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猪群中经常出现不同病原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5月,襄阳某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或苍白、部分母猪流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及PCR和RT-PCR等检测,最终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结合该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取得了理想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猪群中经常出现病原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10月,五河县某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或苍白,部分母猪流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及PCR和RT-PCR等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针对该场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实施后取得了理想的防控效果,本方案亦可为其他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猪病呈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态势,导致猪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难以有效防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重新认识猪病多病原混合感染的发生特点和原因,及早改善猪群生长环境,及时推广应用中草药保健猪群健康,全面实施生物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增强猪只免疫力,是目前有效防控猪病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有效办法,也是促进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猪瘟为当前养猪业常见的疫病,特别是猪疫的危害更加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猪群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病猪死亡情况,笔者以河南省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对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病症进行介绍,制定了猪蓝耳病、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疫病防控工作亦愈发趋于复杂和难以控制,常常呈现出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2015年3月江苏某一中小规模化猪场85日龄左右的育肥猪群发生了以减料、发烧、咳嗽、腹式呼吸以及皮肤发绀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随后蔓延到保育猪群,母猪也出现有早产、流产及返情等异常表现,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之后经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控制措施,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对该病主要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做一简要介绍,以期为广大兽医从业者们在临床猪病诊治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集约化养殖场的猪群中经常出现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2011年9月,广东某个千头母猪场的猪群大量发病,表现为高热、咳嗽、食欲下降、皮肤发绀、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PCR和RT-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该病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7.
50春夏之交季节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对策春夏之交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如果饲养环境较差、饲养密度过高,猪群易患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和混合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如诊治不当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特将猪群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凤霞  路方 《中国猪业》2014,9(11):40-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场由于外购保育猪,导致猪群发病。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诊断、剖检、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外购仔猪进场后发生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时有发生,近期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接诊的一起外购仔猪进场后发生猪瘟与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生化试验、动物实验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瘟与猪巴氏杆菌病的混合感染,采取对未发病猪群进行猪瘟疫苗的紧急接种,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降低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能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感染猪群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和仔猪神经症状。本文对南宁市邕宁区某猪场的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育肥猪,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猪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圆环病毒通常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猪群,严重影响猪群的免疫力,并给养猪场户增大了生猪疾病的防控难度,尤其是在冬春寒冷季节,猪群在低温寒冷、潮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猪圆环病毒的危害则更加显得愈为严重,不仅会导致猪群(尤其是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增高,而且还会大大地增加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并给养猪场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和养猪场户不断地在探索猪圆环病毒的科学防控方法,但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报告了某猪场保育猪蓝耳病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类NADC30毒株混合感染的防控案例。采用种猪群和断奶仔猪同时加药保健、种猪群和商品猪同时使用蓝立优和蓝净优组合免疫、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控方案半年后,猪群稳定。表明蓝立优免疫后不仅可以抵抗蓝耳病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的感染,还可以抵抗类NADC30毒株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猪常见的混合感染疾病在养殖过程中会相互交织,导致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兽医界的重视。针对几种典型的混合感染疾病进行探讨,如猪附红细胞体与猪链球菌、猪轮状病毒与病源性大肠杆菌、猪瘟与猪弓形体病以及猪流行性腹泻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混合感染,深入分析疾病的判断要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养猪业提供更有效的疫病防控策略,确保猪群健康,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6年8月湖北省武汉市某规模化猪场出现保育猪生长不良、咳喘、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偶有猪只急性死亡,为明确发病原因,笔者现场了解发病情况,剖检发病猪,采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为猪圆环病毒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猪群紧急免疫高抗原含量和基因型相符的圆环病毒灭活疫苗,调整猪场免疫程序,结合巴氏杆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钠进行全群保健和个体治疗,快速控制了疫情,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为猪场挽回损失,同时也为开展猪圆环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猪病呈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态势,导致猪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难以有效防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猪群中疫病流行状况,就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菏泽市某养猪场于2018年3月份前后陆续发生了8头育肥猪死亡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猪群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查及病理剖检,又通过实验室RT-PCR和PCR检测,最终判定该病例为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同时,针对该病例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猪巴氏杆菌病在成都地区猪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2020年2~12月,笔者从成都地区三个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了1 037份病死猪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混合样品,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猪巴氏杆菌病病原。结果显示:猪巴氏杆菌病核酸阳性的有93份,阳性率达8.97%,表明猪巴氏杆菌病感染存在于成都地区的猪群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品种交流日益频繁,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群免疫抑制病迅速传播,带来猪群免疫失败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猪病频发,混合感染严重,难以控制和净化,直接影响猪场疫病防控和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品种交流日益频繁,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群免疫抑制病迅速传播,带来猪群免疫失败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猪病频发,混合感染严重,难以控制和净化,直接影响猪场疫病防控和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猪病错综复杂,混合感染的病例屡见不鲜,单一病原的感染尚可容易诊断和控制,但是混合感染病原较多,临床症状表现复杂,给猪病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期我们就猪病的混合感染邀请几位老师,分析一下混合感染的原因、分类、治疗和防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混合感染情况复杂,我们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领广大兽医工作者多总结新的防控方法,及早摆脱猪病混合感染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