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铁粳11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多抗粳稻新品种,在2011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审定。本文作者通过介绍铁粳11的生物学特征、品质特性、产量表现、适宜区域等,探讨该品种在我国中早粳中熟稻区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为我国优质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调优上海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在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6 kg的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8∶2为宜,此时"南粳9108"的产量较高,稻米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3.
巢湖市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姗姗  黄朝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13-6614,6626
对巢湖市水稻生产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影响巢湖市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水稻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实施稻米产业提升行动,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调籼扩粳、南(晚)粳北移",扩大优质中高档稻米生产比例;积极探求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是实现粮食作物高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溧阳市为稳定发展水稻生产,2 0 1 3年引进8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 9"、"扬育粳2号"、"武运粳2 4"、"宁94140"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武2 9 1 5 4"可作为优质稻米生产的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18-121
为中早粳晚熟稻区改良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提高粳稻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在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3A和恢复系津恢2号的基础上,组配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08—2009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32号平均单产9.81 t·hm-2,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2.9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3.7%。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金粳优132是我国北方稻区首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江苏省加强优质稻米的选育,也通过栽培措施来促进优质稻米生产。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为平台,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优质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该县优质粳稻机械化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该县稻米品质的提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秸秆还田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机插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秸秆还田直播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秸秆还田水稻塑盘抛秧技术四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不同栽培技术对南粳9108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希望本次研究对掌握南粳9108在该县生育期表现和更好的提高优质粳稻的产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银玉2084"系常州市武进区农科所育成的新品系.亲本组合为"武香粳9号"/"加45F1"×"娟光"/"9522F1".该品系稻米品质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在江苏省第二届优质稻米评比活动中,名列第二.被确认为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开发的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系.  相似文献   

8.
为稳定崇明县水稻生产,促进粮油作物合理茬口安排和品种搭配,并筛选出适合崇明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稻米,2013年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观察研究了3个水稻早熟中粳类品种(系)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松1004"、"闵香早粳"、"早玉香粳"在崇明均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在崇明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苏香粳2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与"苏香粳1号"相比,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等方面都得到同步改良.2001年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综合指标达国家优质稻米二级标准,测试指标中仅垩白度一项为二级,其余均达优质一级标准.同年在江苏省农林厅举办的全省首届优质稻谷评比中,被评为优质稻谷,列为太湖稻区加快产业化开发的重点推荐品种.为摸清"苏香粳2号"在太湖稻区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优质、高产栽培适宜密度和施氮量,2002年在本单位试验基地进行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机水稻规模化生产优质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农场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1720亩,并申报命名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机稻米的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等都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和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美国NOP的国内、国际双重认证。有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也逐年提高,2004年优质晚粳“银香18”平均亩产455kg,优质晚粳“9998—3”和“9964”平均亩产达500-560kg。  相似文献   

11.
"武粳68"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东海县华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高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稻米品质优、米饭食味佳、适应性较广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对苗瘟病、叶瘟病的抗性均达中抗以上,米质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现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武粳68"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宿迁市以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建设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为目标,加大稻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稻谷订单生产、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稻米精深加工提升、品牌培育打造等全产业链建设工作,稻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0年全市稻米总产值达106.28亿元,实现了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目标。针对稻米产业前期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宿迁稻米全产链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引种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优质水稻品种12个,在浙江北部长兴县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常农粳11号、宁香粳9号、秀水香1号、润香3号和嘉禾香1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较适合浙北稻麦(油菜)轮作区生产主体对品种高产优质的不同需求,其中以常农粳11号和宁香粳9号最佳。软香2号、润香8号、嘉禾香1号、润香3号等品种米质较优,较符合浙北稻区生产主体开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生产,其中以软香2号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中粳新品种徐稻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稻 3号 (原名 910 6 9)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粳稻新品种。 1999年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 ,稻米品质理化指标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在 2 0 0 0年江苏省首届优质稻谷评比中被评为国标优质品种 ,且食味名列前茅 ;2 0 0 1、2 0 0 2两年江苏省中粳区域试验分析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 ,且产量均居第一位 ,增产极显著。 2 0 0 2年破格参加江苏省中粳生产试验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996年用镇稻 88作母本 ,台湾稻C作父本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配制F1,当年冬季将…  相似文献   

16.
"香粳49"是用"杨粳201"、"香粳111"及"丙814"复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香型中粳稻新品种,具有品质优、香味纯、产量高、熟相好、抗倒伏等优点.据农业部稻米监测中心测定,"香粳49"糙米率85.8%、精米率77.7%、整精米率73.4%、垩白率42%、垩白度5.0%、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9.4%、蛋白质含量7.7%.1999年经江苏省优质稻米品尝综合评分高于"武育粳3号",亩产均达到或超过600kg.2001年经本地区试种也显示高产趋势,亩产600kg指标为:亩有效穗20.2万左右、穗总粒数123.8粒、穗实粒数116.3粒、结实率94%左右,千粒重27g.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8.
优质抗病晚粳新品种浙粳20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浙粳2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抗病中熟晚粳新品种,茎秆粗壮,株形紧凑,丰产性好。其特点是品质优、高抗稻瘟病。稻米胶稠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秀水63。垩白度指标与秀水11相仿,比秀水63低约50%。米饭柔软,食味佳。叶痕抗性平均级为0,穗瘟抗性平均级和最高级分别为1.3和3.0,穗瘟平均级和最高级损失率分别为0.8%和3.0%,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和秀水63。  相似文献   

19.
扬辐粳 7号(扬辐粳 492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2004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1. 1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水稻品质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99~2007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结果,分析江苏省近10年水稻品质育种的进展,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品质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优质稻米比率稳步提高;各类型品种中,以中熟中粳的优质比率最高,其次为中熟晚粳,杂交中粳最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是制约江苏稻米优质达标率的两个主要指标,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得到较大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正逐步改良,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