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双撒滴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好针对水稻螟虫迅速回升、猖獗为害的状况,各地开展了水稻螟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治螟药剂品种及剂型筛选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最近开发了18%杀虫双撒滴剂新剂型。1997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南方水稻主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普遍呼吁研究与推广轻型简化增效农业实用新技术。为了寻求减轻农作物病虫防治施药的劳动强度,笔者从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18%杀虫双撒滴剂防治水稻螟虫,通过几年推广应用,共推广18%杀虫双撒滴剂184.18t,应用面积4.91万hm2次,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达95.9%,挽回粮食损失和投资投劳总效益为1 038.88万元,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锐劲特和Bt混配防治水稻抗性二化螟(1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尹勇  蒋凡  罗林明 《植物医生》2005,18(4):27-28
水稻是四川省的重要粮食作物.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00万hm2左右,虽经大力防治,每年仍造成粮食实际损失10万t左右.随着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杀螟药剂在四川省多年大面积使用,水稻二化螟对其产生极高抗性.二化螟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四川省水稻螟虫优势种群.近几年田间实践表明,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667m2 30 mL对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可达25~30 d,但其防治成本较高,农民很难接受.  相似文献   

4.
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新型低毒药剂3.6%广谱型杀虫双GR防治甘蔗螟虫,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别在甘蔗苗期和在甘蔗生长后期用药1次对螟虫的防治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效达到54.3%以上,较当地蔗农防治甘蔗螟虫惯用药剂3%呋喃丹GR防治效果好,可作为高效低毒新型药剂在蔗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邹美云 《植物保护》1983,9(1):35-35
杀虫脒虽是防治水稻螟虫效果较好的药剂,但因残毒、致癌等原因,现在粮食作物上已限制使用,为了寻找替代品种,1981年我们对25%杀虫双水剂进行了防治水稻害虫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结果。 有关杀虫双的使用技术 1.使用剂量:对几种主要害虫进行的每亩用量3、5、7、9两的剂量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每亩用量3两时,防治效果就可达90%左右,剂量增加,药效期显著延长。 2.用药方法:水稻的害虫,经常栖息在植株的中下部,杀虫双是一种内吸输导型药剂,用泼浇、撒毒  相似文献   

6.
稻田杀虫双大粒剂施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虫双大粒剂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新剂型,含有效成分5%,扁圆形颗粒,粒径8毫米,粒重0.3—0.6克。经1982—1985年水泥池及田间试验表明:稻田保水1天以上是杀虫双大粒剂发挥药效的技术关键;它对稻螟类和稻蓟马防效优异;对生态环境(天敌蜘蛛、鱼、蚕、糙米中残留等)的影响小;撒施大粒剂比常量喷雾提高工效约16倍,减经了劳动强度;对稻田有益生物无害;杀虫双大粒剂在稻田的应用,为稻田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联苯菊酯、克百威、联苯菊酯+克百威、吡虫啉、杀虫双、毒死蜱、甲拌磷处理新植蔗防治甘蔗螟虫,结果显示,施药后3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1%、80.4%、52.3%、77.1%、62.1%、59.5%和43.1%,克百威、吡虫啉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与各处理显著性差异.施药后6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8%、72.2%、60.2%、84.9%、57.8%、53.9%、56.8%,吡虫啉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与各处理显著性差异.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吡虫啉BR是防治甘蔗螟虫替代高毒农药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50 %杀虫双SP(可溶性粉剂 ,下同 )是南京市江浦农药厂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的杀虫双新剂型产品 ,它克服了螟虫对其产生的抗药性 ,防治效果提高。为明确该产品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 ,1 998~ 1 999年我们在宜兴等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试验、示范 ,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现简要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 50 %杀虫双SP 1 0 0g/ 667m2 ,90 %杀虫单TC(原粉 ,下同 ) 50g/ 667m2 (溧阳化工厂生产 ) ,1 8%杀虫双AS(水剂 ,下同 ) 2 50ml/ 667m2 ,清水对照共 4个处理 ,4次重复 ,小区面积 3 3 .4m2 ,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按每 66…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嗓虫脒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只能使用一次,每亩用25%水剂2两,距收获期不得少于40天;每亩用25%水剂4两,距收获期不得少于70天”。如何在限量使用的前题下,充分发挥杀虫脒的作用,是当前防治水稻螟虫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复配方法:将杀虫双、1605、敌百虫等农药与杀虫脒混合使用,防治水稻螟虫,效果较好。其中杀虫双、杀虫脒混用,盆栽、田间小区和大田示范结果一致,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防治水稻螟虫技术的一大进步——杀虫双撒滴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 《湖北植保》1998,(3):26-26
防治水稻螟虫技术的一大进步—杀虫双撒滴剂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许红螟虫是湖北水稻上的主要害虫。80年代中期以来,1代二化螟连年大发生,集中为害中稻秧苗,最高枯鞘率达100%,严重的影响了中稻本田基本苗和中稻早发。后期2代二化螟,3代三化螟造成...  相似文献   

11.
开展药肥混剂产品0.2%氯虫·噻虫嗪GR防治甘蔗螟虫和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肥混剂对甘蔗螟虫和蓟马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药剂用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药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好于目前市场上的常用药剂。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且已对部分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毒·赤眼蜂是携带杀虫病毒的活体赤眼蜂,是水稻螟虫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控方法。为提高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农药减量,在荆门市沙洋县高阳镇王集村进行毒·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并对防效进行评价。示范结果表明,连续3次投放毒·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的寄生率达70%,防治效果达64.03%,说明毒·赤眼蜂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20%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试验孝感市植保站丁金元,李星洲云梦县植保站彭新交,赵少泉,杨望明,董四柏20%三唑磷乳油是四川省化工研究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为了验证其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根据省植保总站的安排,我们特作了此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0.15%噻虫嗪药肥混剂对甘蔗害虫进行防效试验。结果显示:0.15%噻虫嗪药肥在甘蔗新种时,直接撒施于甘蔗植沟中,对甘蔗螟虫和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于防治螟虫时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用于防治蓟马时不同的使用剂量防效差异不大。0.15%噻虫嗪药肥在甘蔗上推荐用量为600~900 ai g/ha。  相似文献   

15.
防治水稻害虫新型杀虫剂硫环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年室内和田间试验,发现硫环杀对防治水稻害虫具有突出的优点,它与杀螟丹、杀虫双都属于同类新型结构的杀虫剂。硫环杀田间亩用量75克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其效果与杀虫脒、杀螟丹、杀虫双在一个水平上。根区深层施药可兼治水稻多种害虫,并可提高防治效果。残效期可维持7~14天,田间施药1~2次可控制螟害,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内吸和触杀作用,还兼有胃毒和熏蒸作用。硫环杀属神经毒剂,对螟虫具有特殊的中毒症状及毒杀机制,对高等动物属中等毒性,无致癌、致突变作用,也不会引起畸胎的形成。根据硫环杀的理化特性、代谢、转化等残留分析,它积累在环境中或食物链上可能性不大,可以取代有机氯农药,其特殊的毒杀机制在克服害虫抗药性方面,可能作为轮换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害虫很多,下面重点介绍水稻“三虫”的防治技术要点。 1水稻螟虫   近几年来,水稻三化螟、二化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为害十分严重。二化螟每年一般发生 3代,以一、二代为害严重;三化螟每年一般发生 3~ 4代,以二、三代为害严重。发生时间大致为:第一代螟虫从 5月中、下旬至 6月上、中旬;第二代螟虫为 7月上、中旬;第三代螟虫为 8月中旬前后。 对螟虫的防治,一是要根据县植保站发布的虫情预报,及广播或电视媒体传送的虫情信息,结合本地情况,选好最佳施药时期及时进行防治。二是要选好对口农药。①锐…  相似文献   

17.
水稻螟虫是危害水稻丰产丰收的重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一直是各稻区防治水稻螟虫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水稻螟虫防治药剂的登记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旨在为水稻螟虫绿色防控提供思路,促进我国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以及稻米品质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杀虫双是我国开发的一种沙蚕毒素杀虫剂,经过几年的田间应用,已证明它是取代六六六的优良品种之一。该药是二硫代硫酸酯双钠盐,属强极性化合物,极易溶解在水中,容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并迅速运转到植株各部位,杀虫效果好。但加工剂型只有25%水剂一种,在使用、运输过程中都不够安全、方便,稻田喷雾劳动强度大,且环境污染也较大,杀伤天敌,桑园附近不能使用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1982年植保所农药室将水剂加工成大粒剂。本试验以放射性同位素S~(35)标记的杀虫双大粒剂,观察该药在盆栽水稻土中的扩散和被吸收情况,为本剂型的推广使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18%杀虫双AS与5%锐劲特SC现配现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d,处理A、B、C、D的防效分别达83.36%、87.53%、87.53%和92.15%,显著高于18%杀虫双AS每667m^2使用200ml的防效(71.82%),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螟虫是孝感市水稻的主要害虫 ,在 5 0年代~ 80年代二化螟、三化螟种群交替上升 ,进入 90年代中期 ,二化螟、三化螟在水稻混合暴发为害 ,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据统计 ,水稻螟虫每年发生面积约为 46万 hm2 ,防治面积 60万 hm2 ,挽回损失达80 0 0万 kg,实际损失 2 5 0 0万 kg。在螟虫的防治上虽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但也出现了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引起螟虫抗性上升状况 ,笔者总结 5 0年代以来螟虫的防治工作情况 ,粗略分析螟虫抗性上升的原因 ,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1  5 0年代以来水稻螟虫防治状况5 0年代以来 ,孝感市螟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