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新  黄树培  王尚 《农业工程》2011,1(2):59-62
农田土壤样品的快速获取及分析对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土壤采样器是农田土壤采样的重要设备,获取和松放土壤的能力是评价其采样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试验,从土壤样品长度和土壤松放后残余土壤质量两个方面分析自行设计的5种土壤采样器的采样能力,指出了1号土壤采样器设计综合采样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土壤采样技术是精准农业规模化的必要基础,而土壤采样装备日趋多元化.为了更好地开展土壤采样工作,在分析中科院水保所土壤采样器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电动螺旋压力机传动形式,将原有采集器由重力锤击式改为螺旋传动与齿轮传动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手动操作到电机驱动的转变,既省时又省力.为完善采集工作,在刮土清理和定位方式上加以改进,提高了整机工作可靠性.分析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结构问题,并进行讨论,从而为土壤采样器相关结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土壤样本采集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采集精度低和缺乏信息化管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车载智能土壤采样系统。该系统安装于无人驾驶采样车上,系统包括土壤样本自动采集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对系统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关键机构及控制硬件的主要工作参数。电气控制系统以运动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土壤样本自动采集装置对不同深度范围的土样进行采集,并按地理位置信息分类收集,通过RFID读写器将GPS系统定位所解算的目标采样点的经纬度地理信息和采样深度等信息写入收集土样采样筒底部的电子标签中。性能试验表明,安装于无人驾驶采样车的车载智能土壤采样系统工作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对农耕层0~200mm任意深度范围的土壤进行自动分层采样,效率高、精度高、全程自动化,能够按照位置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较好地满足了智能化高质量采集土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螺旋取土钻的设计及制作,螺旋取土钻由螺旋钻杆、套筒、土壤收集盒以及液压动力部分组成。在土壤采样过程中,取土钻套筒垂直地面向下运动,螺旋钻杆带动叶片旋转,切碎土壤并推升土壤向上移动进入土壤收集盒,具有减小取土贯入阻力、土壤切削阻力和减粘脱土的作用。与人工取土相比,螺旋取土钻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田土壤采样器可以通过对农田土壤的提取,对其温度、湿度和养分等指标参数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了实现土壤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将多核DSP处理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到了农田土壤采样器的设计上,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的改进使土壤采样器具有更快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速度,从而提高采样分析效率和分析的准确性。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土壤温度的实时监测为例,对土壤采样器进行了测试,并将数据传送到远程端。测试结果表明:土壤采样器可以成功地返回不同测量距离和深度的数据,可以满足土壤大数据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拖拉机安装土壤采样器后离地间隙小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一套机构和液压系统,将土壤采样器举升,来提高拖拉机的离地间隙,使其满足行进要求,并增加了安全栓机构,提高其可靠性;另外,设计了取土器自动打开机构。经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土壤采样器的离地间隙满足拖拉机的行进要求,采集土样时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优先级指数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可赋权、信息传递完整、包容性强(可涵盖定性、定量两类协同因子)的基于优先级指数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优先级指数采样法得到的点集所携带的信息相较于分层采样点集和随机采样点集更接近于总样本点集;协同因子的权重是优先级指数采样法的重要参数,空间分布趋势和插值误差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的采样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区域采样需求,提高采样效率和质量,可为其他土壤采样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尺度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尺度性问题,在张掖地区面积为21 m×21 m的小麦田用3 m×3 m的网格布设来测定土壤导气率,运用改变采样间距和幅度的分析方法,得到选取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这3个参数作为判断表征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的依据,进一步研究不同采样幅度与采样间距对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征土壤导气率变异特征的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会随着采样幅度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会出现相关距离减小,而Moran's I指数与变异系数两者却没有变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是指导土壤养分管理、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从研究尺度、插值方法、采样方式和采样密度3个研究方向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指出探索适合不同尺度的插值方法、采样方式和采样密度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而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土壤养分的时空过程模型,将可能更有助于土壤养分变异性特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土壤采样信息大多依赖于实验人员手动纸质记录。为了更好地记录和处理土壤信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现代化农业的土壤采样信息记录方法,利用Android系统结合服务器和数据库架构实现基于Android的土壤采样信息自动记录系统。整个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功能设计。在服务器上使用JSP和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作服务器端,搭建云服务器及农田信息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端设计包括在WEB工程中引入JDBC驱动,使服务器直接连接数据库,实现WEB服务器与MySQL数据库的交互。Android客户端设计包括在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下完成土壤自动采样记录系统Android客户端界面,以及利用JSON数据解析实现对云服务器下MySQL数据库信息的访问和操作。最后对系统软件进行有效性和健壮性测试。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显示采样土壤位置的空气温度、湿度、经纬度以及土壤氮素含量等土壤采样信息,并能进行正确的地图位置显示,证明了Android系统在土壤采样记录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构建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