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等措施,使其恢复性机能。1临床表现形式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由于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奶牛不发情的临床表现类别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情表现。1.3母牛分娩后出现1~2次发情,以后长时期不再发情。2引起不发情的因素2.1饲料喂量不足,品质不良,…  相似文献   

3.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饲养人员对14月龄以上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5.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的现象较常见。如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  相似文献   

7.
奶牛不孕是指母牛到繁殖年龄后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经过多次配种不能受胎,也是奶牛业中的常见疾病。由于不妊娠而产期推迟,母牛不能正常繁殖,延长了产犊间隔,有的奶牛因长期不孕导致生产能力丧失而失去饲养价值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由于管理不当,个别养牛户出现奶牛不能及时发情、配种、产犊、出奶,极大地降低了养牛的经济效益,从而挫伤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的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的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时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残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前后15 d以内的母牛.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这一阶段不仅对增进临产前母牛、胎儿、分娩后母牛以及新生犊牛的健康极为重要,而且对控制奶牛生殖系统的感染以及恢复也极为重要.这一阶段的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产后发情时间及受胎率.为此科学有效地围产期管理,对提高奶牛繁殖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 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卵巢疾病导致不发情奶牛的症状及诊断要点1.1奶牛不发情的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不孕症是指母牛达到繁殖年龄,或产犊后经过一定时间不能受胎的母牛。它包括发情不规则(发情周期少于14天或超过28天或缺乏发情周期);经产母牛的空怀天数超过90天;处女母牛连配三次不孕或空怀年龄超过20月龄到30月龄不能投产的。长期不孕使处女母牛达到投产月龄而不能正常投产,使奶牛泌乳期增长,严重影响牛奶的生产。在我场家庭农场第一片区调查统计,经产不孕奶牛有70头,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牛的年龄偏大,发情和排卵不规则;饲养管理较差,甚至没有准时预报发情;子宫炎严重,在70头奶牛中有40头脓性子宫炎,8头卡他性子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配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中药、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配种、妊娠与分娩配种母牛在15~18周龄,体重370千克左右参加配种。母牛发情表现兴奋不安,生殖道潮红肿胀,分泌粘液,接受爬跨。选优质冻精配种。产后40~60天注意观察产后第一次发情,及时配种,产后70天不发情者应及时检查,治疗。妊娠牛不出现发情,少数可出现假发情。妊娠后阴道黏膜由粉红变为苍白,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分娩后子宫自动恢复到未孕时的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叫子宫复旧。母牛分娩后子宫复旧和再次发情时间是判定母牛生殖机能的重要标志。如果产后发情延迟,则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在现代大型奶牛场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中,整个牛群的产犊间隔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产犊间隔时间延长,降低繁殖率,意味着饲养成本的上升,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母牛分娩后15~20d,从生殖道内排出恶露。一般到产后12  相似文献   

15.
奶牛群体繁殖力改良的指标有:1.犊牛死亡率低于10%;2.培育母牛可在24月龄时分娩;3.母牛保持有良好的体况,在产犊后40天内就能发情;4.母牛在初次发情后50天,或产犊后120天内经1~3次授精,受胎率达90%;5.一次配种有50~60%母牛怀孕,或1.7次配种有一头怀孕;6.母牛产犊间隔时间为12~13个月;7.因繁殖原因淘汰的牛不超过牛群的10%。实现上述指标的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在母牛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及时排出,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会影响母牛的身体和繁殖能力,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并且归纳了其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 奶牛不孕发生的原因 1.1分娩后母牛食欲恢复迟于泌乳高峰期 高产母牛产后泌乳早期处于能量负平衡期(产后失重期),若饲养管理不当,营养跟不上,使失重期延长,母牛体况不能及时恢复,直接影响产后生殖器官机能的恢复,如子宫机能恢复延迟,卵巢将出现机能障碍.据统计,失重期超过90天的母牛子宫恢复和配种时间分别比70天内恢复体重的母牛延长至少一个旬期以上(平均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情鉴定是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关键。研究表明,90%的所谓不发情奶牛并非真不发情,而是由于发情鉴定疏忽造成的。发情鉴定时要有耐心。每天进行3次(早上、中午和下午)。多数奶牛在夜间发情,几乎有一半的奶牛是在早上最先观察到发情,下午发情结束,因此发情检查尽可能在接近天黑时和天刚亮时进行。母牛平均21天发情1次,范围18~24天。正常母牛2次发情的间隔时间是一定的。发情周期超过此范围(少于16天或多于24天)则视为异常。1阶段划分多数母牛发情持续18小时,根据外部表现可分为以下阶段:1.1发情早期母牛刚开始发情的特征为鸣叫、离群,沿运动场内…  相似文献   

20.
1 配种1.1 初配母牛在15至18月龄、体重370千克左右配种。1.2 母牛发情表现兴奋不安、生殖道潮红、肿胀、分泌粘液。1.3 选用优质冻精配种。1.4 对产后70天不发情母牛或发情不正常者应及时检查,治疗。2 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