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获悉,2017年,河南省将统筹2.5亿元资金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两牛"发展将步入春天。同时,2017年,河南提出要新增优质奶牛5万头、优质肉牛20万头,把"两牛"产业发展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全面提升畜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据悉,为推进肉牛、奶牛发展,2017年,河南省财政已安排1.5亿元资金扶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崇信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历史传统和基础优势,围绕建设绿色畜牧业基地的战略要求,把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确定了建设10万头肉牛基地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崇信肉牛产业快速发展。1养牛业发展现状。1.1规模养殖起步良好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发展方向,以转变生产方式为着力点,加快肉牛养殖由传统的粗放饲养向现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畜牧局近日下发《2017年河南省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河南省下达2.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通过实施肉牛扩群增量项目、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新兴业态等,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做优奶产业。据悉,今年,河南省继续在开封市祥符区、尉氏县、洛宁县、永城市等37个县(市、区)实施肉牛扩群增量项目。补助对象为项目县(市、区)内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以上(含10头)  相似文献   

4.
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原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资源、地理和人文优势。因此,自治区和固原市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严格执行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以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确定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大力推行肉牛养殖,使当地肉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养殖数量逐年扩大2004年末全市牛存栏34万头、出栏13万头,比2000年分别增长34.28%、36%和30%。1.2黄牛冷配改良稳步推进自2001年实施黄牛冷配改良技术推广项目以来,共建黄牛冷配点172个,选用利木赞改良当地黄牛17.8万头,其中2004年4.4万头,2005年6万头…  相似文献   

5.
<正>多伦县大力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发展,实现良种成为产品,繁育成为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国外优质冻精应用普及和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建设,提高肉牛品质和繁成率。该县推进优质母牛扩繁工程,计划再引进国外优质种肉牛1 000头,争取银行贴息贷款500万元,用于扶持养殖大户和肉牛养殖企业。做强链条,以推进优质肉牛产品生产,打造生态肉牛品牌为目标,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各地     
<正>河南出台意见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河南全省新增肉牛100万头,新增高品质生鲜乳100万吨,新增饲料作物种植面积500万亩,新增产值1000亿元。通过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泾源县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区,其中回族占人口比重的75%以上.回族群众素有不食大肉的民族习惯,所以泾源县素有种草养牛的传统.近年来,泾源县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水草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抢抓宁夏大力发展宁南山区特色优势产业机遇,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草畜产业发展步伐,总结形成了"泾源肉牛发展模式"并在全省内广泛推广.泾源县被宁夏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草畜产业已位列草畜、苗木、旅游、劳务四大产业之首,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草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泾源县肉牛饲养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县全年肉牛饲养量突破24万头,达到人均两头牛发展目标.如此庞大的养殖量,对全县防疫保障体系提出的新的考验.面对基层基础设施破旧、防疫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畜牧技术人员缺乏、服务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为突破防疫"瓶颈"局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稳快步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泾源县狠抓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桥梁.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卧龙区以粮改饲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优质草畜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肉牛、奶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做优奶牛产业、做大羊产业的做法,有力推动了全区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0年,合水县草畜产业按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循环、高效发展理念,进一步调优产业,扩大规模,助农增收。新建改建规模养殖场39个,建成万只奶山羊繁育中心1处、千只养殖合作社6个、500只适度规模养殖场6个、200只家庭农场8个,全县奶羊存栏2.2万只;新建千头肉牛养殖场1处,建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其中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3个,全县肉牛存栏3.15万头;新建生猪养殖场9个,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5个,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89万头,存栏4.01万头,出栏3.88万头。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甜高粱等一年生饲草3万亩、紫花苜蓿0.5万亩,建成千亩苜蓿示范点1个、500亩示范点3个、千亩青贮玉米示范点2个;全县牛羊养殖合作社种植牧草1.12万亩,完成青贮20.8万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甘肃省肉牛牦牛产业继续以20个肉牛产业大县(含3个以牦牛肉生产为主的大县)为主保持平稳发展。据甘肃省辖区86个县市统计,2013年肉牛存栏509.2万头,出栏肉牛181.3万头,牛肉产量达19.3万t。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牛种资源之一,存栏118.73万头。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国家商品粮基地肉牛产业区、陇东地区肉牛产业区和依靠天然草场的牦牛产业区为优势的肉牛生产基地,甘肃省肉牛业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以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已成为甘肃省肉牛生产的主体。文章从甘肃省肉牛生产概况、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状况、与甘肃省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以助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宁夏以奶牛、肉牛、肉羊等草畜产业为重点,坚持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实现了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同增。一、瞄准"一个产业",做大做强草畜产业2003年实行全区范围禁牧封育后,宁夏将种草养畜作为巩固草原禁牧封育成果的主导产业来抓,实现了草原生态持续改善、草畜产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2016年,自治区政府将草畜产业列为自治区主抓的"1+4"优势产业之一,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组织实施《宁夏草畜产业优化升级总体  相似文献   

12.
正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牧结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保山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产值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17年云南省保山市存栏牛90万头,同比增长4.65%,其中黄牛约54万头,水牛约占46万头;出栏牛32万头,其中黄牛约占19万头,水牛约占  相似文献   

13.
正草畜产业是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推动全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全区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区草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现代畜牧业中的主体地位突显。2014年全区肉牛饲养量161.91万头,出栏58.71万头,同比增长4.2%和-1.5%;奶牛存栏37.37万头,同比增长8.1%;肉羊饲养量1163.98万头,出栏552.01万头,同比增长6.6%和5.9%。  相似文献   

14.
肉牛业是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是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笔者围绕“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培育优势主导畜牧产业”这一主题,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铁岭市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铁岭市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饲草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坚持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打造畜牧全产业链为主线,提高畜牧业收入为目标,认真实施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临泽县现代草食畜牧业富民增收行动,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助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做好粮经饲统筹,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阳信县发展草食畜牧业(肉牛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多年来一直养殖鲁西黄牛、渤海黑牛,是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和山东省优质肉牛主产区。构建肉牛产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肉牛粪污资源化利用,以缓解产业发展面临的环保压力,加快构建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实现阳信肉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临武县地处南岭山脉东段北麓,草场面积233平方千米,占全县辖区面积的16.95%,草山面积宽广,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临武县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肉牛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优势明显的朝阳产业。2015年,全县出栏肉牛1.85万头,存栏肉牛3.14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牛1.59万头,是郴州市肉牛产业发展增速最快、规模养殖户最多的县。最近,我们对临武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8.
1牛产业现状甘肃省肉牛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黄牛改良。从1979年开始,甘肃省就引进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至1998年时牛改冻配数量已达18万头,全省设立冻配点635个。甘肃省为推动肉牛业的发展,对冻配工作一直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液氮与液氮罐、冻配器械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每年补助资金100万~150万元。近年来,随着肉牛业的发展,牛改冻配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00年以后,牛改事业发展迅速。2004年冻配数量已由1999年的18万头发展到近28万头,全省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肉牛业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国肉牛存栏总数持续下降的同时,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比重逐渐增大;二是屠宰加工企业不断萎缩,打造由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开始成为肉牛企业寻求突破的战略重点;三是优质高档类牛肉产业资源逐渐整合,产业联盟组织应运而生;四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于肉牛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增加,扶持的重点项目包括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肉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存栏总数从7200万头增加到1.4亿头;牛肉产量从26.9万t增加到495万t.我县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制定了"榕江县优质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力争把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我县肉牛产业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