.74 mol·100 mol~(-1),V40组和V80组含量高于CON组和rsb T组,且V80组含量高于V40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分别为1.781.99、1.55和1.45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V40组和V80组,CON组适中。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浓度分别为60.4、106.1、65.9和58.3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其他各组。研究结果表明,与饲喂重组牛生长激素相比,饲喂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产奶牛泌乳初期能量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高产奶牛泌乳初期能量的需要。选取体重、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基本相同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头,每组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A组为添加脂肪300 g;B组为添加脂肪450 g;C组为添加脂肪600 g;D组为添加自制脂肪450 g;E组为对照组。预饲期17 d,试验期3 d。加300 g脂肪酸钙的A组增奶效果差异显著(P<0.05)。加300g脂肪酸钙的试验组增加产奶量12.5%(P<0.05)。添加玉米油脂肪酸钙450 g增加产奶量16%(P<0.05)。结果表明,玉米油的性能优于其他脂肪酸钙。添加过瘤胃脂肪使乳脂率显著提高12.5% ̄16.28%(P>0.05)。随着添加过瘤胃脂肪量的增多,乳蛋白有升高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过瘤胃γ-氨基丁酸(GABA)对热应激奶牛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为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60头荷斯坦奶牛(泌乳期:141±15 d,产奶量:35.9±4.3 kg·d-1,奇偶性:2.0±1.1)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包括:添加GABA 0(对照组)、40、80、120 mg·kg-1干物质。试验共持续10周,在7:00、14:00和22:00的平均温湿度指数分别为78.4、80.2和78.7。随着GABA的浓度的增加,在7:00、14:00和22:00直肠温度呈线性下降。在任何时间点上添加GABA对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随着GABA浓度的增加干物质采食量、能量校正产奶量、4%的标准乳和乳脂率线性增加。GABA对乳蛋白和乳糖呈二次方增加,其最大值为40 mg·kg-1。和牛奶中尿素氮浓度呈二次相关。总固形物的含量随GABA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GABA对产奶量、乳糖、总固形物、乳脂率、体细胞评分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各处理组间DM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添加过瘤胃GABA可以通过降低直肠温度,增加采食量来缓解热应激,并且可以增加产奶量,提高乳成分。对热应激奶牛GABA的最适添加量为40mg·kg-1。  相似文献   

6.
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15 g/(头.d)的烟酸,试验期63 d,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酸对热应激状态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日粮中添加8、15 g/(头.d)烟酸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9%、22.0%(P<0.05),4%标准乳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8.5%和21.5%(P<0.05),且不同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对奶牛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2个试验组都能够维持奶牛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基本恒定,降低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给热应激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烟酸适宜添加量为8 g/d。  相似文献   

7.
试验一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受氯化铵增量灌注(0、150、300、450 g·d-1),每个剂量灌注1周,对照组2头牛只灌注清水;试验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组)、150、300和450 g·d-1。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56 d。结果表明,(1)氯化铵能显著提高瘤胃氨氮浓度(P0.05);瘤胃p H随氯化铵灌注或添加量增加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4,P=0.060);氯化铵对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试验一,随氯化铵灌注量增加,干物质(P=0.022)、有机物(P=0.041)消化率呈二次曲线升高;粗脂肪(P=0.019)消化率线性升高。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添加量不宜超过300 g·d-1。  相似文献   

8.
饲粮中添加类胡萝卜素、浓缩苜蓿叶蛋白(APC)可提高牛奶中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稳定性。试验将6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平均产奶天数224±18 d)分配到变形的3×3拉丁方阵中(试验期为21 d,预试期14 d),饲粮中添加APC或VE,观察其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牛奶中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各组试验日粮物重比例不同,CTL组含豆粕9%;VE组含豆粕9%,并添加VE 300 U·kg~(-1);APC组含有APC 9%。奶牛皱胃每天注入亚麻籽油450 g·d~(-1)。试验结果表明,与试验期前相比,试验期牛奶中顺式-9、顺式~(-1)2 18:2脂肪含量从1.08±0.13%增长到3.9±0.40%(X±SD),同时顺式-9、顺式~(-1)2、顺式~(-1)5 18:3脂肪含量从0.40±0.04%增长到14.27±1.81%。APC组牛奶产量为14.7 kg·d~(-1),与CTL组13.4 kg·d~(-1)相比有增高趋势,远高于VE组的13.0 kg·d~(-1)。APC组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为518 g·d~(-1),高于VE组的445 g·d~(-1),但与CTL组的483g·d~(-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奶牛饲料中添加APC,氮的利用效率更高(牛奶中含氮26.1%),而CTL组为23.0%,VE组为22.9%。APC组牛奶脂肪中叶黄素含量增加到252μg·g~(-1),而CTL组为204μg·g~(-1),VE组为190μg·g~(-1)。APC组牛奶脂肪中的VE含量为34.5μg·g~(-1),高于CTL组的19.0μg·g~(-1),但显著低于VE组的44.9μg·g~(-1)。APC组新鲜牛奶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52 m V与VE组的144 m V相近,但低于CTL组的189 m V。各组间溶解氧含量之间差异显著(8.1±1.5 mg·L~(-1)),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无显著变化(2.7±0.5 mmol·L~(-1))。APC组挥发性脂质氧化产物浓度(如丙醛、己醛、顺-4-庚烯醛、1-辛烯-3-酮)与CTL组相比,有降低趋势,VE组除己醛降低40%外,其余结果与APC组相似。试验结果表明,泌乳奶牛饲粮中添加APC可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日粮中N的利用率,可作为采前技术来提高牛奶抗氧化水平来减少氧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新型复合益生菌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征和血清抗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复合益生菌组和酵母培养物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益生菌20 g/(d·头)和酵母培养物100 g/(d·头)。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产奶量(P=0.03),但对乳成分没有影响;且提高了瘤胃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P=0.04),但对挥发酸产量没有影响。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复合益生菌的提升效果优于酵母培养物。此外,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中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P0.01)。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优于酵母培养物。  相似文献   

10.
《饲料博览》2014,(4):13-13
柴胡提取物(RBE)可以减轻高温环境下产生的负面作用。试验旨在研究RBE对处在热应激条件的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4头荷斯坦奶牛(产奶75±15 d;产奶量37.5±1.8 kg·d-1和1.7±0.4奇偶检验)被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在基础饲粮(精料和粗饲料)添加RBE 0、0.25、0.5和1.0 g·kg-1。奶牛饲喂在一个带状的牛舍中,并单独饲喂。试验选在炎热的夏天,持续10周。试验过程中,在6:00、14:00和22:00给予不同的平均环境温度和温度-湿度指数(THI),分别为27.5±1.5,29.8±1.9和28.1±1.7℃;78.2±2.7,79.8±3.3和78.3±3.4;添加RBE 0.25、0.50和1.0 g·kg-1处理组的平均呼吸率(RR)分别为65.6、60.3和67.4次·min-1,与对照组相比(71.4次·min-1)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组的平均直肠温度(RT)分别为39.1、39.0和39.1与39.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BE可以显著增加干物质采食量(处理组DMI,22.8、21.6和22.1 kg·d-1,对照组为20.9 kg·d-1,P0.05),极显著增加产奶量(处理组为34.2、33.4和32.4 kg·d-1,对照组为31.6 kg·d-1,P0.01)。各处理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相似,与对照组相比,随着RBE水平的增加,乳蛋白含量也不断增加(分别为0.97、0.95和0.92 kg·d-1),与对照组相比(0.89 kg·d-1)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含量也随着RBE的增加而增加(处理组为1.13、1.12和1.09 kg·d-1),与对照组相比(1.02 kg·d-1)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添加RBE 0.25或0.5 g·kg-1可以减轻热应激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过瘤胃甜菜碱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某集约化奶牛场年龄、胎次、体况及泌乳量相近的健康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5、10和20 g过瘤胃甜菜碱,Ⅳ组为过瘤胃甜菜碱对照组。试验期从产前14 d至产后42 d,通过对试验奶牛产后乳蛋白(LP)、乳脂率(BF)、乳糖(SL)的分析,研究过瘤胃胆碱和甜...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型缓释尿素对高产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用50头泌乳中后期、产奶量42.37kg·d^-1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牛。在饲喂同一饲粮的基础上,对照组饲喂豆粕500g·d^-1,试验组饲喂缓释尿素100g·d^-1。试验共计45d,预试期3d,正试期42d。结果表明,缓释尿素试验组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79kg·d^-1,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缓释尿素组对乳蛋白、乳脂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缓释尿素可替代豆粕所提供奶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氮源,并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平DDGS对奶牛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8头荷斯坦奶牛,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5%(Ⅰ组)、25%(Ⅱ组)和35%(Ⅲ组)的DDGS,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DDGS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平均产奶量为10.99kg·d^-1,比Ⅰ组提高了4.67%,差异不显著(P〉0.05);比Ⅲ组提高了9.03%,差异显著(P〈0.05);②不同处理间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糖和乳蛋白含量,Ⅱ组与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干物质,试验第15天时,Ⅱ组比Ⅰ组提高了4.39%(P〈0.05),比Ⅲ组提高了1.19%(P〉0.05)。根据上述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建议奶牛配合饲料中DDGS适宜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年龄、胎次、分娩季节接近的奶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分别于每天用0、3、6、9 kg的苜蓿干草替代奶牛日粮中的部分精饲料.结果表明,添加苜蓿干草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没有显著地影响(P>0.05),但添加组(每天3、6、9 kg)与对照组(不添加苜蓿干草)相比,乳脂率有显著提高(P<0.05).从日粮成本看,用苜蓿干草替代奶牛日粮中部分精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并且以在泌乳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6 kg的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精饲料的处理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阐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g过瘤胃胆碱,Ⅳ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42d)分别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显示:1)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明显提高奶牛泌乳量(MY)和干物质摄入量(DMI),以每头奶牛每天添加10g过瘤胃胆碱效果最好。2)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延缓血浆葡萄糖(Glu)水平的下降(P<0.05),显著降低试验奶牛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HO)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甘油三酯(TG)有升高的趋势(P>0.05)。3)添加过瘤胃胆碱,有提高试验奶牛血浆胰岛素(Ins)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Gn)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体内脂肪代谢,促进体内糖异生作用,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17.
长沙地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南奶牛养殖发展缓慢的原因,以促进湖南奶业的发展,对长沙地区主要奶牛场奶牛的产奶性能和饲料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8月奶牛的产奶量降至最低;2)不同牛场间4~9月乳成分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测定月份和牛场对乳蛋白互作影响极显著;3)长沙奶牛粗饲料明显缺乏.据此,笔者提出了发展长沙(湖南)奶业的主要措施:1)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具有长沙(湖南)特色的奶牛饲料,如全株青贮饲料稻和整粒棉籽;2)采取综合措施缓解奶牛热应激;3)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孙齐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6-9028
[目的]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0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添加有100 g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9 d。[结果]B组的4%标准乳量、矫正体重后的产乳量、牛奶中的非脂乳固体和灰分高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的第14、28和42 d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YM)、淋巴细胞百分含量(LYM%)和IgG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奶牛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选择24头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头.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从产前21 d开始在日粮中添加20 g·d-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产后添加量根据配方设定为30 g·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高了6.83 kg(P0.05),牛奶中的乳蛋白率升高了0.14个百分点(P0.05),体细胞数下降了26.80万个·m L-1(P0.01).产前14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和尿素氮浓度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P0.05);产后14 d时,试验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降低(P0.01);产后70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也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HMBi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的脂代谢;同时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有效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