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异色瓢虫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梨园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其为害有加重趋势。作者研究了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各虫态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捕食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异色瓢虫与中国梨木虱若虫均采自泰安梨园。  相似文献   

2.
光周期对异色瓢虫生殖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光周期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生殖滞育的影响,于20 ℃条件下测定了13个光周期组合对异色瓢虫滞育率的影响和不同虫态对滞育诱导光周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 ℃条件下,异色瓢虫的滞育临界光周期为6.4 L:17.6 D和11.9 L:8.1 D,光周期10 L:14 D下异色瓢虫滞育率最高为94.2%。异色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短光照10 L:14 D的敏感性测定表明,成虫阶段对光周期反应最敏感,且成虫羽化后1~4 d对短光照的敏感性较高。结果证实异色瓢虫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滞育型,成虫羽化初期是感应光周期反应的敏感虫期。  相似文献   

3.
喻会平 #  王召  #  龙贵云  杨洪 《植物保护》2018,44(4):105-109
为探究取食不同猎物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桃蚜、豆蚜和豌豆修尾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豌豆修尾蚜的整个成虫前期历时最长,为20.20d,雌虫寿命最短,为51.70d,单雌产卵量最低,为704.00粒;而取食豆蚜的成虫前期历时最短,为17.89d,雌虫寿命最长,为69.87d,单雌产卵量最高,为1 175.48粒;取食桃蚜的异色瓢虫各生物学参数与取食豆蚜的结果相类似。根据取食不同猎物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和成虫的繁殖力,组建了生殖力生命表,发现取食豌豆修尾蚜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最低,分别为0.006、300.312和1.123;取食豆蚜和桃蚜的rm、R0和λ均高于取食豌豆修尾蚜的结果。综合试验结果和实际饲养情况,豆蚜可作为饲养异色瓢虫更适宜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异色瓢虫耐饥能力及饥饿对其捕食槐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仲  管德义  刘剑 《植物保护》2007,33(4):80-83
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在饥饿条件下寿命最长。不同饥饿程度的异色瓢虫3~4龄幼虫、成虫的捕食量均随槐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对槐蚜捕食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经χ 2检验,各圆盘方程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同一虫态不同饥饿程度的异色瓢虫对槐蚜的捕食情况无明显差异。饥饿48 h的异色瓢虫3~4龄幼虫、成虫在24 h内对槐蚜的捕食作用主要集中在初始阶段,即本试验的0~6 h内。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异色瓢虫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6年—1987年在武昌观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异色瓢虫的发育速率、用最小二乘法公式推导出了全世代及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观察了温度对异色瓢虫成活率及生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8.21℃,有效积温为353.46日度。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1/Y=0.5291/1 e~(9.67-0.4235x);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型关系,1/Y=-0.00047X~2 0.02917X-0.3323,1/Y=-0.00105X~2 0.0672X-0.8187。对各虫期存活最有利的温度为21℃,对生殖最有利的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及其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不同时间段的毒力及选择性,解决有害生物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本试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和异色瓢虫的室内毒力,并分析了各杀虫剂对两种昆虫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苹果黄蚜和异色瓢虫的毒力最高,21%噻虫嗪悬浮剂对异色瓢虫的选择安全性最高.21%噻虫嗪悬浮剂具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既可有效控制苹果黄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毒力选择性,其适合在果园与蚜虫天敌异色瓢虫协同防治苹果黄蚜.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探索饲养异色瓢虫的最适温度,了解其对高温的耐受性,在15、20、25、30和35℃恒温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异色瓢虫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5℃时,异色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5℃和30℃时世代历期最短,分别为23.0天和22.4天;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4℃和432.61日.度。在20~30℃时,雌性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且雌雄个体间无明显差异;25℃时单雌产卵量最高、产卵历期最长,为2193.0粒和63.6天,但产卵历期与20℃时无显著差异。在25℃下,异色瓢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力均较高,分别为916.7和0.12,表明25℃是异色瓢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8.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一种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饲养效果,以豌豆蚜为对照,研究了该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从卵到成虫的累计存活率达到82.2%,饲喂蚜虫的对照组为71.1%;与对照组相比,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幼虫总历期延长(人工饲料16.24 d,对照12.47 d),蛹重减轻(人工饲料27.74 mg,对照33.93 mg),成虫寿命延长(人工饲料雌虫103.6 d,雄虫82.9 d;对照雌虫85.7 d,雄虫77.1 d),10 d累计产卵23.5粒,约为对照组的5%,但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羽化率和后代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期饲喂人工饲料、成虫期改喂蚜虫的异色瓢虫10 d产卵量352.1粒,约为对照组的80%。本研究所用人工饲料能提高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和成虫寿命,且幼虫期取食人工饲料对成虫期产卵量影响较小,因此适于作为异色瓢虫人工饲养中幼虫阶段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正异色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一种有益昆虫,在我国广泛分布。异色瓢虫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鳞翅目昆虫的卵及小幼虫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异色瓢虫身体半球形,头后部被前胸背板所覆盖,上颚基部有齿。异色瓢虫以其背部多种变异的色泽和斑纹闻名,动物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异色瓢虫的斑纹遗传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一种特异的镶嵌显性,即异色瓢虫等  相似文献   

10.
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主要捕食玉米和豆麦作物上的红蜘蛛。据观察深点瓢虫在我市一年发生4-5代。各代各虫态历期的长短,主要受气温和饲料的影响。7、8月份气温高,瓢虫发育迅速,在短期内形成庞大种群,对红蜘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室内饲养:成虫可活30-76天(越冬代近一年),一头成虫一生可捕食玉米红蜘蛛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于江苏句容研究了释放异色瓢虫、喷洒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桃园桃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释放比例为1∶10~15、1∶15~20的异色瓢虫释放处理和化防处理对桃园桃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桃树新梢保护效果较好。防治后7d,异色瓢虫释放区释放比例1∶15~20的处理防效达90.1%;防治后14 d,异色瓢虫释放区防效均有所下降,化防区防效则达到最高,防效为99.5%。从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角度综合考虑,建议加强早期虫情监测,发现少量桃蚜时按照1∶15~20的比例释放异色瓢虫;桃蚜虫量较多时,按照1∶10~15的比例释放异色瓢虫或使用氟啶虫胺腈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2.
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 在田间应用时常会受到施用药剂的影响。为了解浙江地区常用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本文选用该地区田间15种常用杀菌剂, 采用喷雾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其对异色瓢虫2龄和4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杀菌剂对异色瓢虫不同虫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大多数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相对安全。60%唑醚·代森联 WG、50%异菌脲 SC、99%矿物油 EC、43%氟菌·肟菌酯 SC、42.4%唑醚·氟酰胺 SC对异色瓢虫2龄幼虫影响较大, 其中42.4%唑醚·氟酰胺 SC对异色瓢虫2龄幼虫影响最大, 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93.22%。30%氧氯化铜 SC、1亿cfu/g 枯草芽孢杆菌 CG、0.5%几丁聚糖 AS、42.4%唑醚·氟酰胺 SC、40%噻唑锌 SC对异色瓢虫蛹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中40%噻唑锌 SC对异色瓢虫蛹的影响最大, 平均校正死亡率达到31.04%。试验的15种杀菌剂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相对安全, 平均校正死亡率皆小于21%。从安全性考虑, 当异色瓢虫处于2龄幼虫阶段时, 不建议使用60%唑醚·代森联WG、50%异菌脲 SC、99%矿物油 EC、43%氟菌·肟菌酯 SC、42.4%唑醚·氟酰胺 SC。当异色瓢虫处于4龄幼虫、蛹和成虫时, 15种供试杀菌剂都比较安全, 使用时可选用对其影响较小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3.
奇变瓢虫的性比和雌、雄虫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科 《植物保护》1993,19(5):51-51
专门捕食核桃扁叶甲的奇变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Hope)是黑龙江省尚志市老爷岭林区仅次于异色瓢虫的第二大优势种群瓢虫。它与异色瓢虫一样,具有鞘翅色斑类型上的变化和群集越冬习性。本文仅就该种的性比和雌、雄虫的区别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4种主要捕食性瓢虫对烟蚜的控制效能及其与优势寄生性天敌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烟蚜的捕食效能和异色瓢虫与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结果表明,4种瓢虫捕食烟蚜后均能正常完成发育,发育历期分别为异色瓢虫(17.11 d)七星瓢虫(16.25 d)六斑月瓢虫(13.69 d)龟纹瓢虫(12.73 d),其中异色瓢虫的4龄幼虫期最长,达4.15 d,显著高于其他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完成生长发育对烟蚜的总捕食量分别为687.0、635.6、359.2和253.2头,各瓢虫间差异显著。在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的共存系统中,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异色瓢虫和烟蚜茧蜂对烟蚜的个体控制数量均会降低;增加烟蚜茧蜂的数量,显著降低了种内的个体寄生量,但对异色瓢虫的控蚜作用无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合理利用天敌昆虫组合控制烟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苹果-蛇床草微景观中2种寄主上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和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的生物防治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对2种蚜虫3~4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类型,其中,雌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最强,为411.284,雄成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强,为356.403; 2龄幼虫对绣线菊蚜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31,3龄幼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77。异色瓢虫各虫态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当2种蚜虫共存且总密度为60头/皿时,不同密度比例下异色瓢虫对2种蚜虫均无显著偏好性;当总密度为240头/皿,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比例为1:5、2:4、3:3和4:2时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表现出显著的偏好性,而在密度比例为1:5、3:3和4:2时异色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表现出显著的负偏好性。表明异色瓢虫对苹果-蛇床草微景观中绣线菊蚜的防控潜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毒力及其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杀虫剂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幼虫、成虫的毒力及其体内保护酶的影响,采用喷雾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3龄幼虫和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7种杀虫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虫酰肼哒螨灵噻嗪酮吡蚜酮,对成虫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啶虫脒虫酰肼、吡虫啉哒螨灵噻嗪酮吡蚜酮,吡蚜酮对异色瓢虫最安全。亚致死浓度LC10药剂可促进保护酶活性的提高,但随着浓度提高和处理时间增长,3种酶的活性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低浓度的杀虫剂对异色瓢虫体内酶活性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取食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对红星盘瓢虫Phrynocaria congener(Billberg)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虫态的烟粉虱时,红星盘瓢虫从卵到成虫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取食不同虫态的桃蚜时,红星盘瓢虫一、三和四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和四龄幼虫的成活率差异显著。分别取食烟粉虱的混合种群(卵、各龄若虫和蛹)和桃蚜的混合种群(卵和各龄若虫)时,瓢虫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差异显著,分别为13.3d和15.7d、81.1%和70.0%。红星盘瓢虫取食烟粉虱和桃蚜的产卵前期差异不显著;但成虫寿命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显著,分别为64.6d和86.0d、389.4粒和960.4粒。红星盘瓢虫捕食烟粉虱和桃蚜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967和0.0964;净增殖率(R0)分别为118.7573和355.3586;世代平均历期(T)分别为49.4d和60.9d;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1015和1.1012。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及田间罩笼条件下,进行了异色瓢虫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8种供试药剂对异色瓢虫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矿物油类药剂敢死虫对异色瓢虫最安全,其LC5。值高于其田间常用有效剂量;苦参素植物保护剂、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成虫的LC50值也高于各自的田间使用剂量,但对幼虫的LC50值却介于推荐的田间有效剂量与高限剂量之间,对瓢虫幼虫安全有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9.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一种具有丰富色斑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捕食烟粉虱、蚜虫和粉蚧等小型害虫,复杂的地理环境会导致异色瓢虫形成不同的色斑型。为了解我国异色瓢虫的色斑多样性,通过采集、调查与分析5个省份异色瓢虫主要色斑类型、黄底型各色斑类型的比例及斑点出现频率,以17个地区数量较多的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分析了各瓢虫种群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5个省份的异色瓢虫种群中,黄底型数量比例显著高于黑底型,黑底型中黑缘型数量比例极少。内蒙古贺兰山地区的黄底型异色瓢虫中,十九斑变型所占比例最大,占28.77%;其中斑点3出现的频率最高,占84.43%,半斑出现的频率最低,占28.7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除了云南异色瓢虫种群与其它地区差异较大外,其它16个地区的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影响异色瓢虫形成不同色斑的关键因素很有可能是遗传基因之外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5种杀虫剂影响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烟草叶片与烟粉虱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烟草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无明显引诱作用,而烟草叶片受到烟粉虱危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30%毒死蜱和25 g/L溴氰菊酯几乎不会影响到瓢虫的搜索行为,30%啶虫脒则会显著降低瓢虫对猎物的选择率,20%吡虫啉和1.8%阿维菌素处理后,则会明显有利于瓢虫寻找猎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