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大明 《植物医生》2003,16(1):11-12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思南县的发生程度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该地区对小麦产量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初 ,小麦白粉病仅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和常年发病的老病区发生。自 1996年以来 ,小麦白粉病在其他小麦品种上的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据我站历年资料反映 ,1992年全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 0 .0 76万hm2 ,1998年发病面积上升到 0 .11万hm2 ,2 0 0 1年 3月下旬发病面积已达 0 .2 7万hm2 ,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36 .4 % ,2 0 0 2年 4月上旬发病面积 0 .5 3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 80 %。从 1992年到2 0 0 2年 10年间全县小麦白…  相似文献   

2.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 ,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 ,现将其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白粉病发生为害特点1.1 发病始期提早2 0 0 2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病始期为 1月 7日 ,比 1998年提早 15d ,比 1999年提早 2 7d ,比 2 0 0 0年提早 4 5d ,与 2 0 0 1年相当。1.2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以前 ,小麦白粉病一般年份仅在局部地方轻度或中度偏轻发生。 1981年至 1990年 10年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平均每年为 110 0hm2 ,因白粉病损失最高年份不足 30 0t,从顺庆…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是我省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从80年代初期,呈断续严重发生趋势,1997年是连续4a轻发生后的又一重发生年。本文在分析该年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与气候、品种、菌源及生态条件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1.气候条件适宜是造成该年白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其次是菌源、品种和生态条件;2.今后2~3a内白粉病将偏重发生;3.病害的治理要在选用抗、耐病品种的同时,搞好测报工作,筛选推广高效低成本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安顺市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是安顺市小麦生产中重要的常发性病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危害程度均为中等偏重发生,1999-2008年平均发生面积6300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4.27%。每年因小麦白粉病危害而造成的粮食损失在822.35t以上,因此,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防治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准确把握小麦白粉病发生趋势、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6.
何希树 《植物保护》1992,18(3):35-36
随着小麦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国内报道其病情调查方法所见有7、8种之多,作者从中选择王晓军、刘孝坤等和陆锡康等的3种方法于1989-1991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了验证比较。 一.方法 供试品种为当地感病品种扬麦5号(3种分级方法见文献)。 病情调查:于小麦扬花末期,选长势均匀的田块,随机取9点,每点20株3次重复,分别按3  相似文献   

7.
邵开勋 《植物保护》1985,11(3):46-46
小麦白粉病是我县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自1979年以来,随着小麦品种退化、密度加大和偏施氮素化肥,加之气候适宜,小麦白粉病连年严重发生。1981年,108万亩小麦,发生白粉病面积达40多万亩,成灾面积近10万亩左右,千粒重降低4.25%。82年全面推行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措施,使84年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减少到2.1万亩,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麦区均有发生。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小麦矮秆品种的推广、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白粉病单一抗源的利用,再加上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高度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小麦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病害初侵染源的明确是研究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一环,为此1987和1988年作者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对小麦白粉菌无性世代的越夏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987年在平原地区(海拔120-130米)的南阳县官庄乡和新野县城郊,于麦收后在麦茬玉米地边种植2-3平方米的感病品种小麦各1处,8月中旬对这些麦苗和地边、地内、麦场等处的自生麦苗是否有白粉病进行仔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播种的感病品种麦苗或是地边、地内、麦场等处的自生麦苗(每处调查1000多株)都未发现白粉病。同年8月12日在丘陵地区的南召县荞端乡从海拔320米至780米处有自生麦苗的场所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海拔630米以上地区多数麦场的自生麦苗上发现新鲜的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条件也有变化,氮肥使用量增多,小麦群体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加之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大部分都不抗病,因此,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sminis DG.f.sp.tritici)已成为常发性病害,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一般年份减产1—2成,重达3成以上。1990年和1991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大流行,全县发生面积近43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5%左右,虽然经过广泛发动群众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小麦白粉病在甘肃陇南麦区呈中度偏重流行,发生面积约23万hm2,发生较往年偏重,部分严重感病品种田间病级8~9级.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含有Pm8的哺育品种种植面积大、Avr8在田间毒性频率高、秋苗菌源量大、早春及冬季气候条件适宜是导致2010年小麦白粉病在甘肃陇南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抗病品种的筛选与合理布局、应用农业防治技术措施、强化预警系统建设、做好种子拌种剂应急防治的陇南白粉病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与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麦白粉病流行规律及近年发生概况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白粉病流行规律及近年发生概况和分析刘万才,邵振润(全国植物保护总站,100026)小麦白粉病70年代以前在我国仅西南各省发生较重。近年来,由于小麦生产耕作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密植、灌溉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白粉病逐年加重。1990年~1991年,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但各年轻重不等。1998年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达偏重至大发生,未防治田块产量损失,有部分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为摸清其发病原因,采取有效防治对策,本站于1998年小麦中后期在全市29个乡镇,20...  相似文献   

14.
2009年荆门市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荆门市小麦白粉病在北部、老病区及泉水灌溉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生,个别品种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药肥混合液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是影响我市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大户大量种植感病品种,我市赤霉病和白粉病大发生频率增高,小麦赤霉病继2012年大发生后,2014年又一次大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用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微肥混合液,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慢发性抗病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小麦发生白粉病日趋严重。由于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生理小种,品种抗性不能稳定。从我们多年积累品种资源资料中,选择高抗秆、叶锈病的小麦品种27个,经过温室和田间苗期和成株鉴定,分成四类作为试材。沈阳地区小麦白粉病菌株属于 Pm/Pmx,4/1,2,3a,3b,3c,5型。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慢发抗性的品种,具有:(1)普遍率和严重率低和上升速度缓慢;(2)菌落小而少;(3)分生孢子发生少,菌落再生力弱;(4)菌落扩展缓慢;(5)产量上影响不显著。利用严重率指数可以作为选择慢发抗病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了解白粉病在小麦顶三叶上(从旗叶起,旗叶为倒一叶,其下位叶为倒二叶,倒二叶下位叶为倒三叶,下同)的发生规律,对于及时展开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保护顶三叶功能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田间系统调查资料,作如下分析。 一、顶三叶间发病的相关回归关系 1.倒二叶与倒三叶发病具有同步性 从图一可见,小麦顶三叶发生白粉病趋势基本一致,从零星发病开始,病叶率逐渐  相似文献   

18.
陇南山区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分析1990~2005年陇南山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资料,发现:陇南白龙江流域为小麦白粉病常发重发生区,徽成盆地为小麦白粉病易发区,西汉水流域为小麦白粉病轻发区;小麦感病品种面积、上年秋苗平均病叶率和病田率、当年早春平均病田率、上年7、10月和当年5月平均气温、当年4月和上年7、8、11月降水量与全市春季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相关十分显著,上年9月到次年3月平均气温和4~8月降水量与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呈正相关,4~8月平均气温和9月到次年3月降水量与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呈反相关。由此建立的预报模型,历史拟合率可达93.75%,2006年业务应用预报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明确了黄淮冬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侵染、抗扩展、抗毒素积累和抗籽粒侵染能力以及几种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检测了各品种是否带有FHB1抗性基因,旨在为该区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评价、抗性品种培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小麦赤霉病综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2个黄淮冬麦区主栽品种中,有20个为感病品种,只有‘郑麦9023’和‘西农979’为中感品种,所有品种均不含FHB1基因;长江中下游麦区的9个品种中,‘扬麦17’和‘宁麦9号’等6个品种表现中抗,‘扬麦23’表现中感,‘苏麦3号’和‘扬麦21’表现抗,‘扬麦14’‘扬麦17’和‘扬麦23’不含有FHB1基因,其他品种均含FHB1基因。小麦品种的抗扩展能力与抗侵染能力无显著相关性(r=0.27,P0.05);两种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病粒率与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积累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P0.01;r=0.88,P0.01);单小花滴注法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平均病级与病粒率和籽粒中DON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r=0.71,P0.01;r=0.81,P0.01);喷雾接种条件下,小麦品种的病小穗率与平均病级、病粒率、籽粒中DON含量和ZEN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P0.01;r=0.73,P0.01;r=0.78,P0.01;r=0.63,P0.01)。在毒素积累抗性上,DON含量和ZE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P0.01)。在目前黄淮冬麦区没有中抗品种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育种和鉴定目标为抗籽粒侵染和抗毒素积累的品种,在小麦品种推广过程中加以运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中国61个小麦后备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及其抗病基因,将2016年从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9个市采集分离的269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分别接种于61个小麦后备品种进行抗性测定;用NTSYSpc 2.10e软件对供试品种表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用35株鉴别菌株对29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材料和61个小麦后备品种进行鉴别,比较其抗谱并推导61个小麦后备品种所含抗白粉病基因。结果显示,61个小麦后备品种间的抗谱存在明显差异,国豪麦5号和7号、BL5008、绵麦系列、黔麦系列、楚麦16号、内麦101和366等18个品种抗谱较宽,抗性频率均大于97.0%;泰科麦5303、邯11-5272和临Y8222等10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42.0%~56.1%之间;郑麦0943等33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小于37.9%。聚类分析可将61个小麦后备品种分成5大类,第I类有11个品种,其中8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42.0%~56.1%之间;第II类和第III类共30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小于32.7%;第IV类有2个品种,抗性频率分别为53.5%和53.2%,第V类有18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大于97.0%;聚类显示来自于同一地区且抗性频率相近的品种具有相似或相近的抗性遗传背景。本研究推导出21个小麦后备品种含抗病Pm基因,其中,邯11-5272含有Pm30,安科1503含有Pm2、Pm5a、Pm6、Pm19和Pm30,临Y8222含有Pm5a、Pm6、Pm19和Pm30,云154-15含有Pm5a、Pm6、Pm7、Pm19和Pm2+ta,泰科麦5303等6个品种含有Pm2和Pm30,华麦7号等5个品种含有Pm5a、Pm6和Pm19,扬麦24号等6个品种含有Pm5a、Pm6、Pm19和Pm2+ta。研究表明,54.1%的小麦后备品种对白粉病菌群的抗性频率小于37.9%,存在适宜条件下小麦白粉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因此这些小麦后备品种推广种植时需加强病害预警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