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爱,重视人伦情感,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青壮年纷纷出外打工加入了城市建设者的行列,留在家乡的老人和孩子们的生活处境和情感状态令人担忧。重构乡村教育的文化力量,加强农村地区的情感教育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实现新常态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20,(9)
正江山市上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办于1982年,服务范围辐射至整个上余镇18个行政村。学校始终围绕"全民终身学习"战略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在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社会教育活动中,引导社区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的初衷就是以德育人,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要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之精华,积极实施各项高效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塑造学生心灵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从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突出人生理想信仰教育、领悟唯物辩证法、渗透人文关怀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塑造学生内心和谐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农高校通过以劳育德,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在社会场域、学校场域、个体场域中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实践空间、借助文化符号等实践探索推动农耕文化有效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促进农耕文化与涉农高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完善融通。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坚定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帮助学生构造和谐人际关系,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从营造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创建体育社团、增加课程比重、借助传统节日平台、利用媒介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传承、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精深的内涵、鲜明的特色,是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学内容中最丰富、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多途径运用新媒体技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以达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大学建设和谐文化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211工程”大学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探索和发挥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要和谐发展、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内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乖社会教育乖谐互动的形式乖内容。  相似文献   

9.
三红村是湖南省常德市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本文以三红村为例探究善德文化在常德传统乡村聚落中的体现。通过对村落建筑布局、建筑单体与地形的协调、当地材料的应用及统一和谐、和中有变的外部环境的分析,研究三红村村落中蕴含的善德文化。研究表明,三红村村落农田集中分布在谷底地形平缓处,地势变化大的地区为保护较好的山林;村落建筑顺应地势,并集中分布在农田与山林交接处;当地村民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材料;村落建筑与四周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包括与地形地势的协调;善德文化的人居环境启示,包括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主动维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以及顺应自然规划营建村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及融入路径,指出高职语文课程要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所需丰富的资源,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促进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高校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强化动态管理,适应时代语境从而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应从提升校园建设文化品味,拓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渠道,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增强教育者文化素养等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学生社团的特点与生命文化传播具有相契性,学生社团的功能与传播生命文化的本质具有一致性,学生社团可在开展生命意义教育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活动、开展生命文化讲座和论坛活动、开展生命文化艺术活动、引导建立互信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为学校生命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六大方面为建设生命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和谐社会理念的培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历史角度阐述了和谐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高校要大力加强学生的道德规范、生态安全和生态伦理、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起和谐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均衡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本文分析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从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过程观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红色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道德风范、责任担当和人格魅力,是大学生修身立德、教师开展课程思政、高校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故事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思想性与亲和力的统一、理论分析与实践引导的统一。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红色故事的铸魂育人功能,重视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最终让大学生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科教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对象仅仅被当作承传文化知识的载体,应试教育受到质疑,注重索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他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完整而全面地注重人的发展。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宿舍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应坚持和谐的理念,把安全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和丰富宿舍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均衡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本分析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从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过程观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应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其核心内容如和谐、俭德等,与结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相通的。弘扬茶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