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新鲜黄瓜为试材,分别将黄瓜切分为丁状、段状和片状,在4℃条件下贮藏,研究了不同切分方式对鲜切黄瓜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鲜切黄瓜的加工和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鲜切黄瓜的失重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切丁的鲜切黄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速率与失重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微生物指标的上升速率最大,受损程度大,更易衰老。与切段方式相比,切片方式更有利于延缓鲜切黄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下降与失重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的上升。贮藏第8天,切段与切丁的鲜切黄瓜菌落总数指标均已达到销售极限,切片的鲜切黄瓜的菌落总数已接近销售极限。总的来说,切片方式更利于黄瓜的贮藏。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氮速冻及缓冻,研究了冻结温度、速度对黑牛肝菌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温度、速度对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在-100℃、-80℃、-60℃及-35℃(缓冻)下进行冻结,黑牛肝菌的PPO活性分别下降了73.5%、70.6%、65.2%及18.0%,POD活性分别下降了68.4%、62.2%、51.7%及15,8%。  相似文献   

3.
研究褪黑素(melatonin, MT)结合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AP)处理对贮藏期间黄牛肝菌(Boletus flavus)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素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可将黄牛肝菌的贮藏时间从5 d延长到20 d,维持较好的营养品质,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可溶性蛋白分解为氨基酸,延长鲜味、甜味保存期;维持CAT、SOD活性使黄牛肝菌处于较低且平稳呼吸状态。在第20天时,褪黑素结合气调包装的MDA含量较低,维持较高POD、PAL活性,抑制PPO活性,从而控制褐变指数上升,促进酚类物质积累,提高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研究结果表明褪黑素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黄牛肝菌的抗氧化和保鲜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运输中温度变化对速冻松茸品质的影响对运输车中的速冻松茸于8:00开始取样,2 h取一次样,记录实时温度,并测定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SPSS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与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642),丙二醛(MDA)含量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R=0.455),PPO活性与温度极显著相关(R=0.994*),POD活性与温度微弱相关(R=0.125)。  相似文献   

5.
纳他霉素处理对火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良杰  曹森  吉宁  王瑞  马超  肖密  罗冬兰 《中国果树》2021,(2):26-30,39
研究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对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400、800、1200 mg/L)纳他霉素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果实表面微生物菌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火龙果呼吸强度,抑制腐烂指数、鳞片黄化率、质量损失率、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延缓鳞片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提高果实SOD、POD、CAT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在贮藏末期时仍能保持较低的细菌菌落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综合认为,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明显延缓火龙果果实衰老,有效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以800 mg/L纳他霉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延长树莓保鲜期,以秋果型红树莓海尔特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速冻低温贮藏周期对其果实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低温贮藏后60天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鞣花酸、维生素C、总酚含量均高于对照,腐烂率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而贮藏120天、180天、240天、300天和360天的可溶性固形物、鞣花酸、维生素C、总酚含量均低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建议红树莓“海尔特茨”速冻低温贮藏最佳周期以60天为宜。  相似文献   

7.
以"北农佳秀"黄瓜为试材,采用0.1mmol·L~(-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浸泡黄瓜10min,研究了外源NO处理对黄瓜采后贮藏期间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在贮藏期间,丙二醛含量上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叶绿素等含量降低,而0.1mmol·L~(-1)硝普钠处理可有效保持黄瓜的品质,抑制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好的维持黄瓜采后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野生食用菌的生产季节,通过对尼古丁外源性污染的排查和内源性成因的验证等,得出牛肝菌等食用菌所含尼古丁是内源性次生代谢产物这个结论,并对影响牛肝菌尼古丁含量水平的自然因素和牛肝菌中含尼古丁的风险评估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欧盟方应当将牛肝菌中的尼古丁作为豁免物质,取消对其含量限值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纳米膜包装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为试材,采用纳米膜(银系列)包装的方法,研究其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贮藏,纳米膜包装有效维持菠菜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色泽和失重,延缓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增强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轻了活性氧对组织的损伤。因此,纳米膜(银系列)包装可有效地保持菠菜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从铜色牛肝菌(Boletus aereus)、双色牛肝菌(B.bicolor)、美味牛肝菌(B.edulis)、灰褐牛肝菌(B.griseus)4种云南野生牛肝菌中提取多酚物质,研究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双色牛肝菌、美味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所含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种酚类物质中,5-磺基水杨酸、儿茶素和肉桂酸在4种牛肝菌中均被检出。其中5-磺基水杨酸含量最高,在4种牛肝菌中的含量分别为986.88 mg/100g、679.00 mg/100g、1 369.25 mg/100g、1 268.5 mg/100g。4种牛肝菌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且该清除能力与多酚浓度呈现出很好的剂量相关性。4种牛肝菌都具有很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IC50值介于0.02和0.04之间。  相似文献   

11.
水果速冻保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天军  邓西民 《果树学报》2002,19(5):356-361
综述了水果速冻和冻藏研究领域中,水果速冻分类方法;冷冻速率与细胞冰晶体的分布、大小和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冷冻-解冻和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与水果质量有关的酶活性变化,果肉色泽、风味和抗坏血酸的变化;低温玻璃化贮藏水果的优点以及水果速冻和玻璃化保存期间低温断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海红果特优品种"晋海1号"及内蒙古清水河县的2个实生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出汁率以及果实硬度,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冻藏时间以及冻藏过程中的解冻次数对海红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海红果冻果加工工艺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实生海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晋海1号",出汁率低于"晋海1号";随着冻藏时间延长,3种海红果的出汁率均逐渐升高;经水浴解冻海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微波解冻和空气解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解冻次数增加逐渐降低;与未经解冻海红果相比,经解冻海红果的出汁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生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清爽,但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影响其市场价值。本研究在室温(25℃)条件下,以生菜为原料,表面菌落总数为指标,水量、制备时间、清洗时间、电流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菜等离子活化水杀菌工艺的最佳参数,即15 L水量,1.5 h制备时间,15 min清洗时间,6 A电流,此参数条件下处理后的生菜表面菌落总数为2.26 log CFU/g,而清水处理后的生菜表面菌落总数为5.70 log CFU/g。试验还对处理后的生菜进行了色差分析,发现等离子活化水对生菜的外观颜色没有影响。本研究表明,等离子活化水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生菜表面的菌落总数,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外观颜色,为生菜保鲜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方式,对实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闫靖  蒋赛 《中国食用菌》2019,(1):101-103,106
牛肝菌等食用菌属呼吸跃变型,被采摘后持续进行着强烈的代谢活动和呼吸作用,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储存、运输等环节,这会导致褐变、软化、萎缩、风味下降和腐烂等,影响食用价值和商品外观。在分析牛肝菌采摘后生理生化变化机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各种保鲜技术的优缺点,研究牛肝菌的储存与运输保鲜技术。根据运输距离和消费需求等情况,选取冷藏保鲜、气调保鲜和辐射保鲜等合理的保鲜技术,尽可能地保障牛肝菌菌体的色泽和形态,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较高的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猪苓生长土壤与自然土壤(非猪苓生长土壤)中微生物区系,从猪苓生长土壤和自然土壤中各自分离得到6种主要类型的菌,猪苓生长土壤中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菌落数较多,霉菌次之,放线菌、酵母菌较少。自然土壤中细菌的菌落数较多,放线菌、酵母菌、霉菌次之,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猪苓生长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比自然土壤高3个数量级,固氮菌高2个数量级,霉菌高1个数量级,而放线菌、酵母菌和细菌则低1个数量级。而后又从2种土壤中各自分离纯化出5种已知的霉菌,分别为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以及未鉴定出的其他霉菌,并且猪苓生长土壤中各霉菌数量都高于自然土壤,青霉属最为明显。猪苓生长土壤中合理的微生物比例,对猪苓人工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速冻蓝莓为原料,通过对冻藏和常温蓝莓汁发酵进行比较,研究菌种及接种量、发酵温度、澄清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冻藏处理的蓝莓与新鲜果实发酵的果酒品质没有太大区别。采用果酒酵母3#,接种量3%,主发酵温度控制在10-15℃,发酵时间12d,硅藻土用量为2.5%时,能生产出优质的蓝莓酒。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方法对金银忍冬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银忍冬种子采用室内干藏、室外冷藏、混沙层积和雪藏层积4种贮藏方法,测定最早发芽天数以及实验室发芽势与发芽率,场圃发芽势与发芽率;对室内干藏的种子进行不同浓度GA3处理,测定其发芽势与发芽率。结果表明:混沙层积与雪藏层积能明显打破金银忍冬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提高发芽率近4倍,提前发芽1个月;赤霉素对金银忍冬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以100 mg/L发芽效果最佳,提高发芽率近3倍,提前发芽1个月。  相似文献   

18.
于静  刘坤  樊明寿 《蔬菜》2024,(2):22-26
为更好协调马铃薯高产栽培与高效贮藏的关系,从块茎保鲜、抑芽、防腐、降低还原糖含量、减少质量损失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施用,氮、磷、钾肥应用以及微量元素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生育期施用有机肥是减少块茎贮藏期干物质消耗、提升贮藏质量的有效策略;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有助于减少贮藏期间块茎质量的损失和降低腐烂率;钾肥有助于降低块茎贮藏期间的发芽率,而氮、磷肥效果正好相反;施用钙肥可提升块茎的耐贮性及加工品质,镁的施用效果与钙相似。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育苗产业的发展,蔬菜商品苗的贮藏与运输成为幼苗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贮运前商品苗的质量和贮运期间的 管理和调控水平是影响贮运后幼苗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就贮运前壮苗的培育和管理技术,以及贮运期间的管理和控制 技术两个方面对贮运商品苗质量保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选择10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丰水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发育微环境及采后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变了果实生长发育的微环境,套袋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发生了不同变化,如冷藏80d时大部分套袋处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套袋处理有效地维持冷藏过程中果实的内在品质。在10种果袋类型中,外黄内黑的双层袋(编号为D-6)套袋处理的果实在冷藏80d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