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暗室养蜂新技术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养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安静结团,不仅可节省饲料、延长寿命,在一些地区还能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现将暗室养蜂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茶花期暗室养蜂的管理。1.茶花盛期管理。在茶花盛期,将蜂群放进暗室囚王停产,  相似文献   

2.
暗室养蜂新技术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养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安静结团,不仅可节省饲料、延长寿命,在有些地区还能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1茶花期暗室养蜂的管理1.1茶花盛期管理。在茶花盛期,将蜂群放进暗室囚王停产,进入茶花场地放王产子。但在采集10天左右,蜂巢中的幼虫未开盖前  相似文献   

3.
暗室养蜂新技术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养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安静结团,不仅可节省饲料、延长寿命,在一些地区还能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现将暗室养蜂新技术介绍如下。茶花期暗室养蜂的管理茶花盛期管理在茶花盛期,将蜂群放进暗室人工停产,进入茶花场地  相似文献   

4.
秋季利用荞麦花、向日葵花等晚谢花 ,精心管理蜂群 ,及时调整群势 ,为蜂群越冬和来年产量打下良好基础。1 育新王、繁冬蜂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 ,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蜂者要想全年获得蜂蜜和王浆的高产,抓好春季蜂群饲养管理是关键。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一般在立春节气过后开始,其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养蜂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家庭养殖业。家庭养蜂的成败关键有三条,即一靠蜂群的品种和质量,二靠技术,三靠管理。要避免养蜂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养蜂生产获利,家庭养蜂首先必须选购蜂群,保证蜂群的质量。那么,家庭养蜂怎样才能选购好蜂群呢?1.养蜂规模由小到大初学养蜂者,不可一下  相似文献   

7.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蜂者要想全年获得蜂蜜和王浆的高产,抓好春季蜂群饲养管理是关键。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一般在立春节气过后开始,其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蜂诱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蜂王产卵2年以后,产卵量就逐渐减少,为使蜂群保持强壮,每年至少要换掉蜂群的1/2以上的老蜂王.当蜂群失王时,通过人工分出的蜂群,均需诱放新蜂王,称之为"诱王".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少养蜂户在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管理,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死亡增多,甚至造成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新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不能放松。1.控制环境晚冬早春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养蜂户应随外界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气温在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应及时对蜂群进行防  相似文献   

10.
要使新购的少量蜂群快见经济效益,一是多生产蜂蜜,二是多增殖蜂群。但多收蜂蜜和增殖蜂群,按常规养蜂法是矛盾的。随着养蜂技术的发展,采取生产、育王、交尾三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倪浩康 《新农村》2014,(9):30-30
养蜂生产中,蜂群失王现象时有发生。蜂群失王,轻者可导致蜂群不稳定,引起分蜂热;重者可明显影响发展群势,出现盗蜂现象。因此,一旦发现蜂群失王时,养蜂场(户)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学》2004,(4):45-47
俗话说:一只好王千斤蜜。此话虽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蜂王在蜂群当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好蜂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现将我本人十多年来结合养蜂实践总结的育王经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育新王繁冬蜂 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之一。要在前段贮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满的基础上,抓紧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  相似文献   

14.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15.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16.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2,(4):171-174
茶花 ,有人喜欢它 ,也有人讨厌它。例如 ,搞茶叶生产的人 ,因为他们希望多收获一点茶叶 ,但如果茶树花果多 ,就会影响到茶叶的产量 ,所以他们便讨厌茶花 ,于是甚至采用人工摘除茶花茶果 ,或者喷上药剂来达到减少茶花的目的。而养峰人则喜欢茶花 ,因为茶花也是蜂蜜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杭州茶叶试验场每年茶花开放季节 ,都有一些养蜂的专业户到此安营扎寨 ,住上几个月 ,采下大量的蜂蜜。而一些诗人 ,他们认为茶花具有高雅的品格 ,因而对它喜爱 ,并加以赞美。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历代咏茶花诗词。茶花二首 苏辙作黄蘖春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  相似文献   

17.
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蜜蜂生长繁殖的黄金季节,此期蜂群的发展快慢直接决定养蜂者全年能否获得蜂蜜和王浆的高产.因此,要特别抓好早春的管理,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促进春繁,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蜂群的饲养管理中,春季育王不单是为了及早更换产卵异常的蜂王,而更主要是根据椴树泌蜜大小年的规律,适时组织双王群培育大量的采集适龄蜂或进行人工分蜂。通过多途径地提高经济收入,才能使养蜂获得稳产高产。而春季育王时,外界还不利于蜂群繁殖。为了提高王台接受率和保障培育优质的蜂王,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秋冬管理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因此,做好蜂群秋冬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蜜蜂秋冬季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欧洲各国的养蜂中发现有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提出了世界养蜂行业必须要解决的诸多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提出了关于现代养蜂的问题:不适宜的环境下养蜂,对蜜蜂过多采蜜,人工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种性和抗病性降低,不正确的采蜜时间、方法、措施,使蜂产品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按蜜蜂的生态、自然养蜂,比如确保蜜源丰富,有大量和无污染的水源和蜜源的养蜂环境,由蜂群的轮流休息来强化蜂群,在无药剂污染的地区养蜂,开发附加值高的蜂产品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