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光波监测昆虫种群的动态是目前无公害防治害虫方法中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不同光波对储粮害虫的监测和防控的研究进展.简单描述光波测控设备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近些年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的研究概况,光波测报储粮害虫与传统选筛法之间的对比,以及目前光波测控储粮害虫存在的问题,并就光波测控储粮害虫中的IPM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引导广大储粮管理人员正确选择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真正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主要储粮生态区储粮害虫探管诱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粮堆表面储粮害虫诱捕器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掌握云南省主要储粮生态区域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粮库开展害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储粮工作者及时采取害虫防治措施,减少粮食损失。同时,可为建立云南省在线储粮害虫监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粮库安全储粮、科学储粮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储粮区,诱捕器的使用对储粮害虫的发生具有较好预警效果,同时也探讨根据诱捕器诱捕到害虫的时间开展预防性杀虫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储粮害虫检测技术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粮害虫的检测技术一直都是粮食储藏行业研究的热点,害虫种类的正确鉴别和密度的确定是粮食管理人员进行害虫防治的必要依据。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研究有效的害虫检测方案时,提出了许多储粮害虫检测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害虫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与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储粮害虫图像的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储粮害虫进行实时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基于图像识别的检测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的新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储粮害虫图像的边缘检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粮虫图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储粮害虫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储粮害虫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粮食储藏行业研究的一个热点,害虫种类的正确鉴别和密度的确定是粮食管理人员进行害虫防治的必要依据。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研究有效的害虫测方案中,涌现了许多储粮害虫检测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害虫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与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作者提出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储粮害虫检测和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粮害虫是粮食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储粮害虫的实时监测是进行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储粮害虫检测新技术,如:基于图像识别法的外部粮虫检测新技术和基于软X射线成像检测、电导检测、微波雷达检测、近红外检测、声音检测等方法的内部粮虫检测新技术,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图像检测识别方法并给出了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仓型储粮害虫陷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建仓储粮害虫防治及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YC-97型储粮温湿度及害虫监测系统和粮虫陷阱检测检疫技术在新仓型中的应用,并与扦样筛选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以环流熏蒸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的害虫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储粮害虫智能图鉴及图像识别APP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储粮害虫图鉴信息的便捷获取和害虫图像的自动识别,研发了一款储粮害虫智能图鉴及图像识别APP软件。该APP软件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采用Solr全文搜索引擎和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146种常见储粮害虫信息的电子化展示和智能检索,以及6类10种常见储粮害虫的在线识别。此APP软件可以成为储粮保管人员的学习助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嗅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粮食检测方法的要求,电子鼻技术在粮食储藏与加工方面得到了研究和应用。电子鼻由气敏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系统等功能器件组成,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谱对气味物质进行检测。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鼻技术在储粮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分别从储粮微生物检测、储粮害虫检测、储粮新陈度检测三个方面作了详细叙述,并指出了电子鼻技术在储粮品质检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储粮害虫难以在线监测的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雾计算、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粮食虫害监测系统,能同时监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并排除了杂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由于功耗较低,可以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部署,方便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降低系统实际运行中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11.
储粮害虫PH3抗性机理及分子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芳  严晓平 《粮食储藏》2011,40(3):8-13
储粮害虫PH3抗性一直倍受关注。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对储粮害虫PH3抗性产生的生化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尚无定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储粮害虫PH3抗性分子监测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储粮害虫PH3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及PH3抗性分子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海南省储粮害虫的分布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情况,选取海南省28家储粮单位作为储粮害虫动态监测点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南省粮库中的储粮害虫主要包括7种鞘翅目昆虫、2种鳞翅目昆虫及2种啮虫目昆虫。在分布上,海南省西部粮库的害虫发生种类较其他地区丰富。在三大原粮中,稻谷中发生的害虫种类最多。在害虫发生发展规律上,6月~9月是害虫高发期,谷蠹、嗜虫书虱和锈赤扁谷盗是高发害虫。在储粮害虫防治上,常规储藏的粮库一年平均熏蒸4次,熏蒸剂主要是磷化铝。本次跟踪监测初步明确了海南省储粮害虫的分布特征、发生规律及在不同原粮中的发生情况,为指导海南省的储粮害虫防治、预测和预报工作提供科学数据,为海南省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许多储粮害虫在粮粒内取食为害,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但是其隐蔽性强,检测困难,费时费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粮粒内害虫检测中的优点,并综述了粮粒内隐蔽性害虫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阐明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唇形科植物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应用唇形科植物粗提物、活性成分、精油等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的研究进展,并指明了今后防治储粮害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粮食储藏》2005,34(6):54-55
文章题目作者期号页码储粮有害生物及防治技术MATLAB在储粮害虫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陈栋张颖悦周龙1 3几种植物性物质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李世广林华峰刘志红等1 8害虫种群检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施国伟黄志宏原锴1 11八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的测定姚渭薛美洲杜燕萍2 3茵陈嵩的三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赤拟谷盗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的研究张丽丽杨长举2 6无色书虱不同虫态对PH3抗药性的研究白青云朱克瑞曹阳2 9昆虫生态环境控制的研究李文辉陈嘉东张新府等3 3应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朱邦雄刘国述刘荣等3 7磷化氢防治高抗性锈赤扁谷盗试验卢全…  相似文献   

16.
在害虫陷阱器中放置不同的引诱剂作为诱芯对储粮害虫进行诱捕,对部分虫种捕捉率达到90%以上,引诱剂结合陷阱器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对储粮害虫的检测、预防和防治效果,且防治成本低,避免了化学药剂防治引起的储粮污染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储粮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策略,分析了生物防治、植物次生物质、人工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储粮害虫,并对无公害防治储粮害虫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粮食的储藏环境影响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存活数量及种群动态,主要影响因子有温度、湿度、食料、气体等。为明确不同环境因子对储粮害虫发生发展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储藏环境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储粮害虫对环境的要求因种而异,其生长发育、生殖潜能、生命力、季节性行为活动等会随着粮食储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近年来,利用环境因子调控储粮害虫危害的研究越来越多,多注重于通过温湿度和气体调控等方式来防控储粮害虫,以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展望了利用环境因子防治储粮害虫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害虫防治手段的选择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对技术设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农户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对华南地区农户储粮害虫的危害状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调查表明,农户储粮害虫以谷蠹,米象、玉米象的虫口密度最高,分布最广,危害性最大,对农户储粮造成的损失惊人。试验表明,防治农户储粮害虫以应用粮食保护剂为主,溴氰菊酯与防虫磷混用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山苍子、香茅草等植物性物质防治农户储粮害虫,能保持农户储粮半年至一年基本无虫。敌敌畏作为熏蒸剂防治农户储粮害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储温储粮技术、高水分粮的处理和保管、粮食烘干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储粮业务中的应用等粮食仓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