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一种箬叶缓释补水材料的新型面膜产品。以保湿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与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率的综合评价CE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对箬叶活性凝胶含量、壳寡糖保湿凝胶含量、箬叶活性凝胶与壳寡糖保湿凝胶配比三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设计对传统面膜配方进行优化,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进行预测分析与验证试验。进一步进行感官评价与动物刺激试验。面膜最优配方组成:箬叶活性凝胶含量4.6%、壳寡糖保湿凝胶含量2.4%以及箬叶活性凝胶与壳寡糖保湿凝胶配比1.2,保湿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与酪氨酸酶活力抑制率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0.63%、0.58%与0.35%。面膜使用效果试验表明:该面膜中不含刺激、易致敏成分,作用条件温和,面膜理化及感官评价指标符合国家接受标准,同时动物实验未表现出异常,进行临床研究表明该面膜具有明显美白效果。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箬叶缓释补水面膜制备工艺优化,理论模型预测良好,适用于该面膜配方的优化。箬叶缓释补水面膜具有一定的美白、保湿与抗衰老功效。  相似文献   

2.
以箬叶为模型中药,采用正交试验对箬叶总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表,以箬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与乙醇体积分数对箬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半仿生法提取箬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05min、料液比1∶30与乙醇体积分数80%,此时箬叶黄酮提取得率最高为2.26%。验证性实验表明半仿生提取法对比其他传统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可供在生产中试行。  相似文献   

3.
长节箬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节箬竹叶为材料,乙醇为萃取剂,研究了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并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对竹叶原料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单因素条件的选择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长节箬竹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水浴温度85℃,竹叶质量与85%乙醇体积的比为1∶20(g/mL),提取时间50 min;在以上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长节箬竹竹叶总黄酮含量为2.23%.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强对元宝枫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宝枫叶含有黄酮、绿原酸、SOD活性酶、丙二醛和VC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光强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SOD酶、丙二醛和V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以60%自然光处理下的元宝枫叶黄酮含量最高,全自然光处理下绿原酸和VC含量最高,而45%自然光处理下的元宝枫叶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最高。综合来看,不同的光强处理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积累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春花胡枝子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70%的乙醇为提取剂可从春花胡枝子叶粉中提取到含黄酮28.7%的粗黄酮。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可得黄酮含量78.15%精制黄酮。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春花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清除作用随黄酮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精制黄酮的清除作用大于粗黄酮;添加一定剂量春花胡枝子黄酮能明显降低猪油的POV值,但低于PG;复配实验表明,春花胡枝子黄酮对PG无增效作用。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春花胡枝子黄酮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锦叶栾新鲜叶片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锦叶栾叶片内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案,即以60%丙酮为提取剂,新鲜叶片与丙酮料液比1∶20,60℃下回流提取2 h。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探究锦叶栾叶片内总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旺盛生长阶段,叶片中均具有较高的黄酮含量,总黄酮含量在5月底达到峰值(36.72 mg·g-1),6月底之后含量逐渐降低到平均值(22.06 mg·g-1)以下。利用Handy PEA测定锦叶栾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分析其黄酮含量在7月之后下降的主要原因,发现锦叶栾不完全适应北京地区的夏季高温,由此引起光合作用效率下降,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积累减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银杏营养器官测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依次为:芽>叶>根>枝;吸收根>根皮部>根木质部;实生苗顶芽>侧芽,而嫁接苗则反之;一年生长枝上、中、下枝段黄酮分布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枝段的皮部均大于木质部;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短枝上的叶,一年生枝上、中、下枝段上的叶黄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芽、叶、根和枝黄酮含量依次为:475%、404%、214%和194%。研究中还对银杏营养器官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银杏产地的13个优良单株3年生银杏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黄酮的组成成份、内酯含量、内酯的组成成份及黄酮、内酯的年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优良单株间的叶产量、黄酮含量、内酸含量等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内酯在叶中的含量以9 ̄10月最高,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的含量以叶最高,茎最低;在总黄酮中,槲皮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山奈酚,最后为异鼠李素;内酯的组成成分中则以银杏内酯A为最大,其次为白果内酯,最后为银杏内酯B、银枵内酯C;根据叶产量、黄酮产量、内酯产量等指标,将13个银杏叶用优良单株分成3类:优-E4,中等-E1、E2、E5、E6,差-E3、E7、E8、E10、W2、W3、W4、W5,即优良单株E4是采叶园最后的建园材料,E1、E2、E5、E6等次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以山西省右玉县沙棘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制备黄酮提取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沙棘叶、果肉、全果渣、果皮、籽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24%,0.95%,0.89%,0.51%,0.31%;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是果肉、全果渣、果皮、籽的2.36倍、2.52倍、4.39倍、7.23倍。因此,从沙棘叶中提取黄酮,黄酮含量高、成本低,不与其它加工争原料,可为沙棘全株加工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银杏营养器官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银杏营养器官测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依次为:芽〉叶〉根〉枝;吸收根〉根皮部〉根木质部;实生苗顶芽〉侧芽,而嫁接苗则反之;一年生长枝上、中、下枝段黄酮分布呈现出高-低0高的变化规律;各枝段的皮部均大于木质部;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短枝上的叶,一年生枝上、中、下枝段上的叶黄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芽、叶、根和枝黄酮含量依次为:4.75%、4.04%、2.14%和1.94%。研究中还对银杏营养  相似文献   

11.
元宝枫叶含有黄酮、绿原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肥液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以1.3 g/L植物喷施灵处理下的黄酮、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都比其他处理下的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处理下差异极显著,而黄酮、绿原酸含量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箬竹林施用不同竹加工剩余物和竹炭比例的混合肥料,研究其对箬竹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酶和竹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竹加工剩余物和竹炭混合物显著提高了箬竹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硅含量,显著降低了酸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提高了蔗糖酶含量,显著增加了箬竹叶长和叶宽(P<0.05).处理7较CK分别增加叶...  相似文献   

13.
紫叶矮樱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叶矮樱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树种,为准确指导当地苗木生产,在芽接、枝接方法的时期和保湿措施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芽接方法以T型芽接成活率最高,枝接方法以劈接效果最好,芽接时期以6~7月之间最适宜,保湿措施以涂刷保湿剂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叶和皮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对不同干燥方式对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晒干对刺五加叶中的黄酮含量影响大,微波干燥方法较好,黄酮含量二者相差近1倍。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用品种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收集的16个银杏优良单株4年生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间叶产量、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合量以芽最高,叶次之,根枝较低。综合分析表明:WL168号表现最优,其次为桂林3号等,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叶内黄酮、绿原酸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月份元宝枫叶产量和叶内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动态研究表明:元宝枫叶内黄酮的含量以8月份最高,含量达5.73%;绿原酸含量以6月份较高,含量最高达4.13%。元宝枫单株叶产量以8月最高,产量达131g。7月份和8月份单株叶内黄酮和绿原酸较高,其中黄酮含量8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7.50g;绿原酸含量7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4.39g。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7月份和8月份是采摘元宝枫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山杏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浸提、过柱、梯度洗脱和浓缩,制备山杏叶提取物,分别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最强,分别为88.11%和174.25 U·m L-1,与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性;而纯水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与黄酮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银杏叶茶商品性,本研究通过对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确定银杏叶茶最佳采叶期、采叶树树龄及采集部位。研究发现,银杏叶生长有两个高峰期,即4月份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8月份以后,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又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高峰。银杏长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2.11mg/g;中部叶和下部叶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银杏中短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1.12mg/g。因此,根据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参照我国名优茶鲜叶采摘标准及制作工艺要求,优选2~3年生银杏树4、5月份中上部银杏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箬叶竹不同地理种源的形态差异,探讨其亲缘关系,将来自广西6个地方的箬叶竹引种至南宁市集中培育,成林后观察其形态特征以及出笋物候。结果发现,不同地理种源的箬叶竹之间存在着差异,其中贵港中里、金秀长垌的箬叶竹笋箨颜色均带有明显的紫色,出笋时间一致,形态相似;南丹山口、融水香粉、金秀忠良的箬叶竹的笋箨形态一致,均为绿色,略带紫色,亲缘关系较近;武鸣太平的箬叶竹箨鞘背面生疣基刺毛,形态相对独特,与其他5个种源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覆盖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叶绿素、SOD活性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黄酮含量在白膜覆盖下最高,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在绿膜覆盖下最高,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红膜覆盖下最高,黄酮、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在不同覆盖处理下均以α=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SOD酶活性和绿原酸含量以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