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草产量、土壤全氮变化及羊草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0(CK)、100、200、300、400 kg/hm2的施氮(纯氮)量.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羊草产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309.66 kg/hm2施氮量草产量最高,羊草干草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73x2 +45.21x+3808;羊草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00 kg/hm2处理水平氮肥利用率最高;羊草生育期内土壤全氮含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肥会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壤残留氮素的多少.施入309.66 kg/hm2氮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2.
磷肥用量及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米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在江汉平原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磷肥用量及氮、磷、钾肥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株高提高,施磷(P2O5)45,90和135 kg/hm2与不施磷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3.2%,38.3%和36.3%,分别获得纯利润411.7,624.6和427.9元/hm2,说明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并使产量和经济收益提高,在3个施磷水平中以施磷90 kg/hm2效果最好.不同氮钾肥配合对磷肥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以不施氮、钾肥,仅施氮肥,仅施钾肥和氮、钾肥配合施用为基础,施磷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2 401,5 500,2 051和7 900 kg/hm2,磷与氮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小米草施氮增产效果极显著,其中在磷钾肥基础上施氮的增产效果达1.79倍.在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增产显著,但若不配合施用氮、磷肥,钾肥施用没有增产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产量具有明显正交互作用,其中氮与磷(在施钾基础上)、氮与磷钾、磷与氮钾的交互值达5 000 kg/hm2以上,说明氮、磷、钾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量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桂牧1号朵交象草对氮肥的施用量非常敏感,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其生长高度、鲜草产量随着增加,在150~450千克/公顷纯氮情况下,其鲜草产量同施氮量之间呈正相关。在生产上,为了降低成本,较适合的施肥量是300千克/公顷纯氮。  相似文献   

4.
小黑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施氮对不同刈割时期小黑麦中饲237 Triticale cereale cv. Zhongsi 237的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刈割时期对中饲237的草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施氮可显著改善刈割后中饲237的再生性,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二茬鲜草、干草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可提高饲草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饲草品质.起身期刈割的处理,其二茬草的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均高于拔节期刈割的处理.追施氮肥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及产量均大于未追施氮肥的处理,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未追氮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高丹草产量及氮素利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N0、N90、N180、N270、N3605个施氮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江苏扬州地区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高丹草Sorghum hybrid株高、茎叶比、产量及其不同器官的氮素分配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核算。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高丹草种植的经济效益,2008年增收最高达6 046元/hm2;产量与株高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第1茬在处理N360最高,第2茬和第3茬在处理N270时最高,而施肥对茎叶比的作用主要在第2茬;高丹草植株全氮多集中在叶片,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不同器官的全氮含量叶片全株茎叶鞘。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刈割后施用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草量和山羊体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施用氮肥有利于提高桂牧一号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施碳铵比施尿素效果好,其中刈割后施碳铵821.4 kg/hm~2的处理,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02.2 t/hm~2和13.05 t/hm~2,比对照组提高21%和31%。同时在山羊体外干物质和有机物的降解率亦最高,分别为60.8%和67.2%。  相似文献   

7.
试验阐明了施用磷肥、钾肥和苜蓿专用肥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苜蓿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苜蓿专用肥750 kg/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7.7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苜蓿专用肥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苜蓿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地增加;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第一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过磷酸钙施肥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增加;不同水平施用硫酸钾与不施硫酸钾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施硫酸钾150 kg/hm2与50 kg/hm2间鲜草总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硫酸钾水平的提高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试验条件下硫酸钾施用量以1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杂交苏丹草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中NO3-N含量最高;施氮处理植株茎秆、叶片NO3-N含量均高于对照(N0)。同种施肥方式下,各茬收获草(H1、H2、H3)的NO3-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所有氮素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NR活性升高。一次性基施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分次施肥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N3和N4)产草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N1和N2)(P<0.05)。施氮处理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218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等降低。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变化情况是相同施氮量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基施处理,即:N3>N1,N4>N2,粗蛋白生产效率是高施氮量分次处理高于一次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9.
施用氮肥对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氮对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中科2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Zhongke No.2’)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羊草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干草产量。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羊草产量,施用量以133.8 kg·hm-2最为适宜,羊草产量为13134.7 kg·hm-2,每千克纯氮增产55.5 kg;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羊草氮、磷、钾吸收量。  相似文献   

10.
李威  温翠平  漆智平  唐树梅 《草业科学》2012,29(8):1262-1271
盆栽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typhoideum)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王草的生产和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王草的干质量、株高、叶绿素SPAD值、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都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全磷、全钾、粗纤维含量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氮肥施用时期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并不同步,同一刈割期内,同一施氮水平,在生长初期、分蘖期、拔节期分3次施入优于生长初期一次性施入,利于王草粗蛋白含量的提高,且只有分3次平均施入对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王草生长的最佳盆栽施氮量为3.48 g·盆-1(纯氮180 kg·hm-2),施氮量为1.74~6.95 g·盆-1(纯氮90~360 kg·hm-2)时王草能正常生长,小于0.87 g·盆-1(纯氮45 kg·hm-2)或大于13.91 g·盆-1(纯氮720 kg·hm-2)对王草生长有限制,不施肥显著限制生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好的王草施肥方式是在生长初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分3次平均施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两者茎、叶及整株的Fe、Mn、Cu、Zn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中,Fe的含量最高,且叶片中的Fe含量明显高于茎;皖草2号的Mn、Cu、Zn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但Fe含量显著低于墨西哥玉米。不同氮素运筹比较,一次性施肥处理中,2种牧草均以300 kg/hm2(N1)处理的Fe含量最高;而分次施肥处理中,Fe含量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皖草2号的Mn含量以N1处理最高,Cu、Zn含量以低施氮量处理较高;而墨西哥玉米的M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u、Zn含量均以底肥一次性施入的含量较高。N1处理的Fe、Mn、Cu、Zn累积量和产量最高,且墨西哥玉米的累积量和产量显著高于皖草2号。不同器官中4种元素的累积量和产量不同,皖草2号叶片中Fe的累积量和产量高于茎,而Mn、Cu、Zn的累积量和产量低于茎;墨西哥玉米叶片中Fe、Mn、Cu、Zn的累积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茎。刈割次数对2种牧草吸收4种元素的影响也不同,皖草2号的 Fe、Mn、Zn含量以头茬草最高,而Cu 含量以第3次刈割草的含量最高;墨西哥玉米则以头茬草的Mn、Cu含量和第3次刈割草的Zn含量最高。2种牧草再生草中4种元素的累积速率表现为Fe>Mn>Zn>Cu,且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墨西哥玉米的降低幅度大于皖草2号。综合分析认为,生产上选择皖草2号牧草类型,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 kg/hm2的管理措施,可以获得矿质营养较高的优质牧草,且要重视头茬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生产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施氮梯度范围,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穗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60 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投入产出比降低.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而以生产饲草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75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Setaria itlica)产草量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建立饲用谷子干草产量(Y)与土壤含水量(x1)、N(x2)、P(x3)、K(x4)以及播量(x5)之间的数学模型,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水分、播量、磷肥、钾肥等对产草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磷肥、钾肥;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水分+播量钾肥+播量氮磷耦合水氮耦合水磷耦合;其他各项没有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20 543.756-565.570x1-39.942x2-23.102x3-38.470x4-151.877x5+1.052x1x2+1.604x1x3+12.953x1x5-0.173x2x3+0.737x4x5-2.292x52,其决定系数R2=0.788,显著值Sig.=0.0000.01,差异极显著,FLf=0.464F0.1=2.193,失拟性不显著,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程度较高。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kg/hm2。该方案干草产量为14 037.15kg/hm2,经济效益为13 887.15元/hm2,较最优组合增收3 288.98元/hm2,增幅23.68%。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青海同德地区选取5龄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和5龄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人工草地连续两年进行了老龄人工草地平衡施肥试验。试验根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提供的测土施肥最佳配方(OPT)设6个施肥处理,另设一个不施肥对照,测量两种牧草品种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结果施氮肥的经济效益高于施磷肥的效益,同德老芒麦的施肥效益高于冷地早熟禾的施肥效益,两种牧草平均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以OPT-P施肥处理时为最高,分别为8946.2kg/hm2和368.1kg/hm2.氮磷肥互作产生负效应。施钾无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氮钾配施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对燕麦的穗数、穗长、穗重、穗粒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N75K135时,穗重、穗粒数、穗数和种子产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95g/穗,37.53粒/穗,625.33个/m^2,6 621.53kg/hm^2;燕麦种籽产量与其各产量构成因子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氮钾肥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5 194.11+25.01N+3.38K-0.135N2-0.028NK(R=0.97**),在N75K135时粗蛋白含量为12.90%,粗纤维为5.78%。  相似文献   

16.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钾处理,探讨不同施钾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性状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提高青引1号燕麦各产量性状的增加。在施N54.75kg/hm2和施P2O551.75kg/hm2的基础上,当施K2O分别为10~20 kg/hm2、20~30kg/hm2、50kg/hm2、30~40kg/hm2、30kg/hm2和60kg/hm2时,青引1号燕麦小花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粒长、粒宽、千粒重达到最大,分别为2.7个、86.7个、2.56 g、1.604 cm、0.318cm和33.50 g。青引1号燕麦在施K2O40kg/hm2时,种子产量及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5.3kg/hm2和864.9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s=5164.65+49.94 K-0.52 K2预计,蛋白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p=618.29+7.00 K-0.050 K2预计。青引1号燕麦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ys=-19268.1-519.2 Fs+780.6 Ns-219.1 Li-2035.1 Swi+665.5Lg+19047.6 Wg表示。小穗数、粒长、粒宽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新苏2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Xinsu No.2’)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抽穗和灌浆期以固定比例追施氮肥,研究追施氮肥对苏丹草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能够促进株高生长,增加叶片长度和宽度,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提高叶面积指数。适量追施氮肥显著增加了苏丹草种子千粒重及一级穗柄数,并极大提高了每穗粒数,最终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追氮600 kg·hm-2时可获最大种子产量3815 kg·hm-2。灌浆期随追氮量增加各器官全氮含量增加,追氮750 kg·hm-2时,茎秆和穗粒部全氮含量最高,追氮600 kg·hm-2时,叶片全氮含量最高,且同一追肥处理:穗粒部 >叶片 >茎秆;随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追施氮肥对苏丹草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表现情况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追施氮肥600 kg·hm-2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围栏草地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牧草产量.连续2年施用N90和P30比不施肥增产265.3%;第2年连续施肥比第2年不施肥相对增产40%~135%;第1年施肥处理的肥料后效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12.3%;干草产量随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直线相关;钾肥在该草地上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能显著提高围栏草地品质,高氮处理(N135)比无氮处理(N0)粗蛋白含量增加20%以上.综合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川西北草地最佳施氮量为135~1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30 kg/hm2,而钾肥可以不施;在最佳氮、磷肥配施下,可以采用隔年施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