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张掖肉牛发展历史、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旨在探讨张掖肉牛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创新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张掖肉牛产业的发展,坚持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张掖市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以及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以"建设百万头优质肉牛基地,打造百亿级牛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推进张掖肉牛全产链发展,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规模养殖场(区、合作社)为纽带、适度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张掖肉牛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深加工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肉牛类群的形成及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张掖肉牛类群的形成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梳理了肉牛产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科研及项目支撑,明晰了张掖肉牛发展的历史背景。针对肉牛产业发展中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特色优势品牌未形成等问题,就张掖肉牛产业发展探索性的提出了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肉牛产业是临泽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建设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和实施"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为契机,着力做大做强奶肉牛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农民增收。本文对临泽县肉牛发展的有利因素、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肉牛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肉牛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化肉牛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肉牛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我国肉牛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保障牛肉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谐,推进肉牛业由传统粗放型养殖方式向现代集约型养殖方式转变,以及促进肉牛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扶持“菜篮子”产品(畜产品)生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性肉牛产业标准化进程。应该说,标准化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对于提高区域性饲草饲料资源利用率、加速肉牛品种改良、推动养殖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提升肉牛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破解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现将标准化肉牛生产关键技术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张掖市自然条件优越、饲草资源丰富、良种化程度高、发展模式先进、服务体系完善等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以张掖市30年来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坚持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肉牛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在规模扩展、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数字化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装备肉牛产业,大力发展肉牛饲养业,努力把张掖打造成中国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  相似文献   

7.
张掖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肉牛产业是张掖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市肉牛产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目前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做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临泽县以建设全省牛产业大县和实施"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为契机,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该县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以养殖小区、专业村社和养殖大户为主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张掖肉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开展种公牛培育,实现基础母牛保护及利用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张掖肉牛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肉牛品种在丝路寒旱区的育肥屠宰性能,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规模育肥者选择牛源、品种和确定育肥期长短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以甘肃张掖舍饲管理条件下的公犊牛育肥、出栏记录为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育肥期日增重;以现代化流水屠宰加工车间屠宰牛只胴体过磅记录为样本对不同品种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根据智慧牧场24批次入场培育和育肥和屠宰车间屠宰11779头牛只信息分析,目前丝路寒旱区以张掖肉牛、安格斯和荷斯坦3个品种为主进行肉牛生产,其中:公牛育肥产肉占84.54%,其中:张掖肉牛占74.61%居主导地位,安格斯占16.08%,荷斯坦占9.31%。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经250天育肥平均日增重张掖肉牛达1.41kg、安格斯1.33kg,荷斯坦1.19kg。安格斯胴体重和屠宰率最高,分别为393.21kg和57.83%,张掖肉牛次之。 【结论】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重大项目实施区的(张掖)肉牛育肥优势突出,日增重达到较高水平。 地处北纬380 的黄金玉米产业带,气候适宜、饲草资源丰富,适于肉牛产业发展。现有的3个品种在这里育肥效果均较好,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达到1.19kg以上。ZY肉牛达到1.41kg,与公开报到的试验结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品种不同但各有优势,安格斯育肥期长,胴体重和屠宰率高,是生产高档牛肉的品种;张掖肉牛育肥期短、日增重高,生产周期短,周转快;荷斯坦公犊育肥丰富市场牛肉供应。但在育肥牛源始重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区别,张掖肉牛以300Kg左右架子牛育肥比较普遍,安格斯和荷斯坦以200kg左右犊牛持续育肥为主。 品种间平均日增重差异较大。在相同的生产周期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若选择张掖肉牛育肥,尽量选择300kg以上,以较高的日增重和短的育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回报。 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与育肥期长短关联性较强。如果育肥期相同,始重大则日增重高;而始重相同,育肥期长日增重低;生产中要注意选择始重大的架子牛进行育肥,争取缩短育肥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屠宰性能来看,生产大群体平均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达到646.84kg、353.13kg和54.24%;张掖肉牛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达到684.72kg、387kg和56.43%,均为目前我国较高的水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