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作为发动机负荷调节的辅助信号与主要调节信号一起,调节发动机的喷油量和点火角。本文围绕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安装位置、常见故障现象加以阐述,论述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时代科技发展的快速,目前汽车已经放弃传统的拉锁式直接控制的节气门,全部采用电子元件传感器提供信息给电脑ECU来控制电机来实现节气门的开启和关闭,这种形式的电子节气门在现实使用中能够使汽车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文章通过对电子节气门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的经验,对电子节气门在发动机中的应用所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故障点和确定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Freescale公司新推出的K60系列芯片中的一款所搭建的模拟信号产生系统,可以模拟汽车上的大部分传感器信号,比如曲轴位置信号、凸轮轴位置信号、前氧传感器信号、后氧传感器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等,ECU在接收到这些模拟信号之后通过分析判断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这些指令又会驱动相应的电磁阀等动作,控制喷油脉宽和点火时刻,指令信息可以通过串口显示在上位机上,为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有关ECU的开发测试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带有节气门拉索的自动变速器中,节气门拉索把节气门与自动变速器的节气门阀联接起来,通过节气门与节气门阀的联动,将发动机负荷信号转换成节气门油压信号,以此来控制主油压随节气门开度变化而变化,并将此油压送入各换挡阀,以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升降挡。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向伺服力反馈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缺乏驾驶临场感、非线性和未建模动态不确定性等缺点,结合临场感主从遥操纵理论,提出基于双向伺服力反馈控制策略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驾驶员目标开度与节气门实际开度位置偏差经动态鲁棒补偿器控制电驱油门踏板角位移,使驾驶员感知反馈力;同时位置偏差通过基于等效控制的模糊滑模控制器控制电子节气门实际开度,使其准确跟踪目标开度.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试验采用电控六自由度驾驶模拟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能够精确修正开度位置偏差,增强驾驶临场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失效时,会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等问题;并且对自动换挡影响较大,引起不能换挡、换挡冲击等方面的问题。叙述现代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故障现象、检修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空气流量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可以检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值,并把它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发动机电脑.电脑根据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值控制基本喷油量,从而确定应达到的基本空气燃油混合比例.该传感器通常位于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室之间的进气管中.  相似文献   

8.
汽车发动机上的油门又称节气门,一般是靠踏板来控制的,也称加速踏板,它是车用发动机的控制供油装置。其作用是驾驶员根据运行条件,来控制化油器节气门的开度,以调节气缸的混合气进入量及成分,从而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或负荷,使之适应于运行条件的要求。熟练的掌握油门应用技术,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预防机件早期磨损,减少故障发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油门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油门踏板的操纵。应以右脚跟放在驾驶室底板上作支点,脚掌轻踏在加速踏板上,用脚关节的伸屈动作踏下或放松。踏下时节气门开度加大,发动机转速加快;放松时供油量减少,转速减  相似文献   

9.
2JZ—GE发动机电子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1、图2所示。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ECU)及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负载的状况信息传递给ECU。ECU根据其信息,把设计的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进行比较,再根据其差值确定相应的控制量,去驱动控制进气量的执行机构动作。  相似文献   

10.
节气门体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控制进气量。本文围绕节气门的结构、安装位置、检修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业无人驾驶系统对高地隙植保机提出的油门自动控制需求,研制了以直流电机为动力源的油门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油门控制器、直流减速电机、电机驱动器、角度传感器、拉线轮等。油门控制器用以读取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将其与CAN总线上的油门指令进行比较,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机驱动器以控制减速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拉线轮旋转至目标位置。研究根据高地隙植保机发动机油门动作原理,进行自动油门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对直流电机、角度传感器进行选型,加工制作零部件完成了自动油门装置的组装和调试。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门自动控制系统在[0°,70°]范围内,角度相对误差不超过4%;发动机转速误差最大值发生在拉线轮转动角度为65°时,为19.8 r/min;发动机转速误差最小值发生在转动角度为50°时,为10 r/min;最小标准偏差和最大标准偏差发生50°和55°时,分别为3.03 r/min、6.33 r/min,相对标准偏差≤0.55%。本文研制的油门自动控制装置具备良好的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农业无人驾驶系统对油门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高压共轨柴油机ECU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压共轨柴油机输入输出的传感器信号、执行器功率进行需求分析,对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ECU的硬件需求确定微控制器的选型原则,提供了电源模块电路的设计思路;将发动机信号按照模拟、脉冲和开关3种类别分别设计典型的信号处理电路;采用常用的peak&hold电流驱动方式设计喷油器的驱动电路;基于BTN7960芯片设计了燃油计量单元驱动电路;设计了采用CAN接口的通信模块电路。对高压共轨柴油机ECU硬件的开发流程进行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R5踏板摩托车为基础,构建了前轮轮毂电机驱动、后轮汽油机驱动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摩托车研究平台。提出动力负荷为第一要素,车速为第二要素的动力切换控制策略,开发了由LPC935单片机、电子节气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单元等构成的控制系统。根据油门控制手柄位置信号、车速信号和电子节气门位置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两种动力的自动切换。试验证明,该混合动力摩托车动力切换平稳,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丘陵山地无人车振动特性,以丘陵山地无人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振动特性试验。在无人车车体选择11个测试点,设计6组试验方案,综合分析测点位置、发动机油门大小和路面不平度对无人车振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点3(车架左前部)是无人车整车最合适安装传感器位置,在无人车正常行走、油门1/2位置、挂1档工况下,加速度最大值为47.4 m/s2,加速度最小值为-50.36 m/s2,加速度平均幅值为5.092 m/s2,加速度有效值仅为6.864 m/s2,说明该测点振动表现稳定;其他合适的测点为测点4和测点9。发动机油门大小对于加速度最大值、加速度最小值、加速度平均幅值、加速度方根幅值、加速度有效值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测点下,油门1/2和油门3/4相比较初始油门,加速度平均幅值增大297.1%和322.8%。路面不平度对于无人车振动有显著影响:在水泥路面上,无人车底盘加速度值最小,而在沙壤土、黏土和干沙土三种路况下,底盘加速度值分别增加81.23%,77.91%和1.31%。同时提出降低发动机高频振动、增加阻尼、传感器工作时降低行驶速度等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MPC5xx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微处理器MPC5xx,设计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ECU)硬件。分析了ECU的功能,阐述了该系统的处理器模块、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的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提高ECU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的方法。试验表明,该ECU驱动喷油器电磁阀电流从0A提升到10A仅需要0.2ms,从保持的5A降到0.1A仅需要0.3ms。ECU的响应速度完全满足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反馈控制建立了一种计算方便、实用性强的空燃比控制模型,该发动机空燃比反馈控制模型以氧传感器信号为基础,由激活条件、调节振幅、方波、平衡、选择和滤波等6个模块构成。激活条件模块依据发动机运行条件选定空燃比是方波调节还是氧平衡控制调节,调节振幅模块则依据催化剂上游的废气质量流量确定燃油调节的幅度,调节信号经过选择、滤波后输出空燃比反馈修正系数,进而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论文最后将模块写进发动机电控单元(ECU)中进行初步的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稳态时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多点进气道顺序喷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对LPG和汽油两种燃料不同温度下的冷起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初始燃料喷射脉宽、起动喷射脉宽衰减梯度、初始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开度衰减梯度等控制参数对两种燃料发动机冷起动过程中过量空气系数Ф、瞬时转速和瞬态排放等起动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燃料冷起动特性、降低发动机排放、开发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二冲程汽油机低压半直接燃油喷射电控系统。进行了电控系统设计、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实验标定和发动机台架实验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二冲程电控汽油喷射汽油机比化油器式汽油机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与怠速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子节气门位置最优预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电子节气门的位置离散最优预见控制算法,该算法仅通过一组滑动电位计来测量节气门阀片角度位置实现闭环控制。针对节气门的实际使用环境,建立了离散化的节气门状态空间模型,利用状态转移法构建了包含目标信号的扩大误差系统;考虑实际系统中节气门物理参数难以辨识的特点和外部扰动力矩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并基于快速控制原型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位置最优预见控制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目标开度信号,增强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