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永胜县引进养蜂技术成绩显著 1983年以来,云南省永胜县养蜂管理站引进了意蜂原种和喀尼阿兰蜂等蜂种及其饲养新技术,通过应用不同品种间的杂交选育、“微群培育蜂王”和“虫卵输送法”等技术,加速了普及和推广,短期内全县就实现了良种化。同时还推广了“饲养强养,优质高产取蜜法”,使蜂蜜浓度提高了1~2度。现在,全县养西蜂的农户已有87户、蜂1937群,年产值29万多元。(张振先)  相似文献   

2.
我县的养蜂生产,由于长期以来不重视选育,累代近亲繁殖,致使蜂种退化混杂,经济性状减退,生产效益降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县养蜂业的发展。我们通过两年引种试验,三年推广普及,现在全县3200群蜂已基本实现良种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引种试验为了选择适合我县气候和蜜源条件、又适宜与本地意蜂(以下简称本意)杂交的优良蜂种,1982—1983年,先后从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等种蜂场引进喀尼阿兰、喀尔巴阡和美意种蜂王55只。在协会实验蜂场及专业户蜂场进行试养观察,并与本意雄蜂杂交,在生产上与本意进行对比,最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蜡质中蜂、蜡质意蜂、蜡质中意蜂中问型和塑料意蜂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规格的王台在中、意蜂营养杂交实验中的接受率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多重比较得出结果:在中、意蜂营养杂交实验的育王过程中,采用蜡质王台的接受率比塑料王台的接受率高;蜡质意蜂王台的接受率比蜡质中间型的接受率高,蜡质中间型比蜡质中蜂王台的接受率要高。所以在中、意蜂营养杂交实验中,采用蜡质意蜂王台来培育蜂王的效果足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1997年秋季吉林种蜂场赠我1只黑环系蜂王,经过1年的观察,现将1年来的饲养情况告诉准备引种的蜂友,以作借鉴:黑环系蜂王早春产子快,蜂群恢复群势也快,产蜜量较高,杂交一代产胶也好。但是,黑环系杂交一代爱产雄蜂卵(并非强群爱产,5~6脾的群也爱产),可为生产雄蜂蛹帮忙;度夏较其它蜂种差(杂交一代还可以):夏季原种群只剩下4脾足蜂(原来8脾),秋季越冬前还有3脾足蜂。对黑环系蜂王的一些看法$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小学!(441309)@蒋志农  相似文献   

5.
自1980年开始,我校蜂场先后引进了东北黑蜂,安纳托利亚蜂,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等种蜂,作为本场的杂交素材。用其作母本培育蜂王和本意雄蜂杂交,目的在于摸索适于我地饲养(主要是定地饲养)的优良蜂种。根据我们饲养中的观察及记录材料,对各蜂种的优良性状及不足之处,已有粗浅认识。现作一介绍,供参考。一、东北黑蜂优点:蜂王产卵力强,子脾面积大,密实度常在85%以上。耐寒,春繁速度快。单王群达15框,双  相似文献   

6.
本人养蜂已近 30年 ,以前都是饲养喀意杂交蜂种 ,因王浆产量低 ,育王时王台小 ,就很少有侏儒蜂王。自从引进浆蜂种后 ,培育蜂王时常遇到侏儒蜂王现象 ,育出的蜂王个体小 ,产卵差 ,不能维持强群 ,还时常爬上继箱影响王浆生产 ,我地其他蜂友都有同样情况 ,常感到束手无策。本人认为侏儒蜂王的产生是浆蜂种特殊喂浆功能的体现 ,只有浆蜂种产浆量高 ,喂浆足 ,才会有这种现象 (当然群势弱小或王台过多也会产生侏儒蜂王现象 )。当外界条件不好或气温偏低时移虫育王 ,侏儒蜂王现象就会减少 ,但不可能育出高质量的蜂王来。春季蜜粉源丰富 ,产浆量高 …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目前生产蜂场蜂种选育现状 我国是养蜂大国,全国约有蜂群700万群.每年的育王数量与蜂群数量大致相同,其中种蜂场售出的蜂王约有2万只,生产用蜂王多南生产蜂场白行培育。生产蜂场育种的状况是.许多蜂场几年不引种、不换种,始终自繁白养。由于长期近亲繁殖,蜂种退化严重。有的蜂场与蜂场之间进行换种,因蜂场的蜂种大都是杂交蜂种,优良性状只体现在杂交一代,杂交王之间再进行杂交,蜂种的杂交优势就不存在了,有的蜂场每年引进原种与本场的雄蜂进行杂交.而本场的雄蜂仍是杂交种,这样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国蜂场的蜂种状况普遍较差,杂交优势不能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但近年来蜜源植物面积逐年减少,给养蜂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就要求养蜂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能墨守成规。下面简要谈谈我地养蜂高产稳产的几项改进措施。一、选育优良蜂王是获得高产的条件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想夺高产蜂王是关键,为此,先后从饶河等地引进东北黑蜂、高加索蜂王。三年来先后用纯种蜂王做母本,配制了黑×本地、高×黑、黑×高等杂交一代。利用蜜蜂的杂种优势,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971—1974年,四川省先后在崇庆县、郫县推广了喀×意杂交蜂,表现采集力强、越冬性良好,深受养蜂员欢迎,对发展养蜂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1974年秋,又引进了喀尼阿兰蜂、塞浦路斯蜂、意大利蜂、高加索蜂种蜂王。继而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养蜂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在育种工作中取得了初步结果。1975年共育出意大利蜂第一代蜂王90只,培育出意本杂交,意喀杂交和喀本杂交蜂王共180只,供本地蜂场和我组作对比试验。同时初步建立了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我连续2年从某种蜂场引进黑体色蜂种进行杂交,杂交的后代产蜜量不错,就是养不成强群就闹分蜂,请问用什么办法才能养成强群?另外用“浆王”与黑体色的蜂王杂交后,王浆能否增产,如能增产,能保持几代?(甘肃秦安王森)答:目前我国饲养的黑体色蜂种,大多数都有...  相似文献   

1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2,32(4):13-13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缺点是易分蜂,不易养成大群。意蜂由于蜂王体形大、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成强群。我把意蜂的优点移植到中蜂,采用营养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大、产卵力强,一般这样的处女王,维持10框蜂没有问题。现把培育方法介绍如下:育种条件:要在分蜂季节或蜜源较好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蜂王质量的好坏在发展养蜂事业上起着决定的作用,也是致富的一项关键措施,在三十多年养蜂的实践中体会尤深。下面就育王问题写几点意见:一、蜂种的选择:实践证明杂交优势的利用是一项增产的措施。目前普遍饲养的西方蜂种有意蜂、苏联黑蜂和喀蜂等,通过适当组合,能获得很好的杂交蜂。意×黑(♂)杂交一代、杂交二代是较理想的定地和转地饲养的蜂种。我在近十年的定地饲养中都选用了这个品系而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一、蜂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一)杂交性退化饲养的蜜蜂若在没有严格隔离条件下在空中杂交,或蜂王与本品种雄蜂随意交配,其因杂交而繁殖的后代就会自行失去某些固有的优良基因,从而引起蜂种退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20,(5):26-27
<正>饲养蜜蜂季节性非常强,在大流蜜前45~50天就应开始培育采集蜂,只有精心管理才能培育出强大适时可用的采集蜂群。一、蜂王的培育4月10日蜂群出窖后,用东北黑蜂或卡蜂作父本培育雄蜂。4月25日用黄环、意蜂、澳意或松丹2号作母本培育优良蜂王。采用巢继箱12~15框有王群作哺育群,蜂数不足可以从其他蜂群提取封盖子补充。利用杂交优势,使父母本优良性状互补,克服不足之处,培育出健康高产的蜂王。保证生产蜂王产卵积极,子脾到边到角,蜂王物质丰富,避免在生产期出现分蜂热,避开非种用雄蜂干扰,培养出采集力、哺育力和抗病力强的适龄采集蜂。  相似文献   

16.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为了提高产蜜量,必须培育好蜂王,以提高中蜂采集、繁殖力,供生产上使用.现将我多年培育中蜂杂交蜂王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爱萍 《蜜蜂杂志》2011,31(11):30-30
意蜂采集力强、蜂王浆产量高,蜂王日产卵量大,容易维持强群而不易闹分蜂以及抗巢虫能力超群等优良特性是中蜂所不具备的。由于中蜂和意蜂的生殖隔离,通过性杂交来实现是行不通的。生物的某些性状可以通过后天食物与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得以遗传。意蜂的泌浆能力远超过中蜂,同样在培育蜂王过程中,意蜂的蜂王幼虫是否得到更为丰富的营养而将先天遗传的特性加以巩固和强化呢?本着这种想法,我尝试着将中蜂人工育王的幼虫成长阶段放在意蜂群中进行,也就是说让意蜂的工蜂来哺育中蜂的蜂王幼虫。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张富学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2 0 0 1年我用意蜂作母本、喀蜂作父本培育蜂王 ,全年只利用了最后一个蜜源 ,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1 留足喀蜂雄蜂。培育优质蜂王离不开健壮的雄蜂 ,我区 2 0 0 1年刺槐绝产 ,转地的蜂场纷纷撤离 ,蜂友临行前留下个意蜂成熟王台 ,我就利用其与我的喀雄蜂交尾。2 组织好交尾群。 5月 1 0日处女王出房 ,工蜂对刚出房的处女王有敌意 ,应用铁纱诱入器将蜂王扣在有蜜的巢脾上 ,2 4小时去掉诱入器。 7天后处女王交尾成功 ,9天后开始产卵。3 杂交蜂群的管理。调整多余巢脾 ,保持蜂脾相称 ,及时扩大卵圈。意蜂的优势是产卵积极 ,卵圈整齐 ;喀蜂…  相似文献   

20.
产生分蜂的因素关于分蜂原因的重要假说有 ,1 891年Gerstung提出了“幼虫食物过剩”论 ;1 92 1年Demuth提出的“蜂巢拥挤”论 ;1 952年Dulter博士提出的“蜂王物质”论 ,这种蜂王物质是由蜂王上颚腺分泌 ,即蜂王上颚腺信息素 (QMP) ,两个主要成分是反式 9 氧代 2 癸烯酸和 9 羟基 2 癸烯酸。蜂王物质存在临界值 ,高于临界点 ,抑制分蜂王台的产生 ;低于临界点 ,开始筑造分蜂台 ,产生分蜂。最近 ,研究人员又发现 ,在分蜂季节里 ,哺育蜂会产生分蜂信息素 ,当这种信息素含量超过其它信息素如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时 ,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