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发病情况 2006年入夏后,讷河市高温、多雨,在讷漠尔河沿河草甸中的沟、泡、洼地蓄满积水,放牧的羊群饮用这样的水。进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讷河镇全胜村、前进村、东风村的3群264只羊,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腹泻、结膜变白,突然死亡83只羊,特别是当年春季产的183只幼羊(5~8月龄),死亡66只。有2群都用硝氯酚进行治疗,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991—2005年期间对青海省牛羊吸虫感染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5年间肝片吸虫发病羊111299只,发病率为11.03%,死亡4323只,致死率为3.88%;双腔吸虫病发病羊48630只,发病率4.30%,死亡6863只,致死率为14.11%。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虫动物是该病的感染源。双腔吸虫是我省优势虫种,全省各地牛、羊普遍感染,灌木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双腔吸虫感染严重。吸虫病多发在成年牛羊,没有品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系绵羊是我国藏羊的一部分,是甘南地区畜种资源之一。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容易感染肝片形吸虫病。该病对仔畜和绵羊危害极其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曾给甘南州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藏系绵羊肝片形吸虫病1641例,治愈1461例,治愈率89%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以绵羊为主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造成肝组织损伤,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羊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引起绵羊为主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可引起胆管炎和管壁增厚。两病均引起肝肿大,肝被膜肥厚。严重感染时可见黏膜黄疸、消瘦、颌下水肿、下痢,急性混合感染可引起大批死亡。2005年10月初青海省湟中县降雨量充足,草场过水严重,使得盘道镇东、西岔村多数养羊专业户的藏系绵羊暴发急性肝片吸虫病及双腔吸虫病混合感染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10月初,青海省湟中县盘道镇东、西岔村4…  相似文献   

5.
肝片形吸虫病对牛羊的危害很大,会引起大批牛羊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总结了该病的病原体特征和发育史、流行病学、发病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是放牧肉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养殖者在低洼、潮湿、河谷或者沼泽地带放牧,牛群很容易接触肝片吸虫病的传播媒介,造成感染。肝片吸虫病发生之后,轻者会造成肉牛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引发死亡,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作为养殖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肝片吸虫病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加强预防,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治,减少肝片吸虫病发生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黑牦牛、藏细毛羊是青海地区重要的禽畜种类,是青海地区珍贵的畜种资源之一。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容易感染肝片形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为慢性消耗病,为黑牦牛、藏细毛羊养殖常见的寄生虫病。此病发病病症轻重,与感染虫体数量有关。发现得早,用药及时,能很好恢复病情。治疗此病的药物中,硝氯酚为高效首选药。该病对仔畜和羊群危害极其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曾给本地禽畜养殖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病为严重危害牛羊的蠕虫病,此病病症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下面就本中心隔离场一例肝片吸虫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0.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病原体系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胆管里。成虫虫体扁平,呈叶片状,体表生有许多小刺,虫卵呈卵圆形,黄褐色,前端有1个不明显的卵盖。虫卵对干燥和高温很敏感。阳光直接照射3分钟即死亡。在完全干燥的粪便中多迅速死亡。在高温40-50℃时几分钟内死亡。  相似文献   

11.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0年8~10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2.
正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对大别山区某一山羊养殖户羊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肝片吸虫病,经过驱虫治疗,取得明显效果。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由于本病的传播需要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参与,故常发于  相似文献   

14.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牛羊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胆管或胆囊中,引起牛羊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胆囊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可使患病牛羊生产性能下降,对幼龄牛羊危害极大,可致大批患病幼龄牛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肝片吸虫的发育史、致病机理及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作简要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病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是危害畜牧业生产较为严重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尤以牛羊等反刍动物较为常见,感染严重可致动物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多呈地区性流行,在多雨年份出现暴发和流行的几率较干旱年份大。舍饲兔群常因食入从低洼、潮湿牧地割来含有感染性囊蚴的牧草而感染。2019年7月,某肉兔场发生肝片吸虫病,造成兔群出现死亡,经过有效诊治,较好的控制了此次肝片吸虫病造成的损失。现将此次肉兔肝片吸虫病诊治介绍如下,希望对肉兔养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5年11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粪类采集与检查随机采集江西沟、黑马河、石乃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8月长春市农安县某萨福克绵羊发病,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7月,长春市农安县某萨福克绵羊养殖户放牧饲养的179只萨福克绵羊部分绵羊陆续出现消瘦、腹泻等症状,并在7月末出现死亡现象,至8月初,相继死亡5只,养殖户以为是肠炎,  相似文献   

20.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