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种燕麦饲草品种在沈阳地区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饲用燕麦品种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适宜在沈阳地区播种的饲用燕麦品种,然后在辽宁其他地区试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皮燕麦品种林纳整体表现优于其他试验品种。综合鲜重、株高、营养指标等性状,灌浆期刈割各品种比开花期和成熟期好,其中林纳在灌浆期鲜重产量可达70 000 kg/hm~2以上;株高平均115 cm,比白燕3号、加燕2号高出20%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含量11.4%,粗脂肪含量3.47%,比沈燕1号3.03%高出15%,差异显著(P0.05);酸洗纤维含量32.4%;Ca含量3.49‰。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燕麦饲草品种林纳无论是产量还是饲用品质都表现较好,适宜在沈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2009—2010年,在青海省平安县对引进的4个皮燕麦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林纳、青引2号、巴燕4号、加燕2号4个皮燕麦品种均能在该县旱作条件下种植,且适应性较强,未发生病虫害。相对当地而言,青引2号、巴燕4号为早熟品种,适合于在当地海拔较高地区种植。从生产特性来看,巴燕4号表现最好,花期鲜草量和种子产量分别达66 953.7 kg/hm2和4 886.8 kg/hm2,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通脑山地区种植的甜燕1号、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白燕7号、巴燕4号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以加燕2号最高,为4 368.9 kg/hm~2,林纳最低,为3 235.7 kg/hm~2;鲜草产量以加燕2号最高,为49 815 kg/hm~2,巴燕4号最低,为37 039.5 kg/hm~2;巴燕4生育期最短,为148 d,白燕7号生育期最长。  相似文献   

4.
藏北高原那曲平均海拔在4 500m以上,生态极为脆弱,牲畜仍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半饥饿状态,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建立草牧业示范村可有效缓解藏北高原放牧压力,解决牲畜半饥饿状态。在前期引种栽培工作基础上,2018-2019年引进10种高产优质燕麦品种做对比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燕麦在藏北高原均不能成熟,部分燕麦品种只能生长到开花期,生育天在100-107天;10种燕麦品种中青海444鲜草产量最高为56 098.04kg/hm2,其次为林纳鲜草产量为55 477.73kg/hm2、甜燕麦鲜草产量为54 657.32kg/hm2、加燕1号鲜草产量为44 952.47kg/hm2;青海444燕麦品种植株高大,株高高达150.6cm;叶片含量:青田1号燕1号加燕2号甜燕麦;综合考虑藏北高原适宜推广种植:青海444、甜燕麦、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  相似文献   

5.
阿里地区10个燕麦品种引种试验及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为西藏阿里地区找到适宜栽培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梦龙、加燕2号、青引2号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引种试验。青燕1号、白燕7号表现较好,但可以进行进一步引种试验。林纳在各个方面表现都较差,不适合在阿里地区进行引种,建议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8个引进品种、1个本地对照品种共9个燕麦品种比较试验,观察从青海引进的8个燕麦新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病性、生产力及商品性.结果表明,在本地适宜推广的有5个品种,分别是加燕2号、林纳、青引2号、青海甜燕麦、白燕7号,产量均高于本地对照品种,株高又有利于解决山区的牧草短缺问题,有较好的生产潜力,来年可继续...  相似文献   

7.
在鲁沙尔镇6个参试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林纳、青海444生育期稍短,其他各品种生育期区别不大。加燕2号鲜草产量表现最优,可在该地区推广为饲草型品种。白燕7号和林纳在种子产量方面表现为最优,可以在该地区推广为籽实型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17个饲用燕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观测其株高、干草产量、营养性状等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4个营养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青引2号的生育天数仅86 d,而林纳、锋利和定燕2号的生育天数均为105 d。②至乳熟期,参试品种中定燕2号的平均株高最高,而白燕19号、魁北克、KONA和早熟1号4个品种在乳熟期的平均株高均在90 cm以下,与其他参试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③至乳熟期,甜燕二号品种的干草产量迅速增加,平均产量较高,与早熟1号、白燕19号、林纳、定燕2号、青引2号和甜燕麦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且这6个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均在7 000 kg·hm-2以下。④各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生育时期,参试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均在90%以上(除林纳乳熟期外);各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同时期差异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期各品种间存在较明显差异。⑤17个参试品种中,以定燕2号品种的主穗长最长,KONA品种的穗铃数最多,穗粒数以魁北克品种的数量最多,穗粒重以白燕19号品种最高,千粒重以甜燕麦品种最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甜燕二号、定燕2号、林纳、魁北克、甜燕麦5个品种的综合生产力最优,适宜在本地区优先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裸燕麦和皮燕麦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21个裸燕麦品种和5个皮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裸燕麦品种有同燕2号、Yy11-18、坝莜14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皮燕麦品种有定燕2号、张燕7号。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西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燕麦引种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0个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方法】 选择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林纳、丹麦440、加燕2号、巴燕3号、魅力、燕王、美达、贝勒2代、爱沃,于2018年4月28日播种,观测各品种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农艺性状,测定每个品种营养指标。【结果】 早熟品种生育期在78~83 d,早、中熟品种在88 d左右,中熟品种在88~92 d,晚熟品种在91~103 d。株高随着燕麦生长逐渐增加,贝勒2代株高最高,并在成熟期达到最高128.26 cm。抽穗期加燕2号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品种(P<0.05)。乳熟期干草产量最高,其中爱沃干草显著高于其它燕麦品种(P<0.05),乳熟期产量为10.68 t/hm2。在营养品质方面,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随着燕麦生长呈减少趋势,粗脂肪随着燕麦生长呈增加趋势。各营养指标变化范围,粗蛋白8.75%~15.88%,粗脂肪1.98%~5.25%,中性洗涤纤维41.84%~59.45%,酸性洗涤纤20.35%~39.42%。爱沃粗蛋白含量最高,林纳、燕王和贝勒2代粗脂肪含量最高。魅力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爱沃和贝勒2代中性洗涤纤维较低。巴燕3号和美达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贝勒2代。【结论】 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晚熟品种推荐爱沃、贝勒2代,早、中熟品种推荐加燕2号,最佳刈割时间为乳熟期。  相似文献   

11.
以在宁夏地区表现较好的燕麦品种甜燕1号和加燕1号为材料,对不同播种密度燕麦的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单株分蘖数、茎粗、叶长、叶宽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株高和节长呈上升趋势。播种密度为180 kg/hm~2时,2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都最高,甜燕1号干草产量(9 487.0 kg/hm~2)高于加燕1号(6 931.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地区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枸杞虫害12种,螨害2种,病害4种。其中有3种虫害危害严重,5种呈中度危害,另有4种害虫危害较轻;2种害螨均呈严重危害,而4种病害则属轻度危害。对危害严重的枸杞虫(螨)害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逐株调查资源圃中98种(或品种)菊科植物的病害和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主要病害为煤污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病毒病7种,其中煤污病发病株最多,占调查总数的68.1%。主要虫害为红蜘蛛、白粉虱、蚜虫、菊天牛、黄胸蓟马和蜗牛6种,其中白粉虱和红蜘蛛危害严重,2种病害的受害株占调查总数的81.6%。矶菊等对病虫害有很好的抵抗能力,河南野菊等白粉虱及煤污病发生极其严重,调查结果为筛选抗性育种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8-2010年对湖北省武汉市荷花病虫害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危害荷花的病害11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病毒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3种,次要病害8种.发现危害荷花的虫害20种,分属2纲9目14科,其中昆虫纲6目11科17种,腹足纲3目3科3种;主要虫害3种,次要虫害17种.文章同时概述了荷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冀西北地区燕麦主要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对张家口市燕麦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市燕麦主要病害是旱灾,其次是坚黑穗病,再次是叶斑病、炭疽病、秆锈病和红叶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坚黑穗病主要通过药剂拌(浸)种和轮作防治,其它病虫害一般不防治。对草地螟、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和秆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宁夏北部灌区8个燕麦品种发生的以麦二叉蚜为主的蚜虫自然混合种群的抗性进行了田间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蚜虫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在调查的燕麦3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中抗的品种有甜燕1号、牧乐思和牧王,感虫品种有甜燕2号、禾王、贝勒、海威和莫妮达。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4~2015年对吉首地区矮板村辣椒病虫害的调查,发现吉首地区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疫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青枯病,主要虫害是:烟粉虱和斜纹夜蛾。分析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包括:当地气候、辣椒品种、土壤基质、栽培方式、施药种类和方法。针对这些主要病虫害,提出了健身栽培、及时病虫测报和合理用药为一体的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在全国范围内栽培面积呈增长态势,但在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也逐年增多。对豫西地区油用牡丹调查表明,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叶部红斑病、炭疽病等;常见虫害有地下害虫、剌蛾类等。分析了油用牡丹病害及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制定了油用牡丹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19.
对粉葛的病害和虫害的症状、病原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田间实际调查恩施地区粉葛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粉葛虫害——红头豆芫菁,并对粉葛红头豆芫菁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粉葛病虫害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浙江省花卉苗木主要栽培品种及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花卉苗木主要栽培品种有乔木、灌木:地被;竹:花卉四大类,共69个科114个属,160个品种,其中乔木、灌木类47个科80个属124个品种;地被类7科11属12个品种,竹类1个科4个属4个品种,花卉类14科19属20个品种。发现了苗木上虫害重于病害,花卉上病害重于虫害的自然规律。了解了这些植物上发生的病虫害,为防治病虫害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