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肉牛全混合日粮(TMR)是一种将粗饲料、精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将水分调到45%,能够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饲养技术。[方法]为了比较西门塔尔牛TMR饲喂与传统饲喂方式,在固原市瑞科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随机选取120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作为试验牛群,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头,试验组使用TMR日粮饲喂,对照组采用传统饲喂方式饲喂,观察育肥牛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变化。[结果]结果表明,TMR饲喂的肉牛平均体重(547.9 kg),比传统饲喂平均体重(509.24 kg),相对提高了7.6%(P0.01)。TMR饲喂平均日增重(1 331.6 g/d)比传统饲喂的平均日增重(1 194.5 g/d)相对提高了11.5%(P0.01),西门塔尔公牛育肥平均体重TMR饲喂785 kg,传统饲喂为752 kg,体重增加33 kg,提高4.4%(P0.05);西门塔尔育肥公牛平均利润TMR饲喂比传统饲喂利润增加1 529.5元/头。[结论]西门塔尔牛TMR饲喂比传统饲喂优势明显,应在肉牛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肉牛育肥中应该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并科学地对肉牛日粮中的粗料部分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本试验以西黄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12~18月龄)为试验对象,分别饲喂不同组合日粮,对其肉牛生产性能、增重效果和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增重方面,日粮中粗饲料中青贮玉米比黄贮玉米的增重效果明显(P<0.05),粗饲料中青贮玉米比氨化秸秆的肉牛育肥增重量高5.05%(P>0.05)。在经济效益方面,饲喂青贮玉米和氨化秸秆,在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饲喂桔秆组。  相似文献   

3.
全混合日粮压块饲料育肥肉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玉米秸秆、稻草秸秆与精料设计全混合日粮,配制压缩块状饲料进行肉牛育肥及屠宰测定试验,研究秸秆与精料分开的传统饲养模式与压块饲料饲喂肉牛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分别饲喂玉米、稻草秸秆与精料全混合日粮压块饲料的两试验组(Ⅰ和Ⅱ)育肥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59.26±161.11 g和1259.26±82.82 g,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的精粗料分开不补喂/补喂蛋白补充料育肥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06.17±228.48 g和318.93±119.80 g,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牛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Ⅰ和Ⅱ、Ⅲ和Ⅳ(对照)间平均日增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以玉米秸秆或稻草秸秆与精料补充料等复合配制而成的全混日粮压块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较秸秆与精料分开的传统饲养模式饲喂内牛育肥效果更为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观测肉羊TMR饲喂与常规饲喂的效果,表明TMR饲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常规饲喂组(P<0.05),分别为233.72±25.14 g和201.18土42.69 g.在饲喂量相同的情况下,体重每增加1 kg,TMR饲喂组比常规饲喂组少消耗精饲料0.39 kg、粗饲料2.67 kg.经90 d舍饲育肥,TMR技术饲喂平均每只肉羊均比常规饲喂多收益87.6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葡萄糖(RPG)对西门塔尔肉牛育肥期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18月龄、初始体重(444.3±26.9)kg的健康纯种西门塔尔公牛3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基础日粮中不添加RPG,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 g和300 g RPG。为了避免额外添加RPG对育肥效果产生影响,对照组和100g RPG组分别添加未受保护的葡萄糖,使3组添加的葡萄糖总量保持一致。试验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90 d。结果表明:0~40 d,100 g RPG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40~90 d,300 g RPG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0~90 d,300 g RPG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随着RPG添加量增加而提高(P<0.01);300 g RPG组肉牛0~90 d的体高和胸围增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300 g RPG组肉牛血清中葡萄糖和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球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杏鲍菇菌糠对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择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60头,分为2组,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和替代青贮玉米全混合杏鲍菇菌糠日粮,试验期50 d,测定采食量、日增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采食正常,两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性能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减少2.29元/(头·d),差异显著(P0.05)。[结论]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对其生长性能无影响,且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雅江雪牛在标准化养殖下生产性能与传统饲养模式的差异。试验对比不同年龄段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饲养和传统方式饲养后的生长发育差异。本试验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曲水牦牛经济杂交实验站选用42月龄、28月龄与18月龄育成的雅江雪牛公母牛,在舍饲条件下设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体重、体尺、增重数据,根据各数据变化调整混合日粮的饲喂量及营养搭配。结果表明,试验90 d内,42月龄雅江雪牛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变化|28月龄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3 kg和0.79kg,比传统饲养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高出106.67%和31.67%|18月龄雅江雪牛标准化养殖公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75 kg和0.83 kg,比传统养殖的公母牛平均日增重提高18.70%和245.83%。结论,18~28月龄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标准化饲养能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为西藏自治区雅江雪牛的标准化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舍饲养殖|生长发育|日增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肉牛场不同牛群全混合日粮(TMR)的粒度和饲料消化率。[方法]在固原市瑞科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选取西门塔尔牛犊牛、母牛、育肥牛各120头作为试验牛群,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头,试验组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对照组未添加。[结果]结果表明,断奶犊牛和育肥牛TMR日粮粒度第2层比例最高分别为51.60%,52.9%。母牛第1,2,3层比例基本相同,在20.30%~21.85%之间。犊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后第1,2层筛上物合计35%,比例下降,说明犊牛消化程度增加,消化率提高。育肥牛日粮第1,2层筛上物合计分别为64%,48%,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24%。[结论]肉牛TMR日粮粒度越大,粗饲料越长,过瘤胃速度越慢;育肥前期粗饲料长度为2.5 cm,育肥后期粗饲料长度3.5 cm。断奶犊牛和育肥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提高了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日粮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对肉牛育肥增重性能的影响,选取15月龄体重(376.53±30.31)kg的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杂交F1代公牛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T)与产朊假丝酵母菌组(CU),CT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CU组在TMR中按10 g/100 kg体重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粉剂(活菌数≥4×109 CFU/g)。饲养期为120 d,每隔30 d测定TMR剩料粒度、体重变化,并采用粪筛对粪样分布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在TMR投料配方比例与制作粒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育肥期的延长,宾州筛第1层(粒径>19 mm)比例下降,说明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可以提高肉牛对长粗饲料的采食;15月龄肉牛体重变化随饲养天数呈一元线性增长模式;CU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比CT组降低9.9%(P<0.05);CU组平均耗料增重比(F/G)比CT组下降了15.4%(P<0.05),日增重(ADG)有所提高(P>0.05),说明CU组可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CU组胴体重高于CT组4.2%(P<0.05),但屠宰率无显著差异;利用粪筛对CU组与CT组粪便粒径分析,中上层比例有所降低表明CU组肉牛对TMR中饲料颗粒消化更加充分。综上所述,日粮添加产朊假丝酵母可以提高15月龄肉牛对TMR中长纤维的采食,DMI降低9.9%,F/G降低15.4%,胴体重提高4.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青贮饲料饲养肉牛的效果,选择18月龄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40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饲喂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精料,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进行100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在前、中、后及全期分别为1050、1530、1470和1350g,对照组分别为980、1120、1070和1060g;试验组肉牛在消耗精料2274kg、青贮饲料21298kg的情况下增重1220kg,对照组肉牛在消耗精料2272kg、青贮饲料21326kg的情况下增重950kg;试验组肉牛每头盈利2499.9元,对照组肉牛每头盈利1554.1元。本试验表明,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饲养肉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